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
銀杏是我國特(te)(te)有的(de)古老而珍貴(gui)的(de)子遺(yi)植(zhi)物,是中華民族(zu)的(de)國寶,融藥用(yong)、食用(yong)、材用(yong)、綠化、觀賞于一體,長壽長效,獨具特(te)(te)色(se),確屬植(zhi)物寶庫中的(de)珍品,發(fa)展銀杏不僅是一項有益當代、惠及子孫的(de)千(qian)秋大業,也是山區群眾脫貧致(zhi)富奔(ben)小(xiao)康(kang)的(de)重要舉措(cuo)。
黃河鯉魚
"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jin)居"。這(zhe)里所產(chan)鯉魚尾巴淺紅、肚(du)皮鮮(xian)白,肉質細(xi)嫩,味道鮮(xian)美,無(wu)泥腥味,營養豐富,滋補(bu)健(jian)身,為宴席佳肴。
重陽花糕
相傳,重陽(yang)花糕(gao)是(shi)明朝(chao)宮庭中的(de)御廚專門為正德(de)皇(huang)帝制作的(de)節令(ling)貢品,可(ke)以(yi)讓(rang)他(ta)在(zai)每年秋季外出登高(gao)、游獵時很(hen)方便地食(shi)用。多以(yi)各種果料制成(cheng),風(feng)味(wei)獨特,甜(tian)糯適口。
河洛奇石
“河出圖,洛出書”,在遠古的時候,黃河出現龍馬負圖,洛河出現五彩神龜。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策源地,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河洛一帶自古就是先民、帝王們主要的活動中心,神奇土地上的神奇河流,出產的美石品種,也同樣有其獨特之處。
洛陽處于黃河流域中段,上游峽谷中各種山體巖石經過數百萬年劇烈不停地沖刷、撞擊和洗磨,終于在洛陽這段特殊地理環境中沉落、留滯,生成了質地堅硬、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圖案美麗、色彩斑斕的天然奇石。真是天地、人間沒有一位巨匠具有黃河這樣雄偉的氣魄。她從九天直下,一瀉千里,以無與倫比的力度與刀工雕刻琢磨她的作品。所以黃河石才能成為天地間的自然瑰寶。
黃河石構圖奔放,粗獷雄渾,洋溢著九曲黃河奔騰咆哮的力度和野性。她多側面、多主題地顯示出黃河文化的廣博內涵。全方位、多層次地反映出地球與人類發展,與萬物之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
特(te)別是黃河流域洛陽(yang)(yang)段發現一(yi)(yi)種很奇特(te)的(de)太陽(yang)(yang)石(shi)(或月(yue)亮(liang)石(shi)),在石(shi)面上產(chan)生一(yi)(yi)種圓如太陽(yang)(yang)、月(yue)亮(liang)的(de)圖(tu)案,有(you)(you)的(de)似東(dong)海日出,有(you)(you)的(de)如彩霞滿天、月(yue)上山崗等意境。太陽(yang)(yang)石(shi)、月(yue)亮(liang)石(shi)是黃河中游的(de)瑰寶,是河洛奇石(shi)中色彩最鮮艷、最獨有(you)(you)的(de)一(yi)(yi)個(ge)品種。
洛陽青銅器
洛陽是中國青銅器制作最早的地區。洛陽夏文化遺址中,不僅出土有制作精美的青銅器,還發現有青銅作坊。洛陽青銅器制造業歷史悠久,始于夏代,盛于西周。青銅器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洛陽仿古(gu)青(qing)銅(tong)器(qi)的(de)(de)制作(zuo)成功。不僅(jin)再(zai)現了歷(li)史的(de)(de)風貌,而(er)且(qie)還可(ke)以(yi)做為室內(nei)裝飾品(pin),給人(ren)們以(yi)藝術的(de)(de)享受。洛陽市(shi)文(wen)物(wu)復制品(pin)總(zong)公司,自1992年以(yi)來,復制了數千件仿古(gu)青(qing)銅(tong)器(qi),其主(zhu)要有馬(ma)踏(ta)飛燕、犀牛、醉邪(xie)、方(fang)彝、車(che)馬(ma)俑(yong)、人(ren)物(wu)俑(yong)、奔馬(ma)、各(ge)種(zhong)酒器(qi)、刀、劍等,都生動地(di)再(zai)現了遠古(gu)風采。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