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瑞游記----我的腳步與愛心曾走過墨脫
寫功略,論不到我,廣闊的網絡上詳盡無比;流水帳的記點滴,我沒有這樣的細膩,更沒有這樣的文筆。我所記錄的,是墨脫路上那最深的記憶。
行走墨脫,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不同的墨脫路。這,就是我的墨脫路、、、、、、
----題記
八一-----派鎮
派鎮,一個中轉站,應正在飛速發展著。因為我們去派鎮的那天,已有了三輛車同行了,不再像以前的每天只發一趟了。也許,除了村民和進墨脫的人外,更多了去一睹南迦巴瓦真容的人了。
八一到派鎮,甚至派鎮上南迦巴瓦觀景臺,所有的路上風景,對于我來說,也不過如此。而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遇見到的軍人和武警戰士。
八一出來到機場,那是一條舒服的路,但過了機場以后,就是起伏不平的土路了。
在汽車上下顛波,左右搖擺時,我發現在路旁稀疏的草叢中,正有一排排的戰士穿著迷彩服,端著槍,或站或爬的正在訓練著。
真的,在我心目中,他們是真正的戰士,他們不僅立志于保衛祖國邊疆,不僅服役于祖國生活氣侯惡劣最西部----西藏,更扎根在這西藏最偏僻的山間。我想,他們的這種付出是默默無聞的,也是最偉大的。特別是一些休息的戰士在看著我們緩緩駛過過的車,看著我們車上的人,那種友善而又有點想說什么的眼神時,我一陣感動。當我們向他們揮手時,他們也高興地揮手回應。是啊,他們堅守著自己的土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也渴望外界的交流,但是在這里,除了藏民,整個天地可能就剩他們自己了。
這是一種責任,一種付出,還是一種奉獻。我想,都無關要緊。我想說的是:當你正在走過或將要走過那段路,無論你是軍人或者不是軍人,舉起你的右手吧。
敬個禮,那是你對他們最好的尊重與認同,我想,他們也絕對受得起。
走在西藏,也許你對官兵的出現見慣不慣,因為那是邊境,但當你在偏僻的山間面對戰士們的眼神時,如果你足夠細膩,我想,你一定會感動。而那種感動的感知并不是我們看著《亮劍》能感受到的,也不是我們讀著《誰是最可愛的人》能領悟到的。那只是在特定環境條件,特定人群中產生的,一種難以表達的感動。
多雄拉
我們翻越多雄拉的時侯,碰上了一個好天氣,除了剛翻過啞口下山時下了點雨,整個一天都是天氣極好的。
多雄拉在我的印象中,應是一個白雪茫茫的雪山。只是,今次卻看不到一點兒雪的痕跡,也許來的季節不是時侯吧,這也給我的墨脫之行帶有了少少遺憾。有人說,沒有真正翻越過多雄拉雪山,就沒有走過真正的墨脫路,也許吧,因為,多雄拉雪山是墨脫路上一道亮麗的雪景,也是一段艱苦的翻越行程。我想,墨脫路我還會再行,因為,我要經歷多雄拉真正的雪山,翻越真正的多雄拉雪山。
多雄拉的翻越,不僅讓我領略到大大小小的瀑布美景,更加讓我認識到什么樣的才是真正的背夫。
在來墨脫之前,也聽說過和看到過很多有關這里背夫的資料,是如何的背得重,走得快。但今天,當我親眼目睹他們,我不得不由衷佩服。我佩服的不僅僅在他們背得的如何的重,走的如何的快,而更加在于他們竟用如此簡單的背負與動作去完成如此的過程。相對于我們專業的品牌背包,配備專利的背負系統,他們顯得的是如何不可思議。他們背夫用的就是一根繩子纜住貨物到腰,然后一條帶子受力到額頭上。他們的雙手拉著帶子與額頭接觸,身子不知是貨物太重的原因還是行走的特殊性動作,都是一致的彎向前傾。
如此簡單的背負與動作,在墨脫路上如此的負重,真不簡單!直到現在,我依然無法找得出他們的重心到底在那里。腿?腰?背?還就只是額頭?
