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最火辣餐廳熱辣強薦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09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辣椒炒螃蟹
“辣椒炒螃蟹”和“胡椒炒螃蟹”是新加坡著名的大菜,去過的人不嘗嘗這個是萬分遺憾的。
在20世紀50年代期間,名廚徐炎珍女士與其先生林春義在海邊開了家海鮮攤檔。徐女士的獨創秘方之一就是用火辣辣的湯汁烹調新鮮的活捉海蟹,他們頂著煤油燈,從每天一早營業到深夜。這就是“辣椒螃蟹”的由來。發展至今,這道菜已經有了很多種做法。有些佐以新鮮香料,如良姜、生姜和黃姜;有些拌以番茄,顏色是誘人的玫瑰紅,而味道依然酸甜可口;有些用打散的雞蛋盤成絲帶狀;還有一些則澆有火辣辣的辣椒油。你可以用小鉗子夾碎螃蟹的硬殼,取出鮮嫩的蟹肉;也可以用幾片法式面包片或中式小饅頭蘸滿美味可口的醬汁,送入口中,然后再呼呼地大口哈著辣氣。
“胡椒炒螃蟹”則是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受到青睞的。如今在大多數的酒樓和小吃攤上都能找到。其做法很簡單,只是在鮮活的螃蟹上撒上香味撲鼻的黑胡椒或白胡椒翻炒而成。黑胡椒略帶苦味,白胡椒則清甜可口,選擇哪種全憑你的口味喜好。
雖然那家海鮮攤早已不復存在,可如今的“東海岸海鮮中心”就在其原址附近,而且要品嘗風味獨特的各式炒螃蟹,去那里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這里有十幾家規模很大的海鮮餐館,夜夜為客人們烹制數量驚人的“辣椒炒螃蟹”和“胡椒炒螃蟹”。坐在夜晚的海邊,吹著清涼的海風,品嘗著誘人的炒螃蟹,還有比這更享受的嗎?
★東海岸海鮮中心
地址:東海岸公園路(east coast park-way)
直到我來到新加坡的土生華人區,我才了解到“娘惹”一詞的真正含義。之前我還以為“娘惹”就是馬來西亞菜的一種呢。土生華人中的男子被稱為“巴巴”(babas),女子則被稱為“娘惹”(nonyas)。舊時的土生華人族群中的女人們必須精通珠繡和燒菜兩種技藝,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成年后嫁得出去。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土生華人的娘惹們個個燒菜一流,她們做的菜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稱為“娘惹”了。
我找到的這家娘惹菜館位于土生華人街區的店屋中。“店屋”是新加坡當地受到政府保護的特色建筑物。顧名思義,店+屋,樓下為店,樓上為屋。拉開那扇做工精細的大門拾階而上,就到了這間以土生華人文化為主題的娘惹餐廳true blue了。
娘惹菜的最大特點是將香料磨成粉或醬與食物一同烹煮,風味獨特。開胃小菜是香脆可口的“炸蝦餅”。
緊接著是bakwan kepiting——娘惹菜里最著名的丸子湯,口味清淡,丸子的口感相當細膩。然后是ngoh hiang,中文叫“五香”。原諒我忘記了薄薄的豆皮下包裹的是什么餡料,好像是混合了土豆泥的魚肉,只記得微微的香辣,好吃極了!
chap chye(炒雜菜)很像我們的燴菜,除了香菇、圓白菜、粉絲等,還放了我最喜愛的黃花。
beef rendang(辣牛肉),就著米飯吃可過癮了!
ayam buah keluak也是“娘惹”中的一道名菜,中文名叫“酸辣雞”。菜里面有兩塊黑乎乎的東西,名叫keluak,如果不是經過特殊處理的話,這東西是有毒的。店員說每天老板都會親自試一試,保證當天的keluak都是無毒無害、可以食用的。我嘗了一下,硬硬的外殼下面是口感面面的東西,有很重的中藥味,這道菜中的雞肉就是吸收了這種味道,酸辣味反倒不是那么明顯了。
udang besar goreng assam是一道脆嫩可口的“娘惹大蝦”,配菜的蘭花是有機的,可以直接拿來食用,口感類似新鮮百合。最后的一道小甜品onde onde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用手捏起沾滿椰絲的小球球,放入口中輕輕一咬,一股甜甜的棕櫚糖漿意想不到地流將出來,黏黏的,甜甜的,柔柔的,感覺好甜蜜!
