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中外的四大懷藥焦作市行政區域處沁河下游,南瀕黃河,北依太行,土壤肥沃,四季溫差明顯,很早就有種植地黃、牛膝、山藥、菊花四種中藥材的傳統習慣。
懷地黃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取根塊入藥。鮮地黃直接焙干,稱生地,有很高的清熱涼血醫效。《神農本草經》說它:久服輕身不老,生者優良。近代有關資料記載,懷地黃還有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相似的功效。經加工后的熟地黃,生精血,補肝腎,填骨髓,長肌肉,是很好的補益藥。
懷牛膝以其莖部有節似牛膝而得名,藥用根部。牛膝藥效甚高,主利腰腎、通經絡、破淤活血、消積導滯、清利二便。《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稱久服輕身耐老。明代著名藥學家李時珍說:本經又名百倍,隱語也,言其藥效如牛之力。近代醫藥學認為,懷牛膝對子宮、腸管有一定的加強收縮及止痛作用。對心血管系統有降壓效果。對外圍血管擴張也有一定的作用。
鮮懷山藥,根塊圓而細長,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敗,甘甜可口,其營養成份居蔬菜之冠。逢年過節,請客設宴,作拔絲山藥、糖山藥等招待賓客,是一種理想的佳肴。干山藥作藥用,有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和五勞七傷的功能。近代科學認為,懷山藥含有豐富的淀粉、糖蛋白、膽鹼、維生素丙等多種營養成份,是滋補強身、療食相兼的佳品。山藥蛋和根塊有同等功效。
懷菊花,花、葉、莖皆可入藥。古代醫學認為,懷菊花得天地之清氣,含金水之精英,飽經露霜、備受四氣、善清上焦邪熱、疏風解毒,清肝明目,安腸胃,調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益壽。近代臨床報道:用開水沖泡作茶飲,對高血壓、頭痛、失眠等癥狀有明顯療效。
四大懷藥通過東南亞國際市場行銷世界各地,久負盛名,國外稱之為懷參,和人參等相提并論,可見其被珍視程度。特別是懷山藥,日本、歐美各國稱為華藥,以高級滋補品和饋贈品譽滿全球。
博愛竹器博愛竹器(也叫清化竹器),以清化竹器而馳名。博愛竹器,包括許良、上莊、磨頭3個鄉30多個村莊的所有竹器產品約有200余種。
博愛竹器有悠久的歷史、制作工藝較高,早在封建王朝時,博愛的竹器有些已列為貢品,供宮廷使用。民國三年(1914年),博愛竹器還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商品賽會,當時展出的產品有:嵌花藤心竹大拉床、竹簾子、嵌花漆面竹園桌、嵌花竹面花幾、嵌花折卸帶拉蓋西式書桌、嵌花活腿藤心六角凳、嵌花漆面六角凳、竹藤心太師椅、竹藤心連椅、竹藤心搖椅、竹鏡柜等10余種。這些產品,手工精巧,形式美觀,在國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海蟾宮松花蛋 修武縣五里源鄉有一個馬坊泉,泉水自石下滲出,匯為巨池南流,傳說為五代劉海蟾洗丹處。泉水中產一種石殼蟲,長半寸許,中有蟲負殼出半身游行水中,觸之即伏。鴨食石殼蟲后,所產鴨蛋個大、質好、味鮮,還常產雙黃,經過加工制作成松花蛋,奇香異味。元末以后,歷代皇帝都把它作為御宴席上的佳肴。現在,松花蛋遍銷各地。