說起墨脫路上的背夫,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那里的環境造就了他們的能力,他們早就習慣了,我們能背30斤,他們就能背100斤。不錯,他們可能有的幾代就都是背夫了,每天就背在路上,那種練就出來的是一種本領。但,不要忘了,他們也是人,同樣有著血肉的身軀,也同樣面臨著危險的威脅與體力的消耗。
走在墨脫路上,在大自然面前,我們和背夫經歷著同樣的身體損耗與危險威脅,但不同的是,我們很多人是為了墨脫路而行,而他們,是為了生活而行。
汗密----馬尼翁
汗密的早上,下了一夜的雨似乎放小了些,背夫早已還在雨中就出發了,我們在雨小了點的時侯也開始了今天的行程。
今天進入真正的螞蟥區,而且聽說雨后的螞蟥特別多,特別的活躍。所以我特意穿了兩對襪子,還把沖鋒褲束在了里面。我們都在充足的準備著,看到伙伴用大片的透明膠把鞋以上的小腿包了一圈又一圈的,還在襪和褲上灑風油精。
“這么夸張,不至于吧!”
“你不想捐血的話,最好包多幾層。”
“捐點又如何,那么小不點,能吸得了多少血呢!”
“高!墨脫的螞蟥會記住你的無私的,不過你最好打赤裸。”
面對著同伴豎起大拇指的奸笑,我趕緊從他手中搶過那透明膠紙與風油精。
雨后的螞蟥果然特別多,在兩旁草尖間搖來擺去的,如果不認真刻意去看,還真一時分辯和發現不了呢。
對于墨脫路上的螞蟥,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害怕。其實,當你接觸到第一次后,我想也就沒什么了。記得第一次螞蟥的出現,可能它們無法跨越我腳下的保護防線吧,竟然出現在手背下了。我當時第一次真正接觸到這東西的,真是急了,連忙用剩下的一只手快速拿出一包煙,打開對伙伴說:快!更加可笑的是,我那同伴也像怕我會傳染給他似的,拿出一根煙,遠遠地伸直手臂送到我嘴中,然后點著火后一彈而開,像點鞭炮的那樣緊張與迅速。
我猛吸幾口,把煙燙向螞蟥,然后一甩,飛了。
對付一個小小的螞蟥,我想不到兩個大男人居然都會如此的緊張與驚慌,甚至搞到有點手舞足蹈,不知所措的。過后想想,也不覺得笑起來。不過自此以后,見到螞蟥,再不覺得什么的可怕了,甚至見到鞋上有就直接用手去捉,然后瀟灑地一甩,真過癮。
這一天,是最難受的一天了,因為前兩天總是用腳踩石頭走路,所以今天腳一碰到石頭就痛。到最后走到能避免石頭就不碰了,寧愿鞋灌水和陷入泥潭,總之是麻木到見到路就走了。
其實,這一天最花費體力的不是在艱難的行走上,而是在陪伴同伴的慢行上,同伴的腳可能傷了。
在行走中,人如果能堅持過最勞累的時刻,那后一段就不會再感到累了,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極限超越吧。反之,如果累的時侯不斷地去休息,那就反而是越休息越累。
如果說我已超越了自己最勞累與騰痛的時刻,本應走得更快,但我卻要不斷的停步,忍受著停下來所帶來的勞累與疼痛,是因為我不能丟下我的伙伴。
所有的背夫已走在了前面,所有的同行游人也已在前頭追趕著目的地。在幽暗而似乎無盡頭的原始森林里,一個人的恐懼遠遠大于其它一切,這也只有身臨其中的人才會體會到其中的空虛與恐懼。正因為如此,我不能丟下我的朋友。我想,就算我們不能到達目的地,在森林里度過的也應該是我們兩人而不只是一個人。
每一個坡頂,每一個轉彎處,每一個危險峭壁,我都會停留。盡管滿地螞蟥只能用手杖支撐站著,盡管一停下來雙腳就會劇痛,但我還是等到直到看到他再前進。
也許,他沒有覺察到我故意停下來等他,總是與他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前進。也許,他只是覺得我走得累了,要停下來休息,卻不知那是我行走狀態最好的時刻,體力最充沛的時段。
付出,不求回報,很多人如此,我亦會如此。但在那特定的時間與空間環境下,我付出的雖不說,但心中總有點渴望被認知的感覺。因為我不僅為朋友,更有一種生命付出的相伴。我無法形容那特定的惡劣環境,也無法形容那時求生欲望下的誘惑,但我很清晰地知道,停留相伴,意味著什么。摸黑前進的結果,露宿森林的結果,......甚至生命的代價我想。
沒法跟其它人一樣到達背崩,晚上,我們兩個到達大個子和竹韻墨脫行曾經住過的馬爾翁。盡管住宿環境差,蚊子特別多,溪聲特別響,但我睡得卻相當的安穩,因為我為朋友做了我所應做的一切,也做到了,心中是一片坦蕩......。
背崩
馬尼翁到背崩只有短短幾公里,大概上午11點我們到達了背崩。
背崩,是我行走墨脫中最喜歡的一個地方了。無論景色與生活,這里的環境都是絕對一流的。中午的太陽光格外強烈,面對著大自然冰凍的溪水,衣服一脫,跳泡進去,腦海中只有了一個字“爽”。熱辣的陽光下,浸泡在如此冰涼的天然溪水間,那是泡在任何溫泉中所無法比美的,至少我這樣認為。
背崩的生活是純樸的,所以在天然溪水中我們如此的享受,這時與村民相對,沒有在城市中的那種尷尬與拘束,也沒有城市中那種驚奇與好奇的目光,更加沒有城市中那種蔑視與冷漠的表情,一切來自于自然,回歸于自然。
不知是幾天的行走太過匆忙,太久沒時間洗澡了,還是這里的環境與溪水真的實在太美了,總之,這次天然溪水之浴真是暢快極了,妙不可言啊!
