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東線穿越行記-下
孤月啟明、晨霧散去
瓜別牛場上淡黃色的花朵,遠方山峰似冠戴著圣潔的藍光
森林里姿態優美的樹
桑恒牛場輕盈玲瓏
自然的寵兒——邛引村,處處散發光的色彩,大片單純而鮮艷的色彩
我們的到來在村子里引起不小的震動,一個男人抱著孩子像這大山深處的村子一樣遠遠地看著我們
村民家的火塘,有神秘的氣息
一棵樹有兩半倔強的生命,遠處是下到邛引村的山路
回首再望邛引村
昨晚睡得很沉,酣臥在星辰下,許多甜美和諧的細碎聲音撫慰著人心,低語著安寧,真希望這樣的日子是無垠無涯的……
膝蓋還是沒有好轉,望著相對高度1000米的邛引埡口,今天的上升坡度會很大而埡口后就是2000米的直下通天河,臨時決定騎馬上去,告訴老楊他很快聯系到馬匹。8點過出發,騎馬穿過村子很快進入原始森林,一小時后抵達埡口,向導指著遙遠高處的山峰:它的下邊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通天河。
一路下降,正午走在廢棄的木里林區小路上,,一片片秀麗的柳杉,一梯梯茁壯的油松,一畦畦茂密的竹林,與溝壑里一堆堆腐爛的杉木形成強烈的反差,這些在禁伐令后沒來得及運出的木材,在烈日下訴說著他們幾百年來在這片森林里的快樂成長歷程與人類掠奪式采伐又隨意丟棄的痛苦遭遇。
午餐過后繼續上路,海拔下降,植被開始稀疏,氣勢恢宏的通天河峽谷到了,典型的高山深切割峽谷地貌。大山荒蕪空曠,風挾持著仿佛來自熔爐的熱浪,撲面而來,公路蜿蜓于幾乎垂相的通天河峽谷壁上,陡峭險峻,沿途不時有一些相對平整的小臺地,洛克探險日記里提到的蘇亨人的寨子——盧杜村座落其上。蘇亨人(旭米人)——通天河峽谷的特有民族,現在的民族劃分屬藏族,住藏式民居、著藏裝,講自已的語言,近乎納西語和藏語的混合體,然而,無論是納西人、藏族人都聽不懂他們的語言。
沿著盤山公路間的羊腸小路直下通天河,崎嶇陡峭,所有人的膝蓋接受著前所未有的痛苦挑戰,卻有著當年淘金客的狂熱激情。在一處只剩下斷垣的碉樓前休息,這是元朝末年到明朝中期,麗江木氏土司勢力最強盛的時期,因為軍事和運送黃金的需要修建的類似瞭望塔或兵站的建筑,后來隨著木氏勢力的衰落退去,眾多碉樓也無人看護,任由風雨侵蝕,留下斑駁的身影孤守歲月長河,見證峽谷的歷史變遷。
下到河邊已是下午4點多,站在水洛橋上,腳下是富含黃金和鐵質的通天河,水質昏濁、水流湍急,昔日的淘金場景已不復存在,河邊駐扎的是在流域從事水電開發的一個項目部,一切顯得雜亂無章,一聲嘆息!
