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公園
圜丘壇在天壇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繞以紅色宮墻,上飾綠色琉璃瓦,俗稱“子墻。子墻四周各有一大門。北門叫成貞門,也稱北天門;東門叫泰元門,也稱東天門;西門叫廣利門,也稱西天門。南面正門叫昭亭門,也稱南天門。每座門上題有滿漢合璧門額。將各門名稱的第二個字順序排列為元、享、利、貞。這種排列據是據《周易》的“干卦四德而定。“元,代表始生萬物,天地生物無偏私;“享為萬物生長繁茂享通;“利,為天地陰陽相合,從而使萬物生長各得其宜;“貞,為天地陰陽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萬物能夠正固而持久。
皇帝每年祭天時,都從西邊牌樓下轎,然后步入昭亭門,進昭亭門到圜丘壇。四周繞有兩層名叫 墻的藍色琉璃瓦矮墻。第一層墻為方形叫外;第二層墻為圓形叫內 ,象徵“天圓地方。 內中央處,就是祭天臺(也叫拜天臺),即圜丘臺。
臺面墁嵌九重石板,是象徵九重天的意思。所謂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為宗動天,即上帝的起居室。每當祭天時,在壇臺中央的太極石上供奉著皇天上帝牌,外面支搭藍色緞幄帳,象徵皇天上帝居住在九天之上。古代中國認為天屬陽,地屬陰,引申開來,奇數屬陽,偶數屬陰。圜丘之所以都用奇數去構筑,就是因為它們都是陽數。而在10以下,最大的陽數是9,引申下去,9就是最大、無限、至極的意思。中國過去皇帝稱為“九五之尊,中國古詩詞中也有“九霄、“九天、“九重天hellip;hellip;其中的“九都是這個意思。圜丘在建筑設計中使用奇數,而且反復使用其中“九的倍數,正是中國古代匠師對這種概念的運用和發揮,使“天的觀念能在祭祀建筑中更好地體現。
關鍵字: 回音壁 天壇公園 建筑群 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