北京紅色旅游地
焦莊戶
焦莊戶開展地道戰斗是從1943年春天開始的,當時只是挖了幾個隱蔽洞。為了跟敵人長期斗爭,村黨支部發動群眾,把單個隱蔽洞連接起來。
并在地道內安裝了翻板、單人掩體和暗堡等戰斗設施以及數十個休息室和指揮所,供民兵和群眾較長時間在地道內戰斗和生活。到了1946年村里共挖了23里長的地道。
村內縱橫交錯并和鄰村相連,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戰斗型地道網。焦莊戶人民在1943年到1948年共戰斗150余次,擊斃擊傷敵人130多人。北京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位于北京市順義區東北燕山余脈歪坨山下。
距北京60公里。焦莊戶地道始建于抗日戰爭時期,連接龍灣屯、大北務等5個村莊,全長23里。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被先后命名為“北京。
青少年教育基地”、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景區”。因此這里作為紅色旅游地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在焦莊戶至少有五個項目可供參觀游覽。
一是參觀地道遺址;二是看地道戰電影;三是聽焦莊戶村的戰斗歷史;四是吃“抗戰飯”(即窩窩頭、玉米糝粥和咸菜);五是看“地對空導彈基地”(即看部隊內務、隊列表演、通訊和指揮、導彈實物操作、導彈演習錄像)等。
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展館采用中國北方農村傳統的四合院設計風格,以青色為主色調。展館參觀區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冀東抗戰燃烽火、人民戰爭建奇功、今日順義更美好。展陳內容以照片、圖片和實物為主,館內還修建了以抗戰歷史人物為造型的浮雕群以及大型立體三維沙盤。
【行車路線】
沿京順路牛欄山環島向右轉(直行20公里,見路標左轉直行)在木林道口右轉可到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走京順路在枯柳樹環島右轉走順平路,過燕京橋、彩虹橋在俸伯路口左轉經北小營,到木林道口右轉就可到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盧溝橋
【歷史背景】
1937年的7月7日夜,日軍借口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當時的中國駐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遂于當天晚上8時炮轟盧溝橋。
國民革命軍第29路軍將士奮起抗戰,揭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序幕,盧溝橋位于現在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一座聯拱石橋。
然而,在近代史上,它卻成為中華民族遭受戰爭摧殘的見證。盧溝橋的石刻獅子,名聞世界,古代的工匠不僅修建了橋,還為石橋留下了護橋衛。
這些竟形成了盧溝橋獨特的風格,位于宛平城邊上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也是紅色旅游新景點。雕塑群區22500平方米,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過程。
分為“日寇侵凌”、“奮起救亡”、“抗日烽火”、“正義必勝”四個部分,擺放38尊直徑2米。高4.3米的柱形雕塑,青銅鑄造,均重6噸。群雕以《國歌》為主題,以中國傳統碑林形式布陣。
借鑒中國傳統雕塑形式創作,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宛平城墻距今360多年,東西長640米,城墻上依然可見日寇槍炮轟擊城垣的斑斑痕跡。有通道可登上城墻俯瞰雕塑園和盧溝橋全景。
【行車路線】
從西三環六里橋向西行駛至京石高速公路,在五環路出口右轉即可到盧溝橋、宛平縣城。
狼牙山
【歷史背景】
1941年9月25日,5位八路軍戰士為保護部隊機關和當地群眾轉移,將日偽軍引向棋盤坨下的牛壺峰巔,這里三面絕壁,異常險要。在彈盡糧絕無路可退的情況下,五名戰士摔爛槍支縱身跳下懸崖。
在小學課本中,“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事跡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兒童。狼牙山坐落在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
在狼牙山棋盤坨頂峰巍然屹立著五勇士紀念塔,塔高21米,正面刻有聶榮臻元帥書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9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塔底層有五勇士頭像浮雕。
在狼牙山眾多的景觀中,有幾處重要景觀不可不游。位于半山腰的紅瑪瑙溶洞,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紅瑪瑙質構成的自然景觀,形成距今已有16億多年的歷史。
褡褳坨山勢極為陡峭,但半山腰卻有一塊平地,過去建有廟宇,即老君堂。老君堂依洞而建,半是人工,半是天然。蠶姑坨,又名姑姑坨,是狼牙山五坨之最。
山勢險要,風景優美,山上有廟。在蠶姑坨半山腰,有一座靈峰院,俗稱尼姑圣母院。原有佛殿20余間,現蠶姑坨圣母殿仍保存完好,為五代時所建,是一座“千年古剎”。
【行車路線】
走京石高速在高碑店下高速,過淶水縣城到易縣,37公里,再由易縣縣城至狼牙山,45公里。
白洋淀
【歷史背景】
白洋淀的革命故事是最多的,1922年安新縣大張莊的安志成在鄧中夏的領導下加入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1923年安新馬家寨村的辛璞田同周恩來、鄧穎超一起投身革命。
白洋淀還是盛產抗戰題材優秀文學作品的地方,如《小兵張嘎》、新英雄兒女傳》、《雁翎隊》、《荷花淀》、《白洋淀紀事》、《紅菱傳》等。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腹地,各距約150公里,是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它的總面積366平方公里,被3700多條溝壕、12萬畝蘆葦、5萬畝荷花分割成143個大小不等的淀泊,其中,白洋淀面積最大,故以命名。
2005年安新縣政府在原有的白洋淀文化苑、大觀園、鴛鴦島、白洋淀之窗等大型景點基礎上,大手筆開辟56.8公里的環淀觀光游專線,充分展示大淀生態美景。
再現當年抗日壯舉,讓游客親身體驗綠色的沖擊、紅色的震撼。新中國成立后,白洋淀的戰斗遺址,革命文物等紅色資源十分豐富,如辛璞田烈士祠、端村慘案遺址。
雁翎隊打保運船舊址、大田莊廟、圈頭烈士祠、安州烈士塔、雁翎隊紀念館等,這些革命文物都生動地記錄了白洋淀軍民共同抗敵的英勇事跡,有著深遠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
【行車路線】
從六里橋上京石高速,到達津保高速交匯處上津保高速在容城出口下高速,在迎賓路口左轉后到新北街路口左轉,直行見路標可到達白洋淀旅游碼頭。
關鍵字: 黨支部 旅游地 紅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