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系列四
作者 小竇
來北京的一大半原因,是在網上看到北京的秋色,而這些秋色里,最美的,要數釣魚臺國賓館外那條銀杏道。本來以為來晚了,但只要一出門,就到處看到銀杏,葉子還很茂密婆娑,想著,也不急,先去別的地方玩,晚個一兩天看銀杏,也是可以的。
從長城回來,坐在回賓館的公交車上,看到電子顯示屏上的天氣報告:今天夜里到明天,有4—5級風。頓時著急起來。晚上躺在床上,就聽見窗外尖利的風的呼嘯聲,我心里那個急和悔啊。
早上醒來,吃過早飯就叫了輛的士直接去釣魚臺。
一腳踏進去,有幾秒鐘屏住了呼吸。那樣長一條金黃的路啊!我從沒見過黃得這么明亮耀眼的樹葉,陽光照過來,就像一盞盞燈,刷地亮了,又因為地上也鋪滿了落葉,更是染得一天一地。
這條銀杏道,里面是國賓館的圍墻,外面是人行道和護道樹,這條路,車進不來,因此非常安靜。還早,林子里只有我一個人,彳亍著,半天才碰到一個老人,拎著塑料袋,低著頭在找什么,我問他:大爺,找什么呢?老頭打開塑料袋給我看:揀白果呢,這可是好東西。后來發現,揀這玩意的人還真不少。
人開始多起來,都是和我一樣,來拍照的。有夫妻,有戀人,有媽媽帶著孩子,也有獨自一個人的。
由于昨夜那一場大風,起碼刮掉了一小半樹葉,有些樹,甚至是“遙看近卻無”了。我這個后悔啊,早來一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這是一個教訓,以后,心里有了想做的事,立刻去做,免得“莫待無花空折枝”!
銀杏其實是北京街頭最常見的一種樹,不經意地,就能看到一株金黃。南方也有銀杏,但因為氣候的關系,秋天時,總是等不到葉子黃,就都落了,即使有幾片黃葉,也是枯黃的,毫無美感可言。不比北國,黃得金子一樣明媚的葉,襯著藍得像電腦屏幕一樣純凈的天,隨便舉起相機,就是一幅畫。
在圓明園,西洋樓遺址出來往左走,也有一條銀杏大道,頗為可觀,問題是,路的中間,搭起了毛竹的葡萄架長廊,把好好的一條路,截成兩段。不知道是什么人出的餿主意,真是焚琴煮鶴,殺風景之至。
清華也有銀杏,但只有路的一邊有,而且距離也不長。所以比較起來,還是釣魚臺門口的那條道,靜謐,幽雅,最為美麗。
從釣魚臺出來,路邊正好有一路公交車到清華,于是上車。雖然我這輩子也上不了清華,而且這把年紀,就算去做勤雜工人家也不要,但我還是想去看看。
從西門進去的,校門口有警衛,還寫著訪客登記的牌子。我可不理那么多,正好餓了,在路邊買了個紅薯,一邊吃一邊大搖大擺地走進去,沒人管我。
清華大得無邊,走了半天,還在校園里兜圈子。猛一眼看上去,這壓根不像個學校,倒像一個公園。碧綠的草坪,整齊的灌木,清澈見底的河,拱橋精巧,河邊楊柳飄垂,高大的樹身上還掛著介紹樹種的小牌。行人很少,林子里不時有喜鵲飛過。黑白和灰色兩種,非常美麗,也不怕人。這是我在別的城市從未見到過的鳥類。
正是上午十一點多,教學樓里下來一群學生。青春的臉,安靜的校園一時鼎沸起來,自行車的鈴聲不斷。路邊開過來一輛小車,有人探出車窗問
關鍵字: 北京 國賓館 秋色 銀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