可能因為陳正老人與背崩希望小學的故事感動了我,在行走墨脫中,我執意要到背崩小學,并且帶去給孩子點學習用品。
60本軟皮本,10本硬皮本,2盒48支鉛支筆,10盒100支鉛筆,20個橡皮擦。
也許,我所能帶的只是很少的一部份,也顯得微不足道。但,這是我的一份心意,代表的是我最真誠的心。16斤,額外16斤文具的負重由廣州帶進背崩,那崎嶇的墨脫路,那險惡的特殊環境,我想,憑我個人的力量,我盡力了,也無愧于這次背崩、墨脫之行。
其實,無論格瑞戶外贊不贊助我,我也會走墨脫路,也無論我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我也一樣會帶一份愛心走進背崩。因為我無法忘記照片上那背崩小學孩子們的眼神,一種令人無法表達卻看起來心酸的眼神,那是前行者所拍下來的。那種眼神令我久久不能忘懷,也是我墨脫之行的最初動機。其實,今次所帶送的學習用品,無論代表我還是代表格瑞,我想,那都是一份心意,一份最真誠的心。
離開背崩小學,我們走下山坡,碰到一個正在往上走去上學的孩子。在走到面前時,他突然站停對著我說:“叔叔好!”,然后繼續往前走。我蠻地一驚,我想不到在這個時侯,這個地方,居然有一個孩子會用如此的禮貌向我問好。緊接著又遇到幾個孩子,他們都是如此有禮貌的對著我們說:“叔叔好!”。
真難得啊,在很多地方,我們碰到的孩子都是伸著手向我們要錢、要糖、要鉛筆,本來這無可厚非,因為他們的地方貧困落后。但同樣封閉落后的背崩,同樣的孩子,卻有著如此禮貌的行為卻不為所求,這是一種素質的表現。無論是背崩希望小學教育的成果,還是民風環境所培養出來的結果,這都是一種進步,一種全民素質提高的體現。如果,西藏以后所有的地方孩子都能如此,那援藏的教育事業上將是可喜的成功。
在我離開背崩的時侯,聽說有政府工作組下來考察,墨脫到背崩有望在這一兩年內通上公路。這是一個好消息啊。
給我留下美好記憶的背崩,我祝愿其早日通上公路,也祝愿其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墨脫縣城
夢想的墨脫,向往的墨脫,我終于來了!到達墨脫縣城的那一瞬間,心中一陣激動.
