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东北熟女BBWBBW喷水,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家庭影院vr大片,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无码

客服(fu)電話:400-099-2065

旅游產品分類

西藏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 > 西南旅游 > 西藏旅游 > 西藏旅游游記

梅里往事

新疆旅行網  時間:09-03  來源:  作者:
從遙遠的唐朝吐蕃時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滇藏公路尚未存在的這一千多年的歲月里,在滇西北的崇山峻嶺間,一直存在著一條鮮為人知卻絡繹如街市的道路,它從大理洱海之畔出發,以人背馬馱這種最原始的運載方式,跨越橫斷山脈的千丘萬壑和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湍急江河,一直延伸到西藏的腹地,最后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到達遙遠的印度、伊朗等地。 如今,隨著滇藏公路的日益通暢,這條千年古道上的馬幫已漸行漸遠,逐漸彌散在歲月的風雨里。然而不管這個世界如何變幻,在這條茶馬古道上,那些風雪彌漫的山川依然未曾改變,它們屹立于蒼茫大地和歲月長河里,見證和記憶著這條道路上所發生的一切。而梅里雪山,則無疑是這條道路上最偉岸的坐標。沿著歷史的印痕,沿著馬幫踏出的生命之路,我們翻越了一個又一個山谷,穿過一座又一座村寨,走向梅里,走進歷史最隱秘的深處。 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南迦巴瓦,這個世界上再沒有比梅里雪山更讓我崇敬和神往的山。我本是個沒有什么崇敬之心的人,甚至找不出自己真正的信仰。一種情結來自紛雜但真實的傳說,傳說來自于一種靈性,靈性來自于一座山,這座山在那些馬幫和我的內心高居神壇之上。梅里,并非它的主峰卡瓦格博是傳說中藏傳佛教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而讓我敬仰;并非因它被教化前有著九頭十八臂而讓我臣服;并非其巔之高、其輝之遠,傳說在布達拉宮之頂都能看見而讓我沉醉;也并非它有著1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高聳云端,藏民尊敬的認為它們都是修行在太子宮殿的神仙而尊稱其為太子十三峰而讓我崇拜;我對梅里的神往和崇敬,是因為人類從未將它征服。 這個讓世人苦苦尋覓的香格里拉,將自己掩隱在藏東南高原的橫斷山脈之中,將自己深藏在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飲縣和西藏的察隅縣交界之處,將自己置身在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區,它逶迤南去,連綿十三峰,座座晶瑩剔透,峰峰壯麗磅礴。以至于在上個世紀30年代,探游過世界不少名山大川的美國學者洛克博在這里陶醉不能自拔,將卡瓦格博稱為“世界上最美之山”。然而這里距離云南省會昆明近千公里,沒有火車、沒有飛機,甚至連它唯一與外界相通的滇藏公路也被大家戲稱為“顛臟公路”,一切,只因為它神秘而遙遠,神秘得讓人無法看清,遙遠得讓人無法走進。它橫亙在滇西北的高原上,北與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連接,其主峰卡瓦格博峰以海拔6740米的高度、以云南第一峰的姿態,在云天里俯瞰彩云之南的蕓蕓眾生,同時也將無數的探險者阻擋在門外。 一段村邊軼事,一段無由噱頭,有時也可演繹成一個動人的傳說和駭人的故事,但梅里雪山,卻將傳說和現實緊緊糅合在一起,讓我們無法分清哪些是傳說,哪些又是現實!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可就是這6740米的高度,讓世界許許多多的登山家和登山隊拜倒在這里,人人只能望山興嘆,有的甚至永遠留在了梅里而與它融為一體。 