★true blue cuisine
地址:東海岸路117號(east coast road)周一及公共假日不營業
一定要用手吃的咖喱魚頭
出發去小印度區吃“咖喱魚頭”之前,當地朋友告訴我,第一口一定要先吃那魚眼睛呀!當時的我還有些不明就里,魚眼睛有什么好吃的呀?
一進“阿波羅香蕉葉餐廳”的大門,我便一下子被那轟轟烈烈的大餐場面所感染了。喧鬧的餐廳里座無虛席,每個客人的面前都擺著一張裁成方形的厚實的香蕉葉,這就是吃飯用的盤子了。剛一落座,我也馬上得到了一張香蕉葉,這時我才得知,“咖喱魚頭”的正宗吃法是要用手的,而且只能用右手。盡管除了印度人,周圍的大多數人都在用叉子和勺子吃,可我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親自下手,據說這樣吃著才最香呢!
剛點完菜,一個個皮膚黝黑或手拿鍋盆或提著小鐵桶的印度人便輪番展開攻勢了——白花花的香米飯、爛糊糊的各色葷素咖喱,一個勁兒地往香蕉葉上招呼,好不熱鬧!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咖喱魚頭”已經上桌了。朋友迅速地用手摳下了那有如乒乓球大小的魚眼睛遞給了我,我也沒敢怠慢,立馬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哇!真是不賴!這魚眼睛可以用“焦香脆爽”四個字來形容,而且越嚼越香,可惜呀,一個魚頭只有兩只眼睛。
吃罷魚眼,再用手抓上一塊魚頭上的嫩肉,用辛辣深紅的湯汁配上蓬松的香米飯送入口中。那一晚,因為用了手,我吃的比平時多了一倍!
★the banana leaf apolo(阿波羅香蕉葉餐廳)
地址:跑馬埔路54/58號(race course road)
makansutra老饕灣
這個人稱“老饕灣”的地方叫makansutra,是新加坡唯一的一處露天美食中心,坐擁美麗的濱海灣。makansutra從晚上開始營業至凌晨,經營包括“辣椒炒螃蟹”、“胡椒炒螃蟹”、“啰惹”、“沙爹”、“炒粿條”、“咖椰烤面包”、“蠔煎”在內的各式新加坡最經典的特色小吃,簡直可以用一網打盡來形容。品嘗各色小吃的同時,別忘了欣賞濱海灣的美麗夜景,遠眺對岸夜色中噴吐水柱的魚尾獅,近品一大桌豐盛的特色小吃宴,喝著清熱敗火的甘蔗檸檬水,沒有酒也醉了!
★makansutra gluttons bay
地址:萊佛士道(raffles avenue)
吹個球球做個餅
komala's restaurant是一間印度風味的素食快餐廳,同樣位于小印度區。這里以各式各樣的印度餅著稱,一定要嘗試那個造型夸張的bhattura,當點餐臺的服務員把餐盤端給你的時候定會嚇你一跳!這個名叫bhattura的餅好似一個足有足球大小的大氣球,圓鼓鼓、熱騰騰。從中間撕開一看,那餅皮好薄,很有韌性,口感好似我們的炸油餅,略微有點甜味,火候掌握得很好,筋道十足,光是白嘴吃就已經很香了,再蘸上與之搭配的雞豆咖喱,聽著耳邊悠揚的印度歌曲,別提多過癮了!
★komala's restaurant
地址:狄生路上段3-9 號(upper dickson road)
總結:
不管你是嗜辣如命,還是你怕辣怕到每根血管,都不會拒絕這份真心的誠意!
關鍵字: 體味 新加坡 民族 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