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雞鳴古驛(上)
“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你的劍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猶豫了!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 ……一萬年!”
看到這番話,你是否又想起了夕陽下那座殘破的、彌漫著蒼涼與孤獨的城樓?《大話西游》中那“深情一吻”便定格在了這里。這就是北京西北150公里處的雞鳴驛,也稱雞鳴山驛。驛站西北邊有座小山撥地而起,像座巨型陵塚。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曾夜宿于此山之下,聽到了天雞的鳴叫,雞鳴山因此得名。而與雞鳴山遙遙相望的這座驛站也就得名雞鳴驛。
這座驛站始建于元代,是成吉思汗在西征的路上所設的“站赤”。明朝永樂十八年雞鳴驛又被擴建。直到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驛站,開辦郵政”,這座曾經繁榮的古驛站才靜靜地退出歷史舞臺。
筆者曾先后兩次來到這里。第一次留了遺憾。第二次,還是留了遺憾。
第一次是六年以前,當時并沒有什么自助游的經驗,心血來潮,和朋友背了“干糧水源”就奔火車站了。當時坐的是慢車,還沒座兒,是站票。忘了站了幾個小時,好不容易挨到下車。出了站,就是大街。這條大街像是時光倒流了幾十年,街上擺攤的出售的居然是銅錢、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語錄之類的物件。
大街的中心,有個環島。環島正中,立的是董存瑞托著炸藥包的塑像。在環島邊上坐小巴,過新保安、奔下花園,老遠就能看到這座蒼桑的古驛站立于公路的一邊。那種殘破感帶來的震憾,瞬間從頭頂穿過全身到達腳趾。
在村中游走,仿佛進入了一頁翻開的歷史書,畫面是靜止的,而畫面上的人是活動的。大叔、大媽坐在墻根曬太陽,不時用我們根本聽不懂的語言交流著。村里的孩子認生,跑回自己家躲在門后、扒著門縫看我們。
登上搖搖欲墜的城樓,感覺腳下的土墻隨時有倒掉的危險。就是這樣一座城樓,已在風雨中屹立了近八百個年頭。
(待續)
關鍵字: 李世民 自助游 雞鳴古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