一切因為它太靈性,太人性。藏民都尊敬的稱呼卡瓦格博“阿尼卡瓦格博”,一座山,成了藏民心中的卡瓦格博爺爺,這個稱呼,是那樣的親切而隨意,而并非傳說中和想象里那遙不可及高居云端的神仙;而那亭亭玉立、豐姿綽約海拔6054米的緬茨姆峰,則成了卡瓦格博的妃子;太子十三峰中不僅有尊者、有戰神,還有孩子和女兒,一座完全被人化了的山,與我們是那樣的親近,親近得我們甚至想貼近它的胸膛,聆聽它的心跳與囈語,安靜的坐在一起拉拉家長敘敘里短。然而就是這座讓人無比親近的山,卻一直將那些以征服自然為己任、想要站在它肩頭的人阻擋在自己的腳下。 從1902年開始,先后有美國、英國、法國等數個國家的多個登山隊數位登山家,沿著茶馬古道深入梅里,無數次想要征服這座與人為親、與人相近的山,但都一一失敗。 1989年9月,中國和日本組成聯合登山隊,第一次嘗試攀登,結果到海拔5500米左右因天氣突然轉變不得不撤離;1990年11月到1991年1月,中日聯合登山隊經過精心準備第二次進行攀登,出發前,隊伍中年僅23歲的向導、當地雨崩村的藏族小伙看著萬里無云格外清新的雪山大喊:多漂亮的山啊,我真想躺在那里永遠不回來!這個小伙平時最聽媽媽的話,這次登山隊請他帶路,媽媽極力阻止并告訴他:卡瓦格博是神山,不能打擾,否則有大難,可小伙平生第一次沒有聽媽媽的話,他想創造一個當地人需要傲視的奇跡!登山隊經過艱苦的努力,他們終于到達海拔6470米的地方,到達了卡瓦格博的肩膀上,只要再過幾天,他們就能順利登頂,然后凱旋而歸。登山隊每天的進展都及時發送到德欽、昆明和北京,然后轉播到海內外,當地許多村子的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后,對著卡瓦格博跪拜并哭訴說卡瓦格博爺爺,您怎么能這樣讓人踩在您的頭頂啊,您要發威啊,把這些侵犯您的人趕走啊,如果您這點本領都沒有,我們以后再也不會敬拜您了!當地所有寺廟的喇則日日焚香祈禱,祈求卡瓦格博能慈悲為懷,不要懲罰這些去冒犯和侵擾它的人。而在昆明,一位登山家的妻子下班回家,發現平時很聽話已上五年級的孩子沒有做作業,而是趴在桌上哭泣,媽媽趕緊問他怎么啦,他說我爸爸被雪埋了,媽媽憤怒的給了孩子一巴掌,并趕緊阻止孩子再說不吉利的話。1991年1月1日,寧靜的梅里雪山天氣突變,登山隊在三號營地靜靜等待天氣轉變,1月3日22時,登山隊與大本營通話后象往常一樣為節約用電關閉了對講機,1月4日凌晨,大本營的登山隊員打開對講機開始與山上聯絡,但山上17人的對講機全部靜默,至此與大本營中斷聯系。從1月到6月,大本營多次組織包括直升飛機、西藏登山隊等在內的多種方式搜救,但無任何結果,仿若一夜之間,他們甚至包括那些登山的物質裝備,全部被天外來客接到一個遙遠而未知的星球,消失得無影無蹤。消息傳來,震驚世界,這也成為了當年的全國十大體育新聞之一。 年邁的藏族老媽媽面對雪山整日以淚洗面,她唯一的孩子,唯一一次不聽她的話就是去侵擾卡瓦格博,這一去卻再也沒能回來;登山隊只能選在遙看梅里的飛來寺外,建了一座沒有任何遺物的紀念碑來祭奠他們!所有失蹤隊員家屬來到梅里參加揭幕,可連續幾天,整個梅里雪山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除了白茫茫一片云海什么也看不見。當家屬們最后一天清晨即將離開梅里時,他們再也忍不住,對著梅里雪山失聲痛哭,撕心裂肺般哭喊著自己親人的名字,就在那一刻,這座從未讓失蹤隊員家屬窺見一星半點容顏的梅里雪山,仿佛聽懂他們悲痛的哭喊,那鋪天蓋地的云霧,頃刻間象舞臺上的幕布那樣徐徐拉開,讓所有家屬目睹那是一座怎樣的山,那是一種怎樣的雄偉與威嚴,讓他們看到他們的親人就這樣長眠在這座美麗雪山的某個未知角落。當家屬們上車離開時,那云霧猶如一只無形的大手牽扯又慢慢合攏,再次將山全部遮掩。 這是人類登山史上最大的山難之一,日本隊一下失去了11名優秀的登山運動員。因此,日本隊也獲得了此后5年梅里雪山的攀登權。但這次事故讓他們元氣大傷,一直無法組織起有實力的隊伍來進行攀登,直到1996年10月攀登權很快到期,他們才重新組織并訓練好隊伍來攀登這座讓他們又痛又愛的山。當他們來到梅里附近的瀾滄江大橋時,當地所有的藏族老百姓連看家門的人都不留,全體聚集靜坐在橋上,阻止登山隊進山。登山隊經過幾天的艱難談判毫無進展,不得不假裝答應不登頂、登到一定高度就下山并鄭重承諾后,才被允許通行而得以進山。