隊員們坐在路邊休息,讓膝蓋盡量放松。對面山上陡峭的小路上始終不見邁克、黑晶晶殿和老楊的身影,肉眼能看到的路距河邊有2小時的路程,大家不禁擔心起來,不會出什么意外?1個多小時后邁克他們坐著摩托車來了:黑晶晶殿扭傷腳踝……來到的營地,一個陡坡小草坪,全隊無法搭帳篷、水源也是問題。帶上對講機,山人和菜哥四下尋找住處(后來方知山人也是膝蓋舊傷復發,難為這位好領隊了),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一個工棚,大家很是滿意,盡管床上有各種爬行動物。這時,三位大學生告訴大家:迪卡爾和黑晶晶殿決定退出。晚上在小食店為他們送行,迪卡爾——這位開朗、勇敢、友愛的小伙子言語有些哽咽,今晚大家喝了很多酒,一路的艱辛,離別的惆悵,很多東西化在酒中……
工棚里也不能容納10人,晚飯后我和清溪回到營地,在篝火旁昏昏睡去…
騎馬上路,逆光下的邛引埡口
云霧籠罩的山峰下就是通天河
已能看見氣勢恢宏通天河峽谷
盧杜村
像筆架一樣的山峰——一路下行的標志
碉樓只剩下殘垣
早上起來炙熱的陽光已填滿峽谷的每一個角落,天氣干燥炎熱。從營地到金礦約30公里。一路90%是沿著山腰的碎石土路緩坡,路邊沒有樹木遮擋,今天將是完全暴露在烈日下的枯燥行程。
開始的路面還算寬闊和平緩,1個小時后看見經幡、瑪尼堆,荒蕪峽谷難得的“綠洲”——東拉村到了,層層梯田像翡翠鑲嵌在貧瘠的山腰緩坡上,高大蔭蔽的核桃樹掩映著一座座木石結構的藏式民居,孩童在樹下嬉戲,讓我想起巴底的快樂童年。
昨天2000米的直下雙腳的大腳趾打起趾頭般大小的水泡,膝蓋痛得也不輕,走在碎石路上很是難受,坐下小憩,拿出香煙散給村民和他們聊天:村上人的驕傲,小學、寺院都是村民自己捐資修建的,新寺剛剛落成——嘟嚕寺。一個閃念:與其在近乎沒有風景的峽谷接受烈日的烘烤還不如乘摩托車朝拜嘟嚕寺、到金礦等待大部隊,在峽谷里感受人文的一面。
馬幫跟上來,老楊他們也是酷暑難耐,坐下歇腳。這時村長騎著摩托車過來,告訴老楊按規矩瀘沽湖過來在此要換東拉村的馬匹前往稻城,否則每匹馬交50元的“放牧費”,簡直是搶劫嘛!顯然老楊深諳里面的潛規則,面露難色。一路走來馬幫的兄弟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認真照顧隊員們的生活、安全,辛苦一趟下來掙不了幾個錢。8匹馬400元,無論是馬幫還是隊員承擔都是不合理收費。我山里人性格在此刻終于爆發了(當然還是和顏悅色的表達的):首先向村長表明收費可以,但必須拿出相關文件作依據,收據也要加蓋村里的公章。告訴他我曾在涼山州工作過,并拿起電話欲給涼山州和木里縣的領導打電話詢問有關收費的政策情況,當然我是真實報出名號的。村長有些嚇住了,站到一旁打電話(估計是核實我言語的真實性,問問縣里的領導究竟姓啥什么的),片刻,他一臉笑容過來說村上會計不在無法開收據,錢就不收了并熱情介紹我們前往嘟嚕寺朝拜,并四下聯系給我和菜哥安排摩托車。
嘟嚕寺,依山而建的一座黃教小寺院,在藍天白云下,輝煌燦爛的金頂,肅穆之情油然而生。殿門緊鎖,一位溫和淡然喇嘛走出僧舍,說明來意他熱情地開門引我們進入大經堂,施以渾厚濃重的色彩殿堂,華美而莊嚴,梁上彩畫,梁頭、雀替則用高肉木雕或鏤空木雕花飾;梁柱裝飾著各種花飾雕鏤或彩畫:覆蓮、仰蓮、卷草、云紋、火焰及寶輪;礦物顏料以暖色精繪的壁畫是黃教始祖宗喀巴傳記……點上酥油燈表達無限的虔誠和祈禱……
退出經堂站在那塊莊嚴的土地上,聚精會神地感受著寧靜,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雄偉壯觀,湍急奔流的河流,直插云霄的山脈,瓦藍如洗的天空,此刻,心靈在凈化,思想在飛馳,靈魂在升騰……
