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老北京風情的五條大街
1、琉璃廠古文化街
琉璃廠古文化街
地址:北京宣武區和平門外琉璃廠東西街。
路線:7、70、14、15等公交琉璃廠站。
元、明時曾在此設立琉璃窯廠,因有“琉璃廠”之稱。清初古董商開始在此經營,乾隆時成為古玩字畫、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寶的集散地。解放后這里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馳名中外的榮寶齋及中國書店及文物商店在此建立了許多門市部。1982年琉璃廠文化街整修重建。新建后的街道兩旁,鋪面殿堂青磚灰瓦,磚雕彩繪古色古香更具有濃厚的古代節市色彩。
沿街商店近100家,有以榮寶齋和寶古齋為代表的古今字畫,以韻古齋和萃珍齋為代表的金石陶瓷,以來熏閣和一得齋為代表的文房四寶,以振環閣和震云閣為代表的珠寶雜項,以樂海軒和古藝齋為代表的音響樂器,以觀復齋和慶云堂為代表的歷代碑帖,以汲古齋和韞玉齋為代表的仿古文物,以瑞成齋和邃雅齋為代表的文物錦盒和古書裝修,還有文盛齋的紗燈、宮燈和錦昌店的地毯、壁毯等。
2、什剎海酒吧街
什剎海酒吧街
地址:后海北沿的一條街。
路線:210、5路鑄鐘廠站,55路德勝門內站、635路德內甘水橋站。
市井的喜氣與飄香的紅酒相安無事,古老的院落與時尚的潮流各得其所,什剎海的確是一種“北京特色”。來什剎海的吧客講究的是個鬧中取靜。來這里喝酒是假,換心情才是真,所以不少酒吧裝潢頗為講究,“帥府”尋常院落中有金戈鐵馬之氣;“佛吧”方寸之地卻別有宗教韻味。
什剎海酒吧街最動人之處,還在可以觀景:站在“銀錠橋”上,聽船上二胡悠悠,最是銷魂滋味;更有水上蠟燈,伊人倩影,令人心醉。
什剎海附近還有一條著名的煙袋斜街。僅有200多米長的這條“袖珍”街巷中,一切有礙觀瞻的“棱角”都被巧妙地隱去:電線桿、架空線如今已被埋入了地下;殘破的路燈變成了商鋪門前精巧的宮燈;就連電表箱都被掩藏在了灰色磚墻的“暗匣”之中。徜徉在這條老北京風味的小街中,惟有時光倒流的影像令人久久回味。
3、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
地址:鼓樓東大街和地安門東大街之間的南北小胡同。
路線:823、850、13、118等公交鑼鼓巷站。
南鑼鼓巷是北京東城區的一條很古老的街道,仍保持著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規劃。它始建于元朝,南北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對稱的胡同,整齊地排列在兩側,從外形看猶如一條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
推開一扇厚厚的黑漆木門,一個通透敞亮的老北京四合院赫然映入眼簾,談笑聲、低語聲、鳥鳴聲依稀從涼棚上纏繞的葡萄藤蔓間飄出來……在南鑼鼓巷這條不足800米的狹長小巷中,布滿了這種低門窄戶而別有洞天的小酒吧,宛如這條街巷的整體感覺:靜謐、內斂。
而酒吧幷不僅僅是南鑼鼓巷的全部,懷舊而親切的商業符號在這里隨處可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副食店、出售瓷瓶酸奶的小鋪子、干凈整潔價格公道的青年旅社……無論對想要停步小憩的旅人還是渴望慵懶打發整個下午的過客來說,這樣輕松閑適的氛圍無疑都再合適不過了。
4、馬連道茶葉街
馬連道茶葉街
地址:西二環廣安門外大街往南。
路線:46、414、609等公交馬連道西里站。
北京西站往南不遠有個馬連道“京城茶葉第一街”。茶葉街長1500米,集中了100多個茶葉店和5個茶城,匯集了浙匯、福建、安徽,云南、貴州等全國主要茶區的名特優茶葉產品。年銷售額達10億元,占全國茶葉總銷量的十分之一。
過去的馬連道只有一家茶葉加工廠。近些年來,福建、浙江、云南和安徽等產茶地區的人們看準了機會,紛紛在馬連道開辦商行,批發茶葉,于是馬連道的茶葉街就成氣候了。雖然馬連道茶葉街的歷史不長,也就是剛剛起步,但它的規模卻不小,它不僅是北京最大的茶葉市場,而且還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茶葉集散地。
5、大柵欄和新前門大街
大柵欄和新前門大街
地址:崇文區南北向的前門大街。
路線:20、203、59、5、66等公交前門站,地鐵2號線前門站
在北京南中軸線上,前門大街距今已有570余年的歷史,素有“天街”之稱。修繕后的新前門大街突出了現代商業功能和古都風貌相結合的特點。目前,除原本大街上“土生土長”的月盛齋、一條龍、慶林春茶莊、全聚德等13家“老字號”全部回遷外,包括蘋果電腦、星巴克、勞力士、阿迪達斯等在內的20多家國際知名品牌也已簽約,確定進駐。
新前門大街已經掛上昨日鳥籠、銅鼓、冰糖葫蘆等具有老北京特色式的路燈。改造后的前門大街換成了青白石路面,再現昔日御道風采,留存在老北京人記憶中的有軌電車(鐺鐺車)、五牌樓等明清風景重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關鍵字: 古文化街 宣武區 琉璃廠 老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