此次攀登開始進展十分順利,攀登進度非常快速,當登山隊很快接近1991年的攀登高度眼看勝利在望時,卻突然接到日本東京、北京和云南昆明三地氣象臺同時發來的天氣預報,說未來兩天內有一個低氣壓潮會壓過來,屆時將發生大規模降雪。三地同時預報相同結果,不由你不信,為避免1991年的悲劇重演,登山隊拋棄所有物資裝備,本來需要三天的下撤路程,一天時間就連滾帶爬狂奔下來,當他們到達大本營慶幸平安撤回時,卻又同時接到三地氣象預報說云團被突如其來的風刮到印度洋去了。那一刻,所有的登山隊員望著這座讓他們魂牽夢繞的山痛哭不已,日本隊的隊員更是在紀念碑前失聲痛哭,因為他們出發前曾發誓要登頂祭奠和告慰他們犧牲的親人,可山就這樣給他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讓他們徹底失去了攀登這座雪山的機會! 而就在那一年,山頂突然發生雪崩,巨大的氣浪把大本營附近數百米寬、幾公里長的高大原始冷杉林齊唰刷斬斷,這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事,當地村民告訴我們,這是卡瓦格博仍在震怒,因為人類的一再侵擾讓卡瓦格博非常憤怒!幾年后,當地放牛的村民在離當年登山隊宿營地數公里遠的明永冰川融化的冰層中,發現了星星點點失蹤隊員們的遺物。 也是從那時開始,當地政府明令禁止任何登山隊伍再攀登這座永遠的神山,這恐怕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座因為神圣、神秘而禁止人類攀登的山。在遙看梅里的地方,有十三座白塔,代表著太子十三峰,日日夜夜接受藏族人民的朝拜和供奉! 明永冰川,隱藏在瀾滄江邊一條深深的峽谷里,依偎在卡瓦格博的懷抱中,如一條披滿銀色鱗甲的巨龍纏繞在梅里雪山上,當地人叫它“明永恰”,因冰川下的明永村而得名。梅里雪山,似一張巨大的屏風,將印度洋帶來的上升暖流與青海四川南下的大陸冷空氣分別阻擋在山的兩側,冷暖空氣在此交匯融合,變化成濃霧和大雪,從而在這里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性海洋型冰川。每當雨季來臨,明永冰川便格外興奮躁動,它不斷向山下延伸,冰舌直探2600米的森林地帶;而到旱季降雪減少,冰川消融過快補給不足時,它又很不高興的將冰舌縮回到4000米以上的山腰。由于降水量大、溫度高,梅里雪山的冰川運動速度遠遠超過一般海洋型冰川。劇烈的冰川運動,加劇了對山體的切割,造就了令所有登山家聞之色變的懸冰川、暗冰縫、冰崩和雪崩;而由于垂直氣候明顯,整座山的氣候變化更是喜怒無常,雪雨陰晴全在瞬息之間。 明永冰川全長11.7公里,寬達500余米,因為它是卡瓦格博身上披掛的銀色戰袍,戰袍隨風而舞,下擺一直拖到離瀾滄江只有800米的地方,然而由于其海拔太低,經常被冰雪崩塌時氣浪卷起的泥石流覆蓋湮沒,于是低處山谷里的冰川就變成一片帶著細小起伏的黑沉沉模樣,只有少數地方因冰崩而露出冰川冰特有的晶瑩藍色,乍一看去毫不起眼,因而被很多沒有登到高處或因天氣不好看不到高處的人,戲稱為“明永煤礦”。 進明永的路,象飄帶掛在江的兩岸,繞在山谷溝壑之間,地質的脆弱復雜,就象行走在鋼絲上端,不知道哪一段的突然彈跳,大家就會跌落深淵。我們也是第一次看到黑色的冰川,因為西藏米堆和來古兩大冰川帶給我們的震撼還懸掛在心頭,驀然出現的明永冰川也同樣沒有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喜。 第二天一早,我們決定徒步爬上這座在我們看來并不雄偉壯觀的冰川,因為西藏已經走過,世界上似乎再沒有太多的路途會令我們畏懼,何況在原始森林里走路,比起西藏很多植被稀少、氧氣稀薄的地方來,我們更充滿萬丈豪情。山道兩邊到處是匍倒在地的參天古樹,巨大的樹干或立或臥,或成橋或成路,樹干上面長著無數不知名的菌類;那些正在繼續生長的樹枝上則長滿了滇金絲猴最喜歡吃的松蘿,空氣中飄散著原始森林特有的馥郁;山道上到處是轉山人留下的小小瑪尼堆。此時正值秋未冬初,那些來自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一批批朝圣者,正千里迢迢趕來朝拜這座心靈中的自然豐碑。他們懷著無可名狀的敬畏,每到一處瑪尼堆便會駐足合掌默默頌經,然后壓上一塊小小的石頭,就這樣反反復復,一直到達他們內心的最高處,他們就這樣圍著梅里雪山繞匝膜拜,少則七天,多則半月,在這種被當地稱為“轉經”的路途上,盡情抒寫和詮釋自己對大自然的畏懼與尊崇。 