在到達墨脫的那個路口,我久久站立著,凝視著整個黑脫縣城,心中不知是如何的感受,就剩下陣陣的激動,是啊,大半年來的夢想向往,幾天來的勞累暴走,那是一種實現的激動,一種戰勝的激動。
墨脫在飛快地快展,內地援建的房子也越來越多了。當人們指著縣城來告訴我那就是蓮花的造型,還問我說像不像時,我無言以對。真的,不知是我的意象愚味,還是新建的房子掩蓋了位置。給我的感覺是:安妮筆下的蓮花已是過去的了、、、、、、。
對于墨脫的縣城,跟其它的差不多了我想,都是一定的規模和正在建設中。 說起墨脫縣城,我沒有太多的記憶,印象最深的竟然是一道菜名。晚上吃飯點菜時,我們眼睛都大了,聽說墨脫里面的東西貴,但沒有想到是這么的貴。看來看去,只能挑了最便宜的幾個來應付了。但在菜譜中留下給我的是一個難忘的菜:霸王別雞--400元,哈哈,好名字,好詩意啊,還是好價格呢(好貴的價格)。
后來,無論走出墨脫了在那里,一提起墨脫縣城,我就會第一時間想起這道菜“霸王別雞”的,想想也不覺得無奈一笑的。
同伴說墨脫令他太失望,唯一不通公路的縣不存在,沒有汽車進來的縣不存在,蓮花那美好的感覺也不存在。只是我覺得,不要太在意墨脫的縣城,享受其中的過程就行了。走在路上,如果只為追逐名勝與風景點,那會很累的。
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墨脫,對于我來說,我在意的不是墨脫這個目的地,在意的是行走于其中的過程,我喜歡的是在路上的感覺
孤單的108k
早上,我獨自背起行囊,走在離開墨脫的路上......。
朋友在昨天早上乘越野車出波密了,剩下的是我真正一個人的墨脫路了。其實,墨脫到波密因政府工作組要進來,已保證通車了。但是,我還是選擇了走出去,是因為一個車費太貴,還有一個是因為當時我想:我既然能走進墨脫,我就一定也能走出去。就這樣,我選擇了一個人孤獨的墨脫路。
依然是30多公里的行程,但走得比以往任何一天都累。而那種累,不僅僅是身體勞碌的累,更是行走中寂寞孤獨之累。
是季節少人行墨脫的原因?還是墨脫到波密通車的原因?總之,在路上我碰不到一個同道者,身邊除了偶遇擦身而過的越野吉普車,剩下的就是江中的流水聲,林中的鳥嗚聲了。一走幾小時不見一個人影,幾小時不聞一句人語聲。這時,那種行走中的沉默,不只是使人感動一種寂寞與孤獨,更瀑發了一種靜寂中的恐懼。在這種環境中,除了低著頭機械地走向盼望的目標卻又不知何時能到達目標的路外,還可以做什么呢?焦急地走在不知盡頭的路上,那其中的靜寂及其產生的孤獨與恐懼感,我想,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108k,橋頭旅館。也許淡季,也許通車了,所以一整間旅館今天只迎來唯一的旅客----我。在房間里,有燈但不通電(也許只有一個客人的緣故,省電)。點上蠟燭,這時,淡淡的燭光,空空的房間,使人更有一種孤單的感覺。看了一遍又一遍過路人在墻上的留言與亂寫亂畫,無聊、寂寞,那種獨行路上的孤獨感一下子涌上心頭,使我想起了我的親人、朋友、以及我的過去......。
108k,那個簡陋的房間,暗淡的燭光里,度過那孤獨的夜晚,那是人生的獨單,也是一種旅途的體驗。
遺憾的80k
在80k的遺憾并不是80k這里讓我失望,而是整個墨脫徒步穿越止步于80k讓我深感遺憾。至于在80k這里度過的那個晚上,是整個墨脫之行中我感到最溫暖的。
短短的28公里,但卻是走得最累的一天。也許,昨天孤獨的行走已使我身心疲累了,今天,再次上路時,更加是越走越累。
傍晚差不多六點到達80k“永順招待所”時,當天的體力已花費得差不多了,累得不想再動了,心想:在這80k的轉運站,如果能找到貨車就坐出去了,不再走了;如果找不到,明天就到52k,繼續耐力的行程,總之,走與不走,天意吧!
