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圣城-拉薩之旅
雪域
(飛鳥)
(可愛的黑頂鶴)
高原上欣賞美景似乎也需要耗費體力的,或許是過于激動或許是過于興奮,差不多開始視覺疲勞的時候,便到達了目的地,從行政劃歸上來說林周是個縣城,然而實際上相當于內地的村所在地。走過一些城市,武漢、成都、廈門、廣州、深圳、重慶、澳門、株洲、桂林等,他們之間雖有區別,但與和拉薩相比似乎他們都一樣,對于走走看看,相對于拉薩,我更喜歡林周。曾經到過
一個內地叫小余自然村的地方,一直是我心中的桃花源,小橋流水人家,青竹綠樹,質樸而好客的村民,加之有好友陪伴,至今仍忘不了,很想再去一趟,不過好友家已搬到城市,時過境遷或許當年的景象已經發生變化,為不破壞至美印象,為自己沒機會重游而找到了一絲安慰。
雖然拉薩離林周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由于西藏晚北京1 個時區,因而一般就起得晚了些,到了林周,肚子也開始有些反應。于是小c 讓我選擇飯館,其實縣上也就幾家飯館,似乎除了川味的就是重慶味的。見小c 點菜似乎四川話學得不賴。飯館里只有移動式地電暖器,沒有裝空調,我和老板說空調的好處,并推薦老板選用世界名牌**空調,小c 旁邊偷偷笑,并和老板說若真需要的話,這位小伙或許可以拿個優惠價。后來發現電暖器是格力仍感覺有點欣慰。小c 跟我解釋說這邊安裝空調的比較少,主要因為相對電暖氣空調貴很多。我說或許帶負離子功能的空調應該挺有市
場,像昨天晚上我若住在裝了負離子功能的空調房間就根本不會想自己會一不小心掛掉。小c 岔開話題說這邊的川菜比起珠海來應該有點地道,待會可以多吃點。吃得時候覺得一般,只不過廚師講
話帶川味,應該來自四川,四川人做菜,理當可以為川菜。雖然這里是村子式的縣城,但吃飯并不便宜,比起糧庫旁的大排擋總體來說是貴了些。
吃完飯,放好行李,出來旅行在房間里總是待不住,到縣里的田野里走走。在鋼筋混泥土里漂泊了多年,田野只存在我遠久的記憶中。這里,縣里的田野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遙遠,不用搭車,隨意出了哪個院子門口,走幾步就到了。冬季,沒有那么芬芳的花草,只見一小群的羊在曬太
陽,同時也啃啃草根,我擔心他們那樣隨意的啃啃會虧待了他們的肚子,然而人們仍可以烤不少羊肉串,說明他們為了更好的服務于人類,還是會硬著頭皮啃即便早已干枯的草皮。小c 說要帶我
去看牦牛,由于我穿的是紅色的上衣,她想讓我體驗斗牛士勇猛,可終究她也不知道牦牛哪里可以找到,我也失去了成為英勇斗牛士的機會。一深一淺地踩在田地里,便遠離了混泥土,遠離了事世喧囂,只有羊群,遠山,田地,夕陽,應該還有小c 與我同在。
在遠離其他的時候,我們記起了拍照,開始記錄這些影象,小c 戴上牛仔帽,在蒼茫的背景下,也似乎體現了些西部牛仔的特質。我支起茶色墨鏡,帶上帽子,也變得滄桑了些,獨立曠野的,顯得豪放了些。在夕陽把我們影子拉長的時候,我們用快門捕捉我們的影子。我在想若快門的速度快于光速的時候,影子或許就不會被拉長,我們便可以長久地共享這份寧靜,這份孤獨。
(本節完)
雪域圣城-拉薩之旅(八)關于文化滲透
by han_woo
然而世間還沒有什么東西的速度比光速快,快門也不例外。回到縣里,委縣政府辦公大樓和政府大院,這些建筑和內地建筑沒什么兩樣,似乎與其他建筑風格有些不搭調(不過后來發現這
里有個蘇州村還是風格與之一致的)。建筑比較新,應該是近兩年蓋起來的。當西部大開發及援藏項目啟動的時候,這些建筑應該就開始籌備了吧。看來偉大的黨是下了大的決心來發展西部的。
這里對于鋼筋混泥土不僅有政府大院,不遠處的蘇州村也如此,據了解該縣人口約5 萬,蘇州的對口扶貧縣之一,每年的支援資金超過幾百萬。對于這邊的經濟狀況而言,有時支援的款項超過了當地的總收入。資金的注入,小縣城發生了不少的變化,幾條通往其他拉薩和其他縣城新修的水泥路和路燈,及略顯高大現代的政府大院和別墅式的蘇州村,可以解析著變化的步伐。
縣城電線桿上偶然發現純藏文的傳單,曾經學生時代也打印了幾張關于家教的廣告,在天府的小街小弄里背著城管阿姨們戰戰兢兢地貼貼,那已殘存在記憶中,現今在內地我不喜歡這種景象,覺得有礙市容,不過這里碰著了倒覺得走運,藏文是拼音文字,按道理來說應該更具有國際趨勢,我讀不懂,只覺得新奇,小c 看了上邊的聯系方式,大致可以看懂數字,我猜她也一知半解,于是和她打賭,過來一位“阿jia”( 藏語,年齡長于自己的女性),她會普通話,我們讓她當了一回裁判,幾個數字小c 讀懂了將近一半,我慶幸自己沒有輸,原來什么都不懂也可以賭的,然而和澳門游玩時的賭徒心理卻有些不一致。