一隊騎著馬上山的日本老人在我們前面走,我們就在后面爬,結果越走天氣變得越朦朧,越走心也越朦朧,象從水里撈起來一樣濕漉漉,腿也象灌了鉛一樣沉,梅里雪山,把偌大一團云霧罩在我們頭頂,讓我們頗感郁悶,即便是我們覺得明永冰川并不壯觀,而神山也不應該這樣小心眼啊,難道就這樣讓我們云里霧里,什么也看不到然后稀里糊涂的回去嗎!正當大伙無精打采時,在后面趕馬的藏族小姑娘告訴我們,在梅里雪山,只要有日本游客來,天氣必定變壞,因為他們曾經侵擾過這座神山,所以卡瓦格博不喜歡他們,什么也不會讓他們看見。如此一說,雖然爬坡爬得滿背冒汗,心卻掉進了冰川,比明永還沒融化的冰還涼,千不該,萬不改,偏偏遇到卡瓦格博不喜歡的人在。 當我們千辛萬苦快爬到棧道頂端時,突然下起雨來,而此時,那些日本游客已在離我們幾公里之遙的棧道頂上,突如其來的雨讓他們本來就什么也沒看到的心慌亂起來,紛紛開始下撤,而我們頭頂還有巨大的樹冠為我們遮風蔽雨。看到日本游客下撤,我們開始討論是否還要繼續往上爬。討論的結果是,卡瓦格博不喜歡日本游客,可我們是中國人,現在日本游客走了,等我們爬上去也許會給我們一個面子,讓我們見見冰川的容顏。拿定主意,繼續前進。爬上棧道,很奇怪的是雨居然漸漸停了,云霧漸漸散開了,終于看到黑色的冰層之下,依然是白色和藍色的冰,我想它之所以在遠處看來是黑色,一定是當年它震怒之時狂奔而下,卷起山谷周圍幾千米范圍內的土層揚上半空,然后灑落下來將它覆蓋,那是一種怎樣的壯觀,那是一種怎樣的慘烈,我們已無法知曉。就是它的震怒,讓那些夢想征服它的人長眠在這冰層之下的某個未知的角落,而那些千萬里之遙想要親眼目睹它壯觀的日本老人,一定也想目睹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他們的親人永遠的留在了異國他鄉。 34 大自然永遠是神奇而慷慨的,而梅里,一定是有靈性的自然之神,當我們在棧道頂端停留時,不但云霧慢慢散去,而且它將最高處的冰川也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甚至,之前什么也無法看到的雪山之上,云霧也有意無意留下幾許空隙,將神秘的面紗撩開,將神圣的面龐在我們眼前閃現,巨大的冰扇如瀑布一樣呈現在眼前,在斑駁的陽光下一閃一閃發出刺眼的光芒;而在一些冰層較薄的地方,它又折射出銀灰的光芒,邊緣處透露出使人膽寒的鐵青色,山谷間偶爾回蕩著冰崩后冰層倒塌的轟然聲響。墨綠的山體、火紅的樹與藤、金黃的草、雪白的冰瀑、黑藍相間的冰川,幻化成一個我們無法想象的主題。那冰川從天而降,仿若一條從遠古洪荒奔走而至的哈達,被雪山、瑪尼堆、白塔、咒語點化,成為這個主題中永恒的部分。 滿山的松蘿、經幡和火紅的藤蘿植物,在風里飛舞,在我們的內心飛舞,一座山,孕育了無數的冰川,每條冰川,是否都同樣與孕育它的山一樣靈性,我們不得而知,但那些冰川和那些植物連同整座山,卻高居在我們內心的神壇之上。也許,自然的靈性會讓人更純真,而純真的人同時能讓大自然更靈性。在明永,我們住的那家藏族家庭賓館里,主人不但允許我們用他家的洗衣機,還免費提供洗衣粉,最讓我深深觸動的是看到主人家滿樹枝的梨,我們禁不住流口水,而主人慷慨的讓我們自己到樹上去摘,臨出發前,我們又到樹上摘了半塑料袋。在物欲橫流的年代,難得在云南這個旅游已經風靡的地方,還保留著這樣一份純真。 因為一首詩,讓我看到一個人,看到一顆自由不羈的靈魂,這顆靈魂,讓我更了解雨崩。雨崩,位于梅里雪山神女峰下,終年被卡瓦格博的妻子緬茨姆以及將軍峰所庇護。傳說,雨崩在很久以前并不被外界所知。后來,山后有一個老人常到瀾滄江邊的西當村借糧,西當村人誰也不知道老人從哪兒來,便有人跟蹤他,可總是走著走著就不見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當老人再來借糧時,西當村人說:“這次不借給你青稞,也不借麥子,借給你小米。”他們幫著老人把口袋扛上肩時,乘機在口袋上扎了一個洞。小米一路漏著,村民們就緊跟著。結果在山頂森林里一塊巨石下,小米沒了,他們奇怪極了,眾人掀開巨石,卻發現里面可以繼續前行,就這樣他們來到了山下的村子,這個村子就是今天的雨崩。 雨崩村分為上雨崩和下雨崩,兩個村落分布在梅里雪山下一片寬廣而狹長的山谷中,村子東北有緬茨姆、將軍峰等雪峰雄峙,西南被奔騰瀾滄江割斷,與白馬雪山遙遙相望;上、下村之間落差近500米,典型的藏式建筑與白塔、雪山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田園畫。