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紫禁城
從神武門進入故宮,經過順貞門往里走,故宮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能讓人感受到它凝聚著近600年的宮廷變遷和人世滄桑,它積淀了幾千年的文化訴說和生命智慧。
金色的鐵獅子,在宮殿前沉睡了幾百年。夢醒時分,大幕落下,看盡世事,洗盡鉛華。
故宮金色琉璃瓦在陽光在映射下,每一座雄偉莊嚴的宮殿都體現了中華文明國度的瑰麗與輝煌。穿行中,眼前的一切猶如一首蕩氣回腸的樂曲,歷史遺痕跌宕起伏,就像低沉的永樂朝的大鐘聲,渾厚而深沉地彌漫在耳邊。又如一部大型的史詩電影,古老壯麗的畫面在眼前翩翩掠過,中華文明的瑰麗、博大的畫卷一一展現。
經歷歲月的積淀,故宮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浸透著濃濃的文化魅力。紅墻金瓦,雕龍刻鳳,見證了這處禁宮的輝煌與貴氣!
層層疊疊的皇宮,但已人去樓空!
琉璃瓦上吻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筑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這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里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而這些裝飾物對皇宮的威嚴和氣派得以十足展現。
北京故宮的金鑾寶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獸最多。金鑾殿是“廡殿”式建筑,有1條正脊,8條垂脊, 4條圍脊,總共有13條殿脊。吻獸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兩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銜正脊,又俗稱吞脊獸。在大殿的每條垂脊上,各施垂獸1只,8條脊就有8 只。在垂獸前面是1行跑獸,從前到后,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風仙人,然后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共計10只。 8條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條圍脊的兩端還各有合角吻獸2只,4條圍脊共8只。這樣加起來,就有大小吻獸106只了。如果再把每個殿角角梁上面的套獸算進去,那就共有114只吻獸了。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獸為9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小獸為7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小獸又減為5個。有些配殿,僅有1個。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傳說這些小獸能避火。由于神化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一座仙閣神宮。
關鍵字: 故宮 琉璃瓦 紫禁城 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