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物交會
說到物交會,在內地印象最深的是廣州的物資交流大會了,在我們還處在閉關鎖國的年代,我們與國外的貿易基本上靠香港這個唯一的通道,所以一年一度的廣交會顯得非常隆重、熱鬧,而且記得當時每年的大報小報總是一片叫好聲,好象這個會一年年成效都非常大,當然,廣交會現在每年仍然在辦,而且報紙報道的風格仍然沒有變,年年仍是一片叫好聲,不過廣交會的影響力與改革開放前相比,已經要小得多了。因為現在的中國參與國際貿易不僅僅只有這一個通道了。至于內地其它一些地方,物交會似乎已難覓蹤跡,物資交流已經被商家的各種貿易大戰和貿易洽談所取代,但在仍然比較落后的廣大農村地區,還是有隔三差五趕集的,我想,山南的物交會實際上與內地的趕集差不多,只不過這里的“趕集”是一年一度,其規模和熱鬧程度比內地一般的趕集要隆重得多。物交會期間,把一個相對冷清的澤當鎮變成了一個大集市,到處人來人往,每到晚間,參會的商家升起的炊煙把澤當鎮整個籠罩起來,到處都會彌漫著一種嗆人的、然而又是熱鬧的味道。
由于物交會一年才辦一次,所以,山南的物交會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為了物交會的到來,有些人甚至祈盼了一年的時間,而在物交會期間,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也都放假幾天,使節日的氛圍更加濃烈。
山南物交會的存在,適應了西藏地廣人稀、平時人流物流不便的特點。而且,時間定在12月1日-7日,有利于人們購物收藏。所以物交會自1981年開辦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21屆,而且規模一年比一年大,上市商品總額和成交量逐年增加,成為山南地區商貿往來的重要渠道。
關鍵字: 廣交會 廣州 而且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