由于雨崩全村只有一百九十多人,加之交通不便,山路陡峭,與外界溝通很少,每個到過雨崩的人都堅信這里就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從西當到雨崩,先是上山后是下山,所謂的路就是朝圣者和馬幫在原始森林里走出來的路,山道的坡度基本都在60度左右,下坡時根本停不住腳,一會在原始森林中穿越,一會在馬幫走出的泥濘路上淌行,接近山頂埡口海拔為3700米,春冬季節更是風雪彌漫。要到雨崩,即使騎馬也需要五、六個小時,但路途的艱險并沒有阻擋一路的美景和大家對香格里拉的向往,一路行去,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在詩境還是在夢境,看那群山蜂擁而至,在大地上踩踏出歲月深深的溝壑,看那瀾滄江奔騰而去,沖刷著歷史的煙云,雪山之巔,風雪彌漫,掩藏著通往天堂的秘徑,亙古的冰雪悄無聲息的消融,洗滌著塵世中的風塵,森林里斑斕的色調,燦爛燃燒著整個世界,透過樹林縫隙灑下的斑駁陽光,輕輕撫摸著那些匍匐在地的老樹,一圈一圈清點著歲月的年輪。 一個曠世的桃源,雪山環繞,一條陡峭而險峻的山道連著另一個世界。越過山口,下到谷底,綠草茵茵,流水潺潺,古木參天,靜靜坐在藏民家里,看那青稞被收割后的空曠土地上,駿馬和羊群,還有云天里的山鷹,你伸手就似乎可以觸及的雪山冰川,用心向他們傾述,用心和他們交流,時空停止變幻,那是我們真正的家園。在這個只有190多人幾乎與世隔絕的村落,一切現代化的東西都是多余的,有的只是淳樸的民風和藏民們熱情的笑臉。 在雨崩,我們選擇住在了徒步者之家,在這個小木屋的二樓,我的床正好對著窗戶,推開窗戶,緬茨姆和五冠峰就在我的頭頂,我就那樣靜靜的仰望著它,與她用心訴說一切快樂。永遠的雪山,亙古不變的容顏,任憑時世變遷,挺拔的身姿依然。徒步者之家的男主人叫阿南柱,是個熱情而憨厚的藏族漢子,聊了一會天,阿南柱便熱情的拉著我去木屋的墻壁,墻上貼著幾張復印的東西,阿南柱很自豪的笑著對它指了指,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張《迪慶日報》,報道他和另外兩個人帶頭在村子開客棧接待游客的事跡。由于雨崩的交通和信息閉塞,至今仍保留了古老而獨特的一妻多夫文化和生活習俗,村中許多人都墨守著兄弟共老婆的傳統婚姻方式。而阿南柱也不另外,他就和他弟弟共同娶了一個老婆阿姆,一個熱情開朗有著三個孩子的精明女人、一個年輕快樂得讓我們誤以為是阿南柱的女兒的女人。由于阿南柱人厚道而精明,以前又外出打過工,見過些世面,因此對漢族的一些文化和習俗也能坦然接受。在他的帶動下,他和村子里的阿青布等三個人率先開起家庭客棧接待外來的旅游者,如今村子里家家都開始做旅游,有的開客棧,有的牽馬載客人進出雨崩。而在市場經濟無孔不入的今天,雨崩村卻還保留著原始的共產分配方式,為了保證帶動那些能力較差的村民共同富裕,不管哪家哪天接待多少客人,主人必須按每個客人十元的標準拿出來給村子里沒有攬到客人的村民平分。對于阿南柱,我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這個敦實的藏族漢子,年輕時曾是村子里有名的獵人,一次冬天進山打獵,誤將一在叢林里的村民當熊射殺,結果吃了官司,刑滿后羞于回家,所以就在外面闖蕩,直到村子里開始有外人進入,他才不好意思的回去,而他的孩子,有一個小小年紀,也出家當了喇嘛,這在藏區,是一件非常榮耀而值得羨慕的事情,因為,這就是他們的過去,亦或將來。 到了雨崩以后有兩條線路可以選擇,一條是到神女峰腳下、卡瓦博格峰南側的神瀑,冰川的雪水融化形成瀑布,從千米高的懸崖傾瀉而下,一股股水流沿崖壁飛瀉,像千萬匹白練飄然而下,飄飄灑灑,十分壯觀。若逢陽光返照,云霧蒸騰,便有彩虹出現,美如天上仙境。神瀑在藏民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據說梅里附近的男子若在成年之前未到此朝拜,很難找到自己的心上人,而女孩子不到神瀑用圣水潔面,便不會變漂亮。在神瀑的路上,不時可以碰到青海、甘肅等地不遠萬里而來的轉山朝圣信徒,有些年紀大的老人在拜謁和沐浴神瀑之后往往失聲痛哭,他們在朝圣的路上苦苦行走,甚至以倒斃途中為最大的幸福,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死在朝拜的路上,一定是公德不夠圓滿,上蒼不給他們打開那扇通往天庭的門窗。 