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山長城
蟠龍山長城是歷史上戰事最多的長城,其相對高度不高,約150m,可登攀的長城長度約5km。著名敵樓(烽火臺)將軍樓有22個門洞,是較為罕見、氣勢宏偉且保持原貌的多門洞敵樓。
這里風景優美,令不少游客流連忘返。雄關漫道的蟠龍山長城猶如一條巨龍盤于高山之上,冬季尤為壯觀。楊令公廟讓人肅然起敬,仿佛又回到了那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神秘的財神廟,定會讓您滿意而歸。
將軍樓位于蟠龍山長城的制高點,是較為少見、氣勢宏偉且保持原貌的多門洞,有22個門洞,是設置指揮機關的地方,在著名的長城抗戰中,敵我雙方爭奪的最激烈的就是將軍樓。
二十四眼樓是蟠龍山長城東面最后一座敵樓,戰爭中與著名的將軍樓相呼應,有上下三層,一二層四周各有三個箭窗,頂層周圍是垛口。24眼樓有24個了望孔,是長城建筑史上不多見的珍品
大花樓大花樓是一座與古北口城同時修筑的碉樓,高10米,底方10米,周圍四面有12眼箭窗,北控長城外,南望南天門,西視八大樓,東守古北口城。
古北口長城關口(鐵門關)古北口是內地通往關外的重要通道,亦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甕城在歷史上是進入京都的第一關口,同時是古北口的標志性建筑。甕城西南墻主要是磚泥結構,外層是磚砌,內層是土夯,西北墻和南北墻沿花崗巖巖體而建,由磚石構成。從翁城往南看,越過101國道,清晰可見潮河和姊妹樓,高處是臥虎山長城和群山,是一個群山與長城結合非常好,給人印象深刻的景觀平臺。
水關長城因這里的長城橫架于潮河之上,把東西兩側的蟠龍山,臥虎山中的萬壽山連為一體,潮河水自長城水關下的五條水道通過。
上營城堡位于古北口關南側,正方形,每邊長120米,目前僅存一些城墻殘壁,是駐軍及其家屬的居住地,地勢較低,保存當年守城駐軍的軍隊文化。
營城營城為一方城,每面長150米,四角有敵樓,是古北口的標志性建筑,是保護古北口的重要屏障,雖然只是斑駁的城墻、堅硬的城磚,殘垣斷臂,但無不給人一種肅然起敬的使命感。
關鍵字: 臥虎山 古北口 標志性 花崗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