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十日記之九波密到魯朗
川藏線十日記之九波密到魯朗
一、波密云煙
夜雨,早晨起來,周圍的山變了模樣,再也不是昨天的青青翠翠了,飄動的薄云濃濃淡淡地披上了身,欲露還藏的半遮了面。
輕紗般的霧氣在朦朧著山林,國畫中有關山的意境在這兒顯現了出來,水墨的渲染,濃淡的飄忽,墨重之下似隱有細微,留白之處待百般變化。
可在面向東方的顯亮處,鮮活的綠色依然透過云霧,潑彩在陡峭的山上,披掛下來,深一層淺一層的,與飄搖的云煙纏綿在一起。
如此美景,大家自然拍個不停,這個說拍出了版畫效果,那位說潑彩的作用顯出了,其實自然的千變萬化又何是我們能表現的,只是抓住了某個瞬間罷了。
波密縣城的繁華也超過了進藏以來所經過的地方,當然住宿費用也是前所未有的高了。滿街的新建筑鉤起了老財的新愿望,要是在這里開一家客棧可多好,會有大把的朋友前來,喝酒聊天,陪同游玩,還可以賺點小錢,當個藏鄉土老財。這是個好主意,大家一致贊同,并且友情贊助門聯如下:清苦人士費用,老財標準享受。橫批:柴大官人門風。
二、崗鄉在哪里?
今天準備去崗鄉,不由得憶起了當年的崗鄉之行。
那是2004年的3月底,我與ally、飛帆沿滇藏線一路進藏,在到波密之前,只見沿途的山上尚存大片積雪,樹木還沒有從嚴冬的肆虐中完全復蘇,而田地的綠色則剛剛出現,天氣這個畫師還沒來得及對它加重濃抹。
待到波密時,卻看到了滿目的青翠,可真比得上江南春天的綠意。那是4月9日,沿著帕隆藏布江的田地上,青稞尚未到拔節時,雖然不高,可長得青綠,覆蓋著谷地,連接著山林,連綿展開,順著河谷逶迤而去。只有周邊的山頂之上,還剩有積雪白皚皚的一條。綠野上,散落著株株桃樹,樹冠粉色點點,那時正值桃花的盛期以后,樹上猶見花開,而地上已是落英繽紛了。
ally在來之前就準備了關于波密崗鄉的攻略。那是前人徒步的過程,要從古鄉索橋進入,走上二天,對于我們不太合適。那么,崗鄉具體是什么情況?從波密該如何去那里?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到處打聽。那時的波密,游客還是稀少,所以當地人也不甚了解這些外地人所喜好的去處。問了一圈后,崗鄉依然是個模糊的未解之迷。于是我尋到了波密旅游局,這個局就兩人,只知道崗鄉是國家天然林保護區,也沒能找出地圖之類來給我指點,最后手繪了一張圖,也只標明了去崗鄉的路徑,然后告訴約二三十公里遠,要一路打聽。
至于交通工具,一是包車,二是找摩托帶,三是租自行車,我們商量后,決定租自行車前往,25元一輛。三人三車,可能出于照顧,給了我一輛山地變速,心中竊喜,以為今天可以借此偷懶,卻沒想到最終卻大吃其苦。上午9:30時出發,由于不知到底有多遠,不知到底需要多少時間,以我的體力,決定不管怎樣,下午2時必須開始返回。
過了帕隆藏布江后是沙石公路,但是有很長的一段上坡,我這輛變速車其實只變出了一種速度,在費力踏行時,生出了還不如徒步的念頭。途中經過東多寺,寺旁一條小河,跨河兩岸拉出了許許多多的經幡,在河面上飄拂。
過東多寺后,繼續上坡。按旅游局給的圖,應該在一個三岔路口向右去崗鄉,向左則是去墨脫的路了。但是在哪一個三岔路口拐向,這就不知所措了,也沒遇見一個行人,無法打聽。最后我們憑感覺,按多數的意見,選擇了似乎是正確的方向。