另一條則是去大本營和冰湖,比神瀑更遠、更難走也更少有人去過,那里是登山的起點,也是很多登山家梅里夢想的終點。當地人告訴我們冰湖是卡瓦格博的靈魂棲息地,是藏族人的圣地,不可嬉水、不可大聲喧嘩、不可打擾神靈,否則必有危險。 當晚,和兩個同住在徒步者客棧的長沙驢友商定,第二天六點出發去雨崩冰湖,行者匆匆,甚至沒來得及問兩個熱情驢子的姓名。為了第二天艱苦的行程,早早鉆進睡袋,卻被大伙鬼喊鬼叫喊下去,以為是讓我看從冰湖回來的人拍的照片,結果是讓我看那些去冰湖的人,看他們連滾帶爬滿身污泥,分不清哪是鼻子哪是眼睛活象抗洪救災回來的邋遢像,知道他們是想打消我去冰湖的念頭,一笑了之,回去繼續睡覺。 一個小小的水坑,幾塊淺淺的浮冰,兩個不大的雪堆,這是所有行走雨崩冰湖的人的終極目標。我們都不知道從雨崩到冰湖有多遠,但我們三個按頭天晚上商定好的計劃出發。一個未知而神圣的世界在等待我們,一路陽光燦爛,出了村子不遠,我們就進入原始森林。到冰湖,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路,我們只能尋著泥濘的馬踩出的所謂路前進,越走路越爛,越走樹越高,越走林越密,天上的太陽已無法將溫暖奉獻到森林的每一個角落,留給我們的只有班駁的影子。 馬道不斷在越來越陡峭的山坡上寫著“z”字,我們為了節省體力,想走近道直接往上爬,于是就離開“z”字形的馬道,開始沿著陡峭的山坡在森林里往山爬,到處是匍匐的參天大樹,到處是成堆的枯枝落葉,踩在落葉上,軟綿綿象走在無邊的地毯上,可要攀爬那橫臥于地的龐大樹干,卻讓我們摔了不知道多少跟頭,樹干龐大而濕漉漉的,腳一踏上去就飛速滑動,而幾十米長的樹干,要想繞過去是不可能的,那些盤根錯節的樹根攜帶著泥土被一起拔出來,形成一座座巨大而陡峭的山,而樹梢那一端的樹枝卻成了一堵巨大的墻,在這樣的地方前進,并不比在馬道上輕松多少,唯一的好處是沒有馬道上那些淤泥。當我們千辛萬苦爬上一個高大的山坡時,每個人都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忍不住告訴自己一個意外的“驚喜”:我們迷路了,馬道已不知蹤影,在這個黑壓壓的原始森林里,即使你能辨別方向也沒用,因為我們壓根就不知道冰湖在哪個方向,在哪個角落,唯一的辦法就是退回原路,沿著那滿是馬糞、馬尿、雨水、淤泥混合在一起的泥塘前進。 馬道上隔一段被牽馬人丟進去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在這種距離很遠的石頭上跳躍是一項高難度高技巧的體操運動,對本來就沒吃早餐的我們來說,體力消耗得更快,呼吸也分外急促,背上的衣服濕了又干了,干了又濕了。森林里,千姿百態的蘑菇,大的如盆,小的似針,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象一場蘑菇大賽;很多樹的樹干上還長著一種象青蛙皮一樣的蕨類植物,甚至可以看到枯樹上的木耳誘人的招手。翻越最陡峭的一個懸崖后,眼前是一片與山下截然不同的景象,地上長滿了淺淺的象絨一般的蕨類植物,到處是掛滿火紅樹葉的林木,晨曦象彩色的霧一樣在森林里飄蕩,紅紅的樹葉從枝頭飄然而下,在空中劃出幽雅的舞姿,閃耀出迷人的光芒。 經過近三小時的艱難行走,不知道我們是如何連滾帶爬到達海拔3580米的埡口。站在埡口上,冰湖旁那兩個醒目的雪堆就在我們眼前。巨大而高聳的雪山在云霧中游走,潔白的雪山在陽光下偶爾探出頭來向我們張望,在潔白的雪山之下,墨綠的冷杉林挺拔而神氣的抬頭挺胸,鵝黃的松蘿在枝頭上扭動身軀,金黃的灌木叢隨風輕歌曼舞,五彩的草地靜靜在大地上徜徉;沒有人群的喧鬧、沒有牛羊的奔跑、沒有鳥兒的脆鳴。 幾個狼狽不堪、驚魂未定的驢友迎面狂奔而來,看到我們才稍作鎮定。細問之下得知其中一人膽大不信邪,非要到冰湖里洗洗手,而且還沖山頂狂喊亂叫了一陣,其他驢友連制止都來不及,大家開玩笑說你小心卡瓦格博懲罰你,結果話音未落山上響起悶雷般的巨響,抬頭望去只見瞬間雪霧彌漫,不斷有冰雪傾瀉而下,于是眾人驚呼“雪崩了”,開始撒腿狂奔逃命。而此刻望去,那雪山早已恢復平靜,只有大本營的兩間小木屋靜靜坐在那里,享受著陽光的親吻和撫摩,任憑清風在耳旁絮絮叨叨,任憑融化的雪水在身邊吵吵鬧鬧,任憑雪山頑皮時偶爾撒下幾捧雪花。靜靜的,我們也坐在這里享受這紅塵之外的世界,大家停止了思考,生命的意義何在已不重要,人生價值幾何也不重要。