上午11點來到金礦,一句:扎西德勒,化解了彼此間陌生感,楊大爺熱情邀請到家中做客,酥油茶、綠色的午餐,舒服的午覺,家的感覺格外溫馨。金礦已今非昔比,楊大爺買下這里的藏式房屋和辦公樓,和女兒一家在峽谷深處過著自己富足、寧靜的生活。屋外驕陽似火,給隊友和馬幫的兄弟們凍上一件啤酒,等他們到來時可以冰爽一下,可惜一梯隊的喝茶、邁克同志只知趕路沒有口福。
來到白水河,她的美顛覆了我以往對河流的所有印象。夏洛多吉雪山的融雪由巖層深部溶洞中流出,由于巖漿作用,加上山谷巨大的落差,水呈乳白色,水流與濺起的水花飛動與靜謐結合、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極致的靈動。
又是陡峭的上升,在快到埡口的時候,遠山盡頭露出夏洛多吉雪山的一角,興奮中繞過山脊,寬闊的高山臺地上,土黃的民居墻面、黃綠的青稞、青翠的土豆、深綠的樹木,好一幅綠的魔幻拼圖,這就是嘎洛村。
天色漸暗,草地上大家數落著今天峽谷徒步的艱苦,山風呼嘯著掠過,帶著融雪的氣息……
去嘟嚕寺陡峭險峻的山路
嘟嚕寺
雄偉壯觀的通天河峽谷
路旁的瑪尼堆
繞過無數個山腰終于看到金礦
白水河
噶羅村
嘎洛村對面的高山上也有一個村子
山民自家的土地都用低矮的柵欄隔斷
今天將要從3300的營地上到4500的嘎洛牧場,一天基本行走在4000米海拔以上,不敢怠慢,早早起來收拾好行裝,8點剛過朝森林走去,今天是新的高度。空氣中清晰地彌漫著松脂和綠草的芬芳——每一口氣息都是大山的贈禮,令人感激不已。
9點零6分天色突然昏暗,氣溫陡降,菜哥招呼大家:暴雨要來了,趕快找個安全的地方避雨!一轉頭,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觀:太陽擁抱月亮,天空閉上了眼睛,森林停止了低語,遠處村里的狗狂犬不已,屏住呼吸仰望炫目的自然天象,奇特美妙的的瞬間。五百年前,明武宗正德年間,積聚了歷史成果的明朝中國,發展與世界同步,許多方面領先世界,是世界的經濟中心。五百年后,經歷了歷史滄桑的現代中國,正努力與世界發展同步,成為世界的經濟中心……
穿過80年前嘎洛人抵抗土匪襲擾曾發生激戰的原始森林,一個不大的灑滿鮮花的高山臺地4050米嘎洛牛棚,12點向導在這里燒火做飯,為減少消化食物給身體帶來的額外負荷,決定放棄隊餐代之高能量食品,這招在下午上4500米的過程中很是有效,走得很緩和。
在森林里一條長著漂亮尾巴的流浪狗一直尾隨我們,喝茶收留了它,大家取名摻茶,路上幾次攆它回去都沒成功,一路翻山越嶺陪大家走到沖古寺。喝茶在前幾天一直主動擔當殿后的任務,通天河谷的一天暴曬他直呼辛苦,有摻茶的伺候相信喝茶的肯定不會累了。
登上4360米的嘎洛埡口,四周景致壯觀燦爛,夏洛多吉大理石主峰祥云遮目、角峰護衛聳立在天地間、周圍無數遠比夏洛多吉低矮的山巒沿著山脈主軸排列,山勢浩壯,雪山、峭壁、冰川、森林、湖泊、草場、河流錯落有致地散布在白水河谷中,澄凈蔚藍的天空則像一朵鐘形巨花籠罩著這一切,神圣、靜謐、安詳的世外仙境。在山脊的突出處駐足停留,想一睹尊容。也許是7天來的艱苦跋涉感動了金剛手菩薩,柔云拉開一角將寬闊平坦的峰頂顯現,激動卻有些惶恐,對于這一頁美麗的自然詩篇上無數神圣符號的意義唯有謙卑的體會……
沿著嶙峋的巖石山脊下方的斜坡繼續上行,下午5點嘎洛牧場到了,一個布滿冰漬石土壤淺薄卻綻放著許多頑強艷麗植物的開闊臺地,這里海拔4500米,隊員們的臉色告訴我他們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高反,這也是我戶外露營最高海拔(此前是哈巴雪山大本營4100米),還好除了膝蓋的疼痛和腳趾水泡的困擾,沒有出現高反。
夜伴著雪風來襲,早早進入帳篷,想象著這壯麗群山被白雪覆蓋的模樣……這一列列的高山、險崖與峰尖的之上積雪是無數河流的源頭,這些河流或向東或向西,流經之處滋養著多少新的生命、新的美麗恣意綻放,讓世界處處洋溢喜悅?
