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照“天地”四壇鎮北京
京有四壇,名喚:天、地、日、月,相互對照,是古京“皇家祭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呈對稱分布在紫禁城(故宮)的東南西北,日壇在東、月壇在西、地壇在北、天壇在南偏東,鎮守著老皇宮紫禁城。
天壇
天壇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273萬平方米。1918年作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距市中心3公里,位于北京正陽門東南方向,為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地壇
地壇是明清兩代皇帝“夏至”日祭祀地皇神祗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命名為方澤壇,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名為地壇。
自1985年起,每年春節地壇公園都將舉辦迎春文化廟會,至今已有21屆。不僅有大規模的仿清祭地表演,還有許多民俗文化在這里展現和延伸,以較高的藝術品位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享譽中外。
日壇
日壇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朝陽區日壇北路,距北京市中心約10公里。是古典式園林人文旅游景點。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解放前,古建被毀,被盜,使得日壇變為一片廢墟。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決定將日壇開辟為公園。1956年北京市園林局征用四周土地,將公園面積擴大到206200平方米,向游人開放。
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金臺夕照”便在此處,不過“金臺夕照”卻已成為傳說,但有絲絲遺憾留心頭。
月壇
月壇,又名夕月壇,占地8.12公頃,分為南園和北園兩部分,地處阜成門外,是祭祀月神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是首都著名的古典園林之一。
園內種植了大量的松柏及婆羅樹、石榴樹、桂花等觀賞樹種,修繕了鐘樓、天門、具服殿、神廚、神庫等古建筑,新建了月壇蟾宮、雙環映月池、廣寒橋、嫦娥奔月雕塑、天香院、攬月亭、月亭、爽月亭、月桂亭等景點。
關鍵字: 北京 天壇 故宮 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