下面的路就開始差了,完全是鄉間土路,路在山坡上,往西而去,可以俯視江水。路面的石塊多,還有許多的上下坡,其實那坡倒也不高,只是陡,于是上坡要推,下坡要在石塊上顛。終于忍耐不住,ally發出了還不如徒步的抱怨。
這段令人不爽的路在到蘋果園時終于結束了,這里出現了村落,有著田地,還有著大片的果園,開了滿樹的白花。時間11:30,天色陰灰,山的上部全然不見,山的半腰浮云塊塊,不見陽光,這倒也讓我們少出了許多汗。
往后的路就平緩得多,與帕隆藏布江的距離也時近時遠,江水在這個季節不大,水面窄時,見亂石激起片片白浪,江灘寬闊處,沙灘大片裸露,白花花的展開,只讓江水變成網狀的細流通過。
沿途過來,除了少量的田地和路外,到處全是林木,高高大大,蔥郁的塞滿了山,偶見被砍伐的樹樁,但更多的是倒塌朽爛的大樹,由大自然在執行更新。這里,應該是崗鄉了罷。
遇見在路邊歇息的藏民,打聽崗鄉還有多遠,說是還要2小時路,那里有一個湖。又行一段,路旁有房屋,再打聽崗鄉,卻答到“這里就是崗鄉”,于是暈,又問湖在哪里,答道“還有很遠”,不得要領,繼續前騎。在蹬踏上一個坡時,感覺一只腳踏出現了松動,下車檢查,發現螺紋已經磨損,用塑料皮纏繞,湊合繼續騎。
在接近我預定的結束時間下午2時前,那只腳踏終于徹底完蛋,螺紋已經磨光。這時正在上一小山,路邊林中有幾個小孩,手拿袋子在采摘蘑菇。向他們打聽哪里能夠修車子,一個孩子說他開拖拉機的叔叔會修,就在小山那邊的村莊,于是隨他前去。路上,好奇的看他采摘的蘑菇,菌傘上布滿了孔,樣子奇異,原來是羊肚菌,這可曾經耳聞,于是問價后買下。
在村中尋得孩子的叔叔,他也沒有辦法對付這劣質車子,只嘗試著用膠將腳踏粘在軸孔里來解決。我繼續打聽崗鄉,說是還在前面,并且去看湖還要一個多小時。我是肯定不能繼續了,飛帆也表示要陪我,一直體力充沛的ally表示要獨自繼續前往,最遲4時回返。知道她的體力極好,且常有獨自旅行經驗,所以由她去了。
等待腳踏粘膠的硬化,我和飛帆就在附近隨意走走。這里到處綠蔭,周圍的山上自然擠滿了森林,樹木們還要從山上蔓延下來,圍攏遮蓋了散落的木屋后,繼續散布到田地里,排列在溪水邊,只有在云層的下方,隱約露出些高山的積雪。可惜不是晴天,否則再加上藍天白云,可能會感受到有被人所說的“西藏的瑞士風光”了。
往回走了,膠粘畢竟不行,沒騎多遠,只能單腳踏行了。平緩的路上就單腳踏動,上坡一律推行,體力越來越不行,虧好飛帆也來幫助練習了不少單腳特技,得以堅持到了上午的漫長上坡處。當時的抱怨可成了現在的觀世音菩薩,用殘存的體力結束了騎行,終于可以在崩潰前完成了今天的尋找崗鄉之旅。
將車交還車鋪,已經無力氣與老板理論車子的質量差了,在路牙上坐著歇息了好一陣,才搖晃著回到住處。
ally直到晚上8時才回來,她終于到了湖邊,但是關于崗鄉到底在哪里,依然沒問清楚。晚上喝著鮮美的羊肚菌湯,恢復著身體的疲勞,思索著崗鄉之謎。也許可以這樣結論:作為國家保護區,崗鄉非常非常的大,我們已經到了;作為一個具體的鄉,鄉政府的所在地,我們沒找到;作為我們想看的風景,雖然一路都是,但是肯定還有更美的去處,那對于我們可能永遠是個迷了。
關鍵字: 保護區 聽崗鄉 帕隆藏布江 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