正如作家黃豆米在《圣地游戲》一書中寫道:“外轉到這里,人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放棄了自己所謂的優越感……比如,接收不到信號的手機,沉得與一塊石頭沒什么區別;高科技的布料做的時髦的沖鋒衣,同鳥獸身上的羽毛和皮毛一樣,沒什么高低差別。人靠自己的雙腳一步步地走,走到這份上,才開始謙卑下來,把自己修理成個低洼處的水塘,四方吸納,見了別人的長處,明白了自己的短處,就知道了恐懼。”在這樣的行走中,人心會越走越簡單,越走越單純,越走越能與自然親近的對話,最終從膚淺走向深刻,從世俗走向純粹。 一曲歸去來,夢里梨花白。花與雪共舞,雪融花仍在。告別明永、告別雨崩,在夕陽的余暉里到達飛來寺,這座小小的藏傳佛教寺廟早已名聲在外,因為當年十世班禪大師曾在這里做過法事,寺內供有卡瓦格博的神像和大量藏經;這里也是四川、西藏甚至青海、甘肅的喇嘛教徒都爭先前來朝圣的地方。寺廟前是一個非常開闊、可以一覽梅里雪山全景的空地,周圍到處是瑪尼堆,插滿了五顏六色的經幡,在風中飄曳。 我們住在路旁一個叫“歸去來”的客棧,坐在客棧的餐廳里,太子十三峰如一軸畫卷一覽無余排列在眼前,雪山頂部被蒸騰的云霧籠罩,一眼望去,只見一片波瀾壯闊的云海。兩個中年老外,每人手捧一本書,桌上放著兩杯咖啡,在咖啡裊裊升起的熱氣里,靜靜坐在桌前,專心的看著書,夕陽暖暖的余暉從窗口灑進來,把一切都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每個人就那樣傻傻的坐在這光暈里發呆。一切都那么安詳,任憑那窗外風起云涌,任憑那窗外時空變幻,一切都在我們的世界之外。 不想提及我一天徒步來回冰湖和從雨崩埡口走到西當溫泉的痛苦壯舉。此時此刻,這個美好的氛圍只想讓我留下來,和我相愛的人,在此廝守一生,一直終老,不需要去管那窗外的風吹雨打,不需要去管那頭頂的月圓月缺,只用心照亮我們自己的世界,晴朗我們自己的旅程。歸去又來,不僅僅是對一座山的眷戀,不僅僅是對一個世外桃源的渴望,更是對自由和浪漫的追求與向往。 神圣的卡瓦格博,依然對我們是那樣的慷慨和大方,灑下一夜的漫天星辰,呵護晨風中等待的我們。黑夜終于謝妝走下舞臺,日出黎明,在金色的朝陽中,我們站在飛來寺前,遙看雄姿英發的卡瓦格博,在千丘萬壑之上檢閱自己的士兵。它手持金色的火焰巨筆,當點中哪一員戰將,哪一員戰將的頭頂就燃起金色的火焰,發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足以燃燒和燦爛每一個人黑暗而潮濕的心靈。無法描述那是一種怎樣的壯麗和輝煌,無法形容那是一種怎樣的燦爛與雄壯,我們在谷底仰望,太陽照在雪山之上,那是一種如花的燦爛,那是一種似火的熱情,那是一種玫瑰盛開的絢麗,那是一種向日葵綻開的輝煌。所有的人都在谷底仰望,仰望我們今生最值得回味的珍藏,仰望我們今生永恒的回憶,仰望我們今生無法忘卻的夢想。那些遠道而來的朝圣者,不斷往煨桑爐里投入糌粑、酥油和新鮮的松柏枝,在煙霧繚繞中,他們虔誠的趴在冰涼的大地上跪叩,用信徒無比的虔誠感謝梅里、感謝卡瓦格博給予他們這無比壯麗而輝煌的恩賜。想起一路遇到或聽到的那些朝圣者、旅游者的遭遇,有的在這里呆了幾天甚至十幾天,也未能親眼目睹卡瓦格博的尊容,也未能看到卡瓦格博日照金頂這一刻,我們不禁合掌肅立,對著卡瓦格博,鞠下自己虔誠的一躬。 宏大而壯麗的閱兵式,金碧輝煌的華麗樂章,總是那么輕快而短暫,十幾分鐘后,十三太子又換上了它們終年不變的白色盔甲,抖開巨大的云霧披風,開始在云海中嬉戲馳騁。只有那些積極而心誠的人,只有那些在寒風中耐心等待的人,才可以欣賞到這個短暫但無比輝煌的過程。所有的人沒有歡呼、沒有雀躍,有的只是對梅里的敬畏,有的只是感受到人的渺小與卑微。 回想千年的歲月,馬幫在這條亙古不變的道路上風餐露宿,他們沒有任何力量來改變身邊所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一切,惟有將那些虔誠和美好的祝愿寄予給自己走過的山山水水,寄予身邊的那一草一木,期盼大自然給予他們順利和平安。正是這千年茶馬古道,成為宗教和民族文化的走廊,將那些不同的習俗與習慣灑滿這山山水水,綴滿這一花一草;也這是這千年茶馬古道,將這種對自然的尊崇和敬畏一直延續和傳遞,變成一條永恒的人生之路。
關鍵字: 大理洱海 瀾滄江 西藏 金沙江
相關游記
    在線評論

