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丹巴藏寨空谷佳人尋中國最美的鄉村
丹巴藏寨
1、丹巴藏寨——空谷有佳人
丹巴,西距成都348公里,丹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在當地,人們都將其居住的村落稱為寨子,這些寨子一般都修建在向陽的坡梁上,寨子由幾十戶甚至上百戶人家組成。一幢一幢外形美觀,風格統一的寨房依著起伏的山勢迤儷而建,高高低低、錯落有致,與周圍茂密的樹林,清澈的溪流,皚皚的雪峰一起構成一幅幅田園牧歌式的優美的鄉村畫卷。丹巴還盛產美女,在神秘的美人谷,女孩艷麗如玫瑰,嬌媚似桃花。
丹巴藏寨
丹巴山寨是嘉絨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尤以甲居、聶呷、革什扎和巴底鄉最為突出,幾百幢民居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環境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遠遠看去,充滿靈氣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綠樹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隱在密林深處的寨房,伴著時有時無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動感的絕妙山寨畫卷隨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丹巴的山寨,舊稱碉樓寨房。碉樓和寨房,原本是兩類不同性質的風格建筑,如今,在時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樓的形態。碉樓寨房一般為三層,也有四層的,一側還配有廂房。但不論房屋和廂房如何建造,頂層外緣都環圍著黃、黑、白三種色帶,這是嘉絨藏寨的一大特征。
哈尼村落
2、哈尼村落——萬千明鏡映炊煙
紅河縣的大羊街、浪堤、車古三個鄉是奕車人的主要聚居地,共有奕車人2萬多人,其中羊街鄉就占了一大半,為此,紅河縣大羊街也被稱為奕車之鄉。大羊街離紅河縣城有65公里,層層疊疊的梯田,像萬級銀梯,依著山勢,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它們不僅滿足了哈尼族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成為滇南最動人的景色。人們不約而來到這里欣賞這壯觀的人間仙境,不過,奕車人的民族風情和奕車女子奇特的服飾也是游客特別關注的。
哈尼村落
大羊街鄉地處開遠市南郊,位于個舊、開遠、蒙自三個市縣的交界處,南與蒙自縣草壩鎮接壤,西與個舊市雞街鎮毗鄰,北與樂白道辦事處相連,距城區33公里。全鄉面積為26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10.8%,耕地面積46547畝。平均海拔1614米,年平均氣溫18.5℃。轄8個村委會,總人口34049人,民族以漢、彝、回、壯、苗為主。它是開遠市的農業大鄉。
那片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山地連綿,層巒疊嶂中藏著哈尼人的故事。哈尼人用頑強的毅力在這崇山峻嶺中開鑿出了世界聞名的、壯美的梯田。這片土地給了哈尼人物質所需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藝術圣地。
圖瓦村
3、圖瓦村——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圖瓦村位于喀納斯湖南岸2—3公里處的喀納斯河谷地帶,周圍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是從布爾津縣前往喀納斯湖旅游的必經之路,海拔1390米。
喀納斯圖瓦村居民是自稱蒙古族的圖瓦人,圖瓦亦稱“土瓦”或“德瓦”、“庫庫門恰克”。歷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獻中就有記錄,隋唐時稱“都播”,元稱“圖巴”、“禿巴思”、“烏梁海種人”等。有些學者認為,圖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的部分老、弱、病、殘士兵,逐漸繁衍至今。而喀納斯村中年長者說,他們的祖先是500年以前從西伯利亞遷移而來,與現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圖瓦人屬同一民族。
圖瓦村
圖瓦人保存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語言,圖瓦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與哈薩克語組相近,因此圖瓦人均會講哈薩克語,與現在的蒙古語不同。現在圖瓦人學校基本上是普及蒙古語,在生活習慣方面圖瓦人除歡度蒙古族傳統的敖包節外,還有當地的鄒魯節(入冬節)、漢族人的春節與正月十五元宵節。圖瓦人信仰佛教。但薩滿教對他們影響也較深。
圖瓦村
圖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為方體,上為尖頂結構,游牧時仍住蒙古包。喀納斯圖瓦村與喀納斯湖相互輝映,融為一體,構成喀納斯旅游區獨具魅力的人文、民族風情。
黎平肇興侗寨
4、黎平肇興侗寨——白云深處有人家
黎平肇興侗寨,是黎平縣最大的侗寨,也是最古老的侗寨之一。
侗族鄉素有“七百貫洞,千家肇洞”之說。七百貫洞,指從江縣貫洞;千家肇洞,指的便是肇興。想要感受南部黎、從、榕地區侗家人氣的旺盛、侗族文化的根深葉茂,就非得來肇興不可。論規模之大,苗家有西江大寨,侗家有車江大寨、肇興大寨。相比較車江大寨,肇興大寨因為五座村寨難分彼此地團結在一起而在氣勢上更勝一籌。且不說別的,單是五鼓樓、五戲臺、五座風雨橋,聚集在一起所造就的風景,就不只是美麗,而是壯麗了。再加上那些鱗次櫛比的吊腳木樓、歌坪、禾晾、禾倉、石子路,走在被溪流環繞分割的寨子里,甚至會有失去方向、沒有盡頭的感覺。
黎平肇興侗寨
大的侗寨都居住著幾個房族。房族也就是支系。肇興共有5家房族,對外一律姓陸,內部有各自不同的姓。各個房族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并各自建造了本房族的鼓樓。整個寨子的形狀就仿佛一艘大船,寨內5座氣勢雄偉的鼓樓就仿佛船頭、船艙、船篷和船尾。無論經歷怎樣劇烈的風暴,這艘船都會穩當地航行,永不沉沒。
黎平縣地區以山地為主,肇興侗寨則處于一狹長谷地,侗族建筑密集,形成罕見的布局風格。當地耕種的梯田多沿山勢分布,常為云霧繚繞。到了春天,油菜花開時節,景色誘人。
麗江大研鎮
5、麗江大研鎮——琶琶弦上說相思
麗江古城是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已有近800年的歷史,位于麗江壩中部,是一個以納西族居民為主的古老城鎮。它以其古樸的藝術風格和科學的布局藝術聞名于世。
古城位于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麗江大研鎮
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麗江古城始建于南宋,曾是滇西最著名的商貿中心之一,是歷史上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樞紐,也曾是滇西北的政治、經濟重鎮。明朝稱大研廂,清朝稱大研里,民國以后改稱大研鎮。
古城街市路面用麗江出產的五花石鋪砌,雨季不泥、旱季無塵。清澈的玉泉水從城頭分成三岔穿街過巷,城內有建于明清時期的大小石拱橋、石板橋300多座,還有不少是排放。整個古城以四方街為中心,大街小巷排列有序,向四方發展。民居全市土木結構的瓦房,古色古香。麗江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關鍵字: 丹巴 成都 旅游攻略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