遠遠望見夏洛多吉雪山藏于云端
營地周圍的山峰,遠處是夏洛多吉埡口
走出帳篷,是壯麗的云景,空氣凜冽而沁人心脾。這里處于夏洛多吉側翼的一座無名小山峰腳下,雖然高高座落于穹空下,但四周環伺的山峰相對高度不大,這些從原生巖石中劈砍出來的尖峰、石塔似古羅馬建筑的梁柱,給人以置身雄偉廳堂的安全感,而此時的草地是霧中飛花主題的巨大織毯,令人愉快的高地樂園。
把睡袋、軍膠、一些沒吃完的干糧送給馬幫的兄弟們。早上8點多大家向4850米夏洛多吉埡口進發,巨大的緩坡上布滿大大小小冰漬石、石面受冰蝕磨擦有凹槽,石縫間流淌著清冽的冰雪融水,不時的匯集在一起,積成一個個深藍的小水洼,一些高原苔蘚、地衣類植物依附著石頭間或石縫的貧瘠土壤在風吹雨打中求生存。在海拔4600的苔蘚地上發現潔白如雪的形似菊花瓣的白雪茶,這種奇異的高原地衣植物,在下雪的時候,它開始發芽,待雪蓋住它時,它便長出嫩葉,便是白雪茶。《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雪茶本非茶類,乃天生一種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代茶飲烹食之,入腹溫暖,味苦凜香美”。
艱難的爬行,通往埡口u形山坳兩側是形態各異的巖體山峰,雪風強勁地吹過,云霧不知所措地在峰巒上飄逸纏繞,好一幅寫意的水墨丹青。
越接近夏洛多吉埡口,風越大,氣溫也越低。遠遠地看見白霧中瑪尼堆上風馬飄揚。上到埡口,掛好風馬,向天空放飛飛馬。在這里便離開木里進入稻城境內。別了,高而寬廣美麗的木里!回到喧囂的都市我想在某個灑滿星辰的夜晚我也會進入這樣的夢境:“夢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環抱的童話之地——木里。它是如此的美麗與安詳。我還夢見中世紀的黃金與富庶,夢見涂著黃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一切都是那樣安逸、舒適與美好……”。
很想停下來聆聽風的講道,刺骨的寒冷讓我舍去妄想和留戀,向山下走去,踩在堅硬的冰漬石上膝蓋很難受。山坳兩邊的巖體山峰上的云霧散去,這些不可思議的峭壁,令人眩目的陡直高度和雕刻,恒古以來它們矗立在穹蒼下,歷經雨雪風霜,雪崩與地震,卻依然散發著旺盛的年輕朝氣,堅毅耐力的典范。夏洛多吉雪山或許是知道我們即將離去,大方的給出一角剛毅的背影。可能是被當地人稱為蟲草壩的地方,遍地無名的黃色小花在陽光下熠熠發光,遠處已能看見央邁勇的側影。海拔下降,已有稀疏的灌叢,淌過溪澗與一戶牧民打招呼,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薩”央邁勇圣潔、高貴的傲立于天地間,智慧之俞直指蒼穹,帶著熱情注視著、傾聽著。洛克在日記中寫到“她(央邁勇)是我見到世界上最美的山峰。”,而我:詞窮……
