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藏香連接著雪域和天堂
藏香連接著天界和塵世
八月末的西藏,青稞已經收割完畢,青稞垛規矩地排列在田里。拉薩河的河水有些漲,甚至漫過了河灘上的叢林,它蜿蜒著圍繞著拉薩城,匯入雅魯藏布江。八廓街依然熱鬧非常,轉經的老人、磕長頭的虔誠者、小販和背著單反相機的游客,他們用自己的視角辨別著大昭寺和布達拉宮。如果尋找一種顏色命名西藏,可以是高原天空無限的蔚藍,可以是布達拉宮一層一層的白,也可以是隨處可見的紅;然而想要尋找一種味道命名西藏,那只能是無處不在的藏香,它輕輕環繞著寺廟與人家,人們每天點燃,輕煙直上,連接著雪域與天堂。“西藏優·敏芭芬芳之旅”聚集了全國各地的文人,他們一起尋覓著神秘芳香的來源與去處。
上等藏香單是原料的研磨就得花費數小時(攝影:西達)
藏香制作 高山柏樹為主,圣潔原料為輔
馬原又一次來到西藏,這個“寫小說的漢人”與西藏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愫。他說,20幾年前,他是第一個在拉薩穿短褲上街的人,“穿著短褲,騎著車,引得拉薩人大呼小叫。”20幾年,拉薩緩慢地發生著變化,然而不變的是虔誠,還有藏香的味道。
事實上,對于優·敏芭的傳承人龍日江措來說,藏香也有著些許變化。他年輕時做貿易,有機會去印度的制香廠參觀,許多都是用染色的木屑配上化學香精,再用沾滿膠水的竹簽將化學香料粘上,這樣的香價格低廉,然而對人一點好處都沒有,這種便宜的香也充斥著八廓街。藏香對原料和工序的要求苛刻,龍日江措說,由于藏香的主要用途是宗教禮儀,所以原料都以圣潔為基礎,否則是對神靈不敬。
藏香一般是高山柏樹樹干為主料,再以藏紅花、麝香、白檀香、紅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穿山甲、甘菘、冰片、沒藥等幾十種香料按適當比例配合主料搓揉而成。在古時,為了表示尊貴,有的藏香還會加入天珠、琥珀、寶石粉末。
柏樹樹干需要先做成“木泥”,石磨慢慢磨制樹干,使之成為粉末,需要在里面加入合適的水分,有點“鐵杵磨成針”的意思,這是需要專人看護的細致活。然后再把木泥與各種香料一起揉搓,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顏色和味道。接下來是成型,把做香的木泥放入牛角,擠出來,成為筆直的線條。最后一步是晾曬,不能暴曬,只能慢慢陰干。經過幾天的晾曬,純樸而芬芳的藏香才算完成。
現如今,藏香也衍生出一系列其他產品,比如香囊,小小香囊中灌入各種香料的粉末,香味可以持久兩到三年;也有香水,藏式的香水自然與法國香水有著味道上的區別,如果說用各種花朵與植物調制出來的香水是綠蔭下面一潭幽靜的水,那么西藏的香水則是高原上澄凈的湖泊,閃亮著雪域的光芒。
2008年,藏香的制作工藝被列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
制成的木泥再與各種香料一起揉搓(攝影:西達)
藏香歷史 從朝貢圣品到寺廟供奉
關于藏香的來源,最普遍的說法是吐蕃時期,松贊干布派出一群青年到印度學習佛法,吞米桑布扎學完歸來,發明了藏文,又把印度的熏香通過自己的演變,發明了藏香,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香味流傳。在西藏的大小寺廟都有藏香供奉,修行人每日上香、給飄忽的燈盞添酥油,已經成為每日的功課。寺廟里還供奉著白酒,聞得到濃郁的酒香,而這酒大多是四川產的曲酒,世界各地的游客奉上香火錢,有不少大面額的外幣,它們被貼到明顯的位置,供人們辨認。
在清朝,藏香也一直是朝貢的圣品,在清朝上流社會中流傳。《紅樓夢》中亦有對藏香的描述。那時每逢除夕,豪門富戶都會徹夜焚燒藏香。經過上千年的衍化,藏香又分析出諸多變化。龍日江措說,在密教許多修法中,燒香與閼伽、涂香、花鬘、燈明、飲食等合稱為六種供養。并且依不同的經軌而焚不同的香。佛部應燃燒沈水香,金剛部應燃燒白檀香,蓮華部應燃燒郁金香。
在西藏,產香的圣地是尼木縣吞巴村、拉薩西郊堆龍德慶縣和山南敏珠林寺。不少稀罕的植物都可當成制香的原料,甚至包括寺廟里地上生長的不知名的花朵。從不同的藏香原料來看,藏香是多元化文化的結晶。比如西藏不產沉香、紫檀香,這些只有在海南、越南、柬埔寨生長;排香產自中國南方;豆蔻產于印尼和海南、黃檀香產于印度……西藏從來就不是個封閉的地方。
西藏詩人賀中介紹說,以前有不少新鮮玩意是經由西藏傳入內地的,比如藏紅花,本出產于地中海,后來由英國人帶到印度,再經西藏傳入內地,“藏紅花”只是個模棱兩可的命名。從一滴水中能窺見世界,從一根香中也能辨別出西藏的歷史。
最后把木泥放入牛角擠出來成為筆直的線條等待晾曬(攝影:西達)
藏香傳承 隨酥油茶青稞酒融入當地生活
在普遍的告誡中,藏香似乎還有一定的藥用功效,不外乎通竅、明目、治痘、催生、通便。龍日江措還總結了挑選藏香的標準:好的藏香外觀表面均勻,未染色,拿取時不掉香粉,不粘手;點燃后香味清雅耐聞,不刺眼刺鼻,香味滲透力強,持久;燃燒過的香灰細膩完整,沒有雜質,灰白色。
在如今,聞香又一次成為顯學,各種名貴沉香出現在各種拍賣會上,收藏者趨之若鶩。一些人熱衷于沉香,沉香以產自中國海南的白香木為最妙,小小一片,價比黃金,而藏香價錢顯然更為低廉。除了供奉,人們也使用藏香裝點居家生活。一般來說,一根上好的藏香可以滲透幾十平米的空間,令人神思寧靜。
古時普通人家也有各種香爐和香囊,明朝才子屠隆還專門寫過贊美聞香的《考槃余事》:“焚之可以清心悅神;焚之可以暢懷舒嘯。”這是中國古典式的意境,在后來漸漸消亡,如今早已成為一爐沉香屑,最多出現在張愛玲的小說標題中。而在西藏,香味流傳千載,其中意趣融入當地的生活中,融入酥油茶和青稞酒中,每一次拜祭和祈禱,隨著香味傳達澄明世界。
關鍵字: 拉薩河 西藏 雅魯藏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