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竺摩崖石刻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大唐天竺使出銘》石刻,位于吉隆縣縣城(宗嘎)北約4.5千米處的阿瓦呷英山口,海拔4130米,距日喀則市約560公里。1990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普查時發現。崖壁面闊約15米,高約4米,其上有崖棚遮蓋。題銘系陰刻,字畫寬81.5厘米,殘高平均為51厘米,下部在修筑現代水渠時被破壞。西藏史學專家認為,顯慶二年(657)唐代初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尼泊爾和印度,再次取道吐蕃,在途經宗嘎時給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刻石碑銘。碑銘內容是此行出使記載。宗嘎碑是迄今為止在西藏境內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漢文碑,它對研究早期唐蕃關系和中尼、中印古代交通史等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實物資料,有關此碑銘的考釋及相關問題的探討可以參閱《西藏研究》1996漢文第三期和《中國西藏》1994年第四期。
關鍵字: 吉隆縣 尼泊爾 日喀則市 西藏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