已能看見亞丁景區,穿過原始森林和杜鵑林一直往沖古寺方向下行,中午12點過在離沖古寺不遠的樹林里,馬幫和我們分手。坐下稍事休息,在景區內已有手機信號,趕緊給家人電聯平安。與重慶驢友匆匆話別,邁克、喝茶、菜哥我們四人決定前往稻城,待菜哥聯系好來接我們的車,大家背上背包走向景區。
公路修得很好,淺綠的溪流、碧綠的草甸、還有飛舞的五色風馬旗,一起烘托著沖古寺,怎么看都覺得一些原始的風韻被遺失。抬頭仰望,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化身仙乃日,山形似菩薩安祥端坐在蓮花臺上,懷中抱著一個巨大的佛塔,灰綠色板巖上的積雪和冰川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走在景區公路上,一旁是神圣的雪山,每一塊巖石都飽經風雪的浸蝕,棱角分明;另一旁是茂密的森林,每一株植物都凝聚日月精華縱情生長;兩者間不過幾十米距離,極大的反差是由于第四紀新構造運動的影響,這一地區的底層發生過強烈的抬升和斷裂,夏洛多吉埡口下來一線清晰可辨的褶皺結構是最好的證明。正因這樣的地形地貌,完整保存了雪山、峭壁、冰川、海子、溪流、原始森林與高原草甸為主的極高山自然生態系統,營造出亞丁優美勝地的神秘、圣潔。
晚上菜哥稻城的朋友熱情地接待我們,久違的火鍋,杯盞交錯的客套,我明白自己已從天堂回到人間,八天洛克東線穿越的旅程至此結束,在這趟畢生難忘的徒步旅途中,穿越自然神圣手筆創造的壯麗秀美的貢嘎嶺山脈,因置身于念青貢嘎日松貢布中的榮耀而喜悅不已,想起凡高的一句話:我努力尋找自然之中正在逝去的事物中那些永不消失的東西……
云海
攻略補遺:
一、穿越時間:
1、洛克東線八天的穿越在時間安排上過緊,途中利加嘴村、邛引村、嘎洛村都是值得停留一天體味的地方,不要走馬觀花,把這樣的精品線路當成暴走線路。
2、當然白水河谷是值得專題拜訪的優美勝地!
二、營地選擇:
1、第二天,高山臺地(2900)下山—屋腳村(2700)—屋腳鄉(土路)—葛嘎折(爬山)—羊棚(3500)碎石路—接近牛棚的半山臺地(3600),螞蝗、第二天翻越三個埡口海拔升至4300的體力、時間分配等因素營地應再前行1小時左右在牛棚宿營。
2、第五天,邛引村(2900)——邛引村埡口(3900)—盧杜村—通天河邊—水洛橋—通天河邊營地(2200),水源、補給、風土人情體驗等因素應再前行1小時左右路程至東拉村宿營,在東拉村應注意同村民的交流方式。
3、選擇營地還要考慮馬幫牧馬方便,熟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一路跋山涉水馬兒也很是辛苦的,在通天河谷因大山貧瘠草場稀少在村子附近牧馬搶食當地馬兒的口糧或多或少要付費。
4、第八天嘎洛牧場-亞丁只有半天的路程,早上不用走太早,云霧沒有散去難睹雪山尊容。
三、其他:
1、不要以為自己城里人什么都懂,謙虛多向馬幫、山民請教,在大山面前我們是小學生他們是博士,徒步的過程更是學習的過程。
2、合理分配體力,把握自己的行走節奏。
關鍵字: 牛場 色彩 藍光 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