可能,當我意由天決定時,我已是退縮了,因我心中明顯產生和盼望了坐車出80k的打算。我曾經如此堅決徒步穿越整個墨脫,也自信具有足夠的體力與毅力,只是,最后我止步于80k。放棄于80k,也許,是在體力勞累后使我沖動的念頭,又也許,是單人的孤獨寂寞行走使我精神的崩潰。我想,更多的是后者。
盡管,我有坐車出去的打算,但對能否找到車的心理卻是極其隨便。而一位四川的老鄉卻極其熱情地為我幫忙找車,在這里,我得深深對他表示感謝。他是移動通信監理公司的,我曾是移動公司代維公司的,所以有點同行相知的感覺。我離開80k,但他依然留在為80k的信號覆蓋而努力,為80k的基站建設而工作,我祝愿他工作一切順利,也祝愿80k基站建設的工程早日峻工。
如果說在幫我找車上體現了四川老鄉的熱心,那晚飯時則更加體現了四川老鄉的好客與熱情了。
晚飯,在客棧里跟老板家人(四川的老板),及幾個四川的老鄉一起吃。嘩!那桌上的菜真是豐盛,足足十幾個菜啊。自從來了西藏之后,我還沒吃過這么多菜的一餐呢,還如此的好菜,有雞等其它各種肉,單單湯就有好幾款呢。可能是墨脫路上不是沒有好東西吃就是太貴了,總之,之前一直吃得不好,想不到來到80k這里竟如此豐盛的一餐。更令人倍感溫暖和熱情的是,那老板的老婆一灌一灌的百威啤酒遞過來,用那我還能聽懂的四川話說:“喝,喝嘛!”。那么好的菜,墨脫路上好久沒有營養了,所以收縮了好久的胃早已拼命地掙大了。但好意難卻,只能舉杯:來,喝,謝謝!那天晚上,我喝到上廁所路上忍不住噴吐而出實在太脹了,急急跑廁所,肚中一陣翻騰,上翻到喉嚨,嘴中,忍不住了......。還好其它人都沒看見,不然失禮死人了。
80k,可能我太累,可能晚飯太豐盛,也可能四川人的太熱情了,在這里,我度過了墨脫路上最為快樂的一晚。那四川話聲中的“吃,吃嘛!”,“喝,喝嘛!”,讓我孤單寂寞的行程中,兇險與勞累的墨脫路上,倍感溫暖。我想,那##音那話言,將令我今后久久不能忘懷......。
80k--波密最危險的里程
80k的早上,在我的記憶中,是漆黑而伸手不見五指的,
當我決定坐車出波密時,連系到早上到司機的家等他。前晚,問司機幾點出發,他說天一亮就走吧,“那天亮是幾點呢?”,“我也不知幾點天亮,反正天一亮就走”。
這個四川司機不知這里天何時亮,無論如何問幾點出發,就是一句:“天一亮就走吧!”到底是幾點啊?慘!
為了能趕上車,保險起見,六點不到就起了床。天漆黑的一片,整個80k是狗叫而人無聲.
打著電筒找到司機家,屋內還是黑暗而無聲的,顯然未起床.趕緊把電筒熄滅了坐在門口,四周又回復于一片漆黑.突然感到陣陣寒意而又有點餓了,拉起沖鋒衣拉鏈,記得包里還有一包昨天吃剩的炳干,所以慢慢摸了出來.
天還沒有亮,到底何時才亮呢?在這寒冷而又漆黑的80k早上,我是一邊干啃著炳干,一邊祈禱著天亮.
等待的過程永遠是漫長的,但考驗的是耐力而不是膽力.搭乘車行走的過程才時真正最危險的里程,需要的是勇氣與膽量,
那貨車笨重的體積,殘舊的裝置,讓人不太信任其能力,但它卻是如此慢慢地顛簸著走了出來.沒有安全帶,沒有扶手,上下顛簸,頭撞車頂;左右搖擺,頭撞玻璃.到最后為了讓自已不要抖動得太歷害,我緊緊地抱住那背包以增加重量,直到波密松手時,我才發現背包都變了形.
翻越嘎龍拉雪山的過程,真是一個將心和膽都吊起來的過程.如果上天真的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一定會選擇步行,至少不會再選擇坐貨車出來了.
如果說車在這段路上的行駛,是在地獄邊緣上打滾,那也一點不夸張.一遇到迎面來車,那其中一方就只能不停的倒車,直到找到較寬點的轉彎位,然后盡量往邊靠.這一靠萬萬可不能往下看,不然真怕得這笨重的家伙站不站得穩呢.更加像在天堂與地獄中行走的是,不像瀑布從上面灑瀉下來時,車一經過,整塊擋風玻璃瞬間變成白茫茫一片,可見度為零啊.在如此險要的路,突然間前面什么也看不見,還不等于是閉著雙眼開車啊,當時我的腦中也時突然間一片空白的,像掉進一片黑暗的世界.還好一陣就過去了,刮雨刷不斷擺動后前面又恢復了光明.心中一陣輕松,猶如從黑暗的地獄又回到了光明的天堂.
經過七個多小時的行駛,到達了波密.感到心中一陣輕松,一種猶如見到希望天堂的感覺.
關鍵字: 墨脫 格瑞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