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哨兒
烈(lie)日(ri)炎炎,當勞(lao)作了一天的(de)農人從田間歸來(lai),一碗(wan)酸甜相間、清爽怡人的(de)酒麩(fu)下(xia)肚,別提有(you)多(duo)愜意。酒麩(fu)又叫甜胚(pei),是用煮(zhu)熟的(de)燕麥佐以(yi)酒曲發酵而成,是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de)風味(wei)小吃。五(wu)月端午,固(gu)原人不吃粽子,卻有(you)吃酒麩(fu)的(de)風俗(su)。
紅寶枸杞
“五寶”是(shi)寧夏各族人(ren)民引(yin)以(yi)為榮的特(te)產,它凝(ning)聚了歷代千百萬人(ren)的開拓進取精(jing)神,得成于天(tian)時利,功就(jiu)于人(ren)勤地靈。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香泉樹有靈。
翠黛葉生籠石 , 殷紅子熟照銅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 根老新成瑞木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 還知一勺可延齡。
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詩。翠葉紅果,枝繁根老,甘味沿齡,概括了枸杞的色形味和它的功能。《詩經?小雅》中也有“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詩句。《神農本草經》首次將枸杞列入中藥,可見枸杞種植歷史悠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據說,若將四味配伍成丸,長者常服之,竟“壽百歲,行走如風,發白返黑,齒落更生,陽津強健。枸杞“滋補療虛”之功效,經千年臨床實踐確已證明,正如古藥書《本草匯言》所言:“枸杞能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風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也。”
枸杞含有甜素(su)堿、胡羅(luo)卜素(su)、核黃(huang)素(su)、硫胺素(su)、維生(sheng)素(su)C、鹽酸(suan)、抗壞血酸(suan)、鈣(gai)、鐵(tie)、磷等多種營(ying)(ying)養成分,主要功(gong)能(neng)是(shi)清(qing)肝、潤肺、滋腎、益氣、生(sheng)精、助陽(yang)、補虛(xu)癆、強筋骨、祛風、明目。以枸杞或以枸杞配伍的(de)古(gu)方頗多,如(ru)“杞元(yuan)膏”、“杞菊地黃(huang)丸”、“龜(gui)鹿三(san)仙膠”等。這些經世延(yan)傳的(de)古(gu)方,或作(zuo)(zuo)為體(ti)弱(ruo)虛(xu)贏(ying)、精血虧損(sun)者的(de)強壯滋補藥,或作(zuo)(zuo)為潤肝益腎、療虛(xu)補陽(yang)的(de)良劑,或作(zuo)(zuo)為延(yan)年益壽的(de)營(ying)(ying)養品(pin)。
銀色珍珠白豌豆
用固原(yuan)白豌(wan)豆(dou)精制的“龍粉(fen)”、“龍絲”、潔(jie)白如雪、性柔質韌、滑膩適(shi)口,可(ke)與綠豆(dou)粉(fen)媲美。而風(feng)味小吃豌(wan)豆(dou)涼粉(fen)、豆(dou)沙包子等,提起來也(ye)讓人饞涎欲滴。
蕎麥飄香
在六盤山區一帶的山坡上、平川里,連阡接陌,叢叢簇簇,那嫩綠的葉、紅艷艷的桿,襯托著粉紅色的花,爛漫多嬌,香氣撲鼻,招惹的蜂兒嗡翁,蝶兒翩翩。
這便是蕎麥。
六盤山去陰濕涼爽,適宜于蕎麥生長,且蕎麥又屬晚秋作物,利于倒茬歇地,還可彌補夏田受災后的損失,固爾歷來受到山區群眾的喜愛。蕎面條條、蕎面攪團、蕎面揉揉、蕎面涼粉等,都是人們鐘情的食物,也是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
蕎麥食品易熟,做起來省時省事,固原俗話說:“夾在胳膊窩子里也能暖熱。”
蕎麥還是較好的中草藥材。它具有寬腸降氣、清熱解毒的功能。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和現代藥典中說它能治療痢疾、咳嗽、水腫、小兒丹毒、頭疼、燒傷燙傷疾病。新近研制的“金蕎麥片”就是以蕎麥為原料研制的。用蕎麥皮裝的枕頭叫“明目枕”,常用對眼睛有保健作用。
近年來,隨著食品(pin)營(ying)養科學的(de)發展,人類食品(pin)營(ying)養結(jie)構的(de)不斷改善,對蕎麥(mai)生(sheng)產及其研究利(li)用有了新(xin)的(de)發展,“蕎麥(mai)方便面”、“蕎麥(mai)掛面”的(de)相(xiang)繼問世就是很好的(de)例證。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