      驗證碼:驗證碼    匿名發表

    聯系我們
    • 新疆中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 0991-267100018999981856
    • 0991-231032518999832796
    • 18099695348
    • E-mail:tour@8tdc.com.cn
    • 地址:烏魯木齊市沙(sha)依巴克區伊寧路89號(hao)新(xin)豐大廈A座7樓(lou)
    酒店住宿所有酒店

    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二星級經濟型

    金橋飯店

    金橋飯店

    已有 289 人關注
    福朋喜來登酒店

    福朋喜來登酒店

    已有 375 人關注
    神湖賓館

    神湖賓館

    已有 336 人關注
    美食餐飲所有美食

    雪神宮藏式餐廳

    雪神宮藏餐館位于布達拉宮墻西端

    羌塘怪牛沙龍餐廳

    供應藏式自肋餐、中式小菜和薄餅

    阿羅倉

    如果想吃正宗的藏餐,可到大昭寺旁

    拉薩驢窩

    每天門庭若市,下飯的菜有菜脯蛋,泡
    西藏游記所有游記

    情迷西藏慵懶閑散

    記得一位老人家曾經語重心長的和

    在西藏過三節-拉

    早上在24小時營業的“玉包子”吃

    屹立在蒼天之下的

    最近受電影《非誠勿擾II》里“見

    暖春三月西藏林芝

    抽出了難得的幾天假期,從北京飛到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