馳名國內外的武陟油茶武陟縣油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特產,在焦作名吃中堪稱一絕,既是飯,又是茶。它是由多種天然綠色食品面粉、花生、芝麻、豆類、果仁等加上多種天然調料精制而成,具有很高的營養滋補功能。由于它味感純厚、香氣馥郁、濃而不膩、淡而不寡、制作快捷、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因而馳名國內外,遠銷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最早種植的清化姜博愛姜亦名清化姜,也叫上莊姜。主要分布于許良、上莊、柏山三個鄉。博愛姜塊大、絲細、產量高,而且品質佳、味道鮮、香辣宜口,百煮不爛,抗逆力強,含水量少,易加工貯藏,是同類中的佼佼者,博愛姜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博愛姜,除鮮姜出售外,還能加工成多種姜制品,用以入藥或作調料、菜食。歷史上,人們就制作出糖曬伏姜、糖腌姜片用來醫治胃寒病。糖曬伏姜是治療老胃寒病的靈丹妙藥。其制作簡單,價格經濟,味道甘辛,民間廣為流傳。群眾用姜和蒜苔搗碎制成的姜蒜苔醬,姜拌韭菜制作的腌韭花,都是菜族中的老成員,它們味道格外鮮美,姜蒜苔中的蒜苔和腌韭花中的韭花都由寒性變溫性好食不寒胃。隨著時代的發展,姜的用途越來越廣泛,群眾用博愛姜制成的品種也越來越多了。用姜和大料花椒、茴香、肉桂制成的五香粉,是湯、菜、包子和餃子餡的上好調料;鮮姜和香油、味精、食鹽等制作的姜渣罐頭,既可增強食欲,又有健胃功能。
人稱菊花花心的焦作柿餅焦作柿樹人稱鐵桿莊稼。秋后望山一片紅色,那就是柿樹。制作柿餅,是用柿刀將柿皮去掉,曬至半干,裝在大缸中用泥將口封嚴,柿就悶成一身白霜的柿餅。焦作柿餅與別處柿餅不同,曬的干、體積小、不易腐壞,用刀切開從橫剖面看到柿心空,四下有裂紋,人稱菊花心,可以制作糕點。
焦作最有名的延陵大蔥修武縣延陵大蔥,是以修武縣王屯鄉的薛延陵、賈延陵、張延陵、郜延陵、王延陵、夏延陵、祝延陵、蘆延陵、李延陵等九個自然村為主要產地。大蔥的特點是脖短、頭大、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最大者,一棵竟有1.8斤重。一刀切下能自動崩開形成花狀。細品其味,生蔥是由甜到香,熟蔥則香、濃、鮮兼而有之,實為調味佳品。銷往國內各地及東南亞各國。
焦作市區最有名的燒餅靳賢書燒餅是以制作人的名字命名的。其燒餅具有制作精細、配料嚴格、合理、黃焦酥脆不變形、不發硬的特點。此燒餅有10多個品種,大致可分四類:(1)大油酥(2)糖油酥、南豆油酥、山楂酥、水晶酥同屬一類。(3)肉油酥(4)三角酥。靳賢書燒餅有幾十年的歷史,風味獨特、享有盛譽,1980年在鄭州舉行風味小吃展銷時,被評為名味小吃,受到日本、德國、美國外賓的好評。
陳二眼燒雞味道最美陳安緒(綽號陳二眼)于1938年跟鄰居韓師傅學做燒雞,師傅死后,他就自己經營燒雞,由于他刻苦鉆研,摸索出了一套制作燒雞的先進技術。他做的燒雞味美好吃,名聲遠揚于焦作以西幾個縣和新鄉一帶。群眾習慣地稱他做的燒雞為陳二眼燒雞。
張三(san)(san)包(bao)(bao)(bao)子(zi)(zi)(zi)鋪生(sheng)意興隆(long)張三(san)(san)包(bao)(bao)(bao)子(zi)(zi)(zi)的創始人叫張三(san)(san)春,排行第三(san)(san),所以群眾把(ba)他做的包(bao)(bao)(bao)子(zi)(zi)(zi)叫張三(san)(san)包(bao)(bao)(bao)子(zi)(zi)(zi)。張三(san)(san)包(bao)(bao)(bao)子(zi)(zi)(zi),質優(you)價廉,三(san)(san)角形水煎包(bao)(bao)(bao)子(zi)(zi)(zi),三(san)(san)個面均具(ju)(ju)黃、焦、酥、脆之特點,尤其是包(bao)(bao)(bao)子(zi)(zi)(zi)餡料,別具(ju)(ju)風(feng)味,肉餡不(bu)僅柔軟可口(kou),并(bing)且(qie)流油噴(pen)香,包(bao)(bao)(bao)子(zi)(zi)(zi)里灌(guan)湯,溢出奇香,沁(qin)人心(xin)脾。所以張三(san)(san)包(bao)(bao)(bao)子(zi)(zi)(zi)自開張時起,一直(zhi)顧(gu)客盈門、生(sheng)意興隆(long),名聲遠揚,在焦作周(zhou)圍享有(you)盛(sheng)譽。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