小c 告訴我除了年老的外藏民大多會普通話,并且很多都會講地道的四川話,后來在布宮旁邊的漢堡快餐遇到的服務生小妹證實了這點,服務生小妹用四川話和我打招呼,我問她四川哪里,她說自己是西藏人,餐廳是統一的服飾,到底沒法看出小妹的點點西藏風情。拉薩百分之八十的是內地人,之中百分之六十來自四川。當英語,日語,韓語在發達城市蔓延時,當浙江人在各地建立富
有盛名的商會時,當不少人開始學習粵語閩南語時,當四川人在祖國各地為祖國做貢獻的時候,他們的語言在雪域似乎變成了這里的官方語言。
作為旅者,自己慶幸來得還是及時,否則就有可能無法尋覓到電線桿上的純藏文的文字了。
(本節完)
雪域圣城-拉薩之旅(九)探訪黑頂鶴
by han_woo
l 是小c 的一個駐藏朋友,湊巧l 電腦系統設置出了點問題,于是小c 認為經常倒騰機子的我肯定可以輕松搞定,既然扛下不止深淺的我也得硬著頭皮上,所幸經過排查和經過通訊錄里的幾位專家會診后,及相關調試后,終于解決了w98 系統的網絡設置問題,l 為了感激忙乎半天的我,表示很樂意開車帶我去看看拍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頂鶴和省級二級保護動物黃鴨,世界僅存的幾千只黑頂鶴,80%多都來西藏過冬。旅者,對新奇的東西,總充滿渴望。
帶著渴望,我們隨著l 出發,l 告訴我們鳥類屬于遷徙性物種,他們的棲息地隨季節氣候變化的變化比較大,對于在藏區呆了10 多年的l,對這些知道的不少,車子開始使離林周,往北的方向駛去,往北更趨于鄉下,如果說桂林有十里長廊畫卷,這里的畫卷或許只能用二維以上單位才可以度量。路兩邊整齊人工護林白樺樹,若是秋天,我必流連忘返,此時,落了葉的高大的白樺樹張顯著生機,藍天下守護這片黃土地。偶爾一騎飛車,卷帶著塵土,急馳而來,那等豪放不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體現。形態各異的偶爾山腳帶幾根枯黃的草的色彩分層次地貌的遠山及看不到白云的純
色的藍天的各種組合,一一都呈現著同樣的高遠開闊及不同的魅力。
塵土飛揚的石子路,更貼近自然圣潔的地方,我們通過塵土飛揚的石子路面尋找稀有物種的棲息地,l 發現在某處的田地里,在黃色的背景下有斑斑點點的黑白色,l 告訴我那應該就是我們所要尋找的黑頂鶴,l 告誡我請慢慢地接近他們。可愛的黑頂鶴,離公路(即我)距離有大約300 米左右,我帶著5 倍光學變焦的相機前往正休息著一群黑頂鶴,我先將鏡頭拉到最遠,遠遠地我小心翼翼地的往黑頂鶴的方向走,走幾步就便進行對焦拍攝,生怕腳下或其他聲音驚動了他們,而無法達到最近距離的拍攝,同時也后悔當時沒有帶個12 倍光學變焦的相機,以至如此被動。當離黑頂鶴比較近的時候,黑頂鶴似乎受到了外界驚擾,所有黑頂鶴都飛了起來。
當黑頂鶴飛起來以后,便飛往其他地方了,由于高原的原因,無法急速追趕,另基于不驚嚇稀有物種的原則也不便追趕。于是我們開車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黃鴨。在另一個田間黃色底色,在灰色和金黃色夾雜在其中,發現了可愛的黃鴨。
在探尋黃鴨的時候發現,有兩個藏民,在天地里干活,但黃鴨們同樣圍繞著他們嬉戲。與人和諧相處這種景象中體現。l 說我若打扮成藏民或許也可以和黃鴨們近距離接觸。
和小c 聊起如何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記起上小學四年級在外邊寄宿讀書的時候,自己積攢了好幾個星期的零用錢,買了自己覺得很好吃的糖果,高興地送給父母地時候,父母很開心夸我懂事,然而終究那些糖果父母還是多數讓我享用了。探黑頂鶴和黃鴨地行程,又讓我想起了一些,當人們對喜歡的飛鳥,似乎有以下幾種方式:喜歡它們,常常去看他們,可能由于過于急切,有時也沒在意他們是否正處于需要獨享酣夢;喜歡他們,那就還給他們一個完全自由的天地,讓他們棲息或田野,或高山,或叢林,讓他們自在的生活免遭世事的紛擾;喜歡他們,了解他們的習性,好好地呵護他們,他們心情或愉悅或沮喪的時候,來點像金剛與美女之間互動,當他們不小心遇上惡劣環境時,能有所導航,予以一個可以棲息的港灣。小c 常笑我過于理性了些,我說拉薩之旅除了理性的思考,里邊也不自覺地帶有不少感性的東西。仔細再想不該把喜歡的人與珍稀物種之間推理,或許將彼此當作珍稀物種的時候可能會恰當一點。小c 說這樣多少有些公平。小c 不喜歡談過于理性的東西,于是我不多說。
(本節完)
雪域圣城-拉薩之旅(十)熱情好客駐藏人<
關鍵字: 四川人 斗牛士 棲息地 白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