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貢嘎之行
先發一張泉華灘上看貢嘎,為這次徒步貢嘎壯行
康定客運站包個長安面包車直奔老榆林-電站,這是老榆林柏油公路的終點,原本包車到電站,女司機拉姆貌似不認得路說車子只能開到這了只把我送到這,我徒步1個半小時8:00才到了電站,其實很好辨識的,在真正的電站處電線桿上的電線也自然不再延續了
人在囧途正裝上演:
晚上九點,從假電站開始徒步路經真電站到達大草壩營地已經漆黑黑的了。選了一處草勢最旺土最肥沃的地兒扎好營地帳篷,嘿嘿,好軟的天然地席,勝似高級毛毯,心中自然得意。倒頭就睡,今夜好睡美夢。。。。
半夜,突然被帳篷的劇烈晃動搖醒,是什么動物或。。。狼 。。。熊 。。。。。。。絆到了帳篷風繩?
躲在帳篷里不敢露頭,靜靜地等待攪了美夢的不速之客速速離去。。。
也許半根煙的功夫(已經戒煙一年有余,這是10年煙齡積累的經驗值,嘿嘿),此不詳之物(是不明之物,也有不祥之意)久久逗留就是不肯離去,圍著帳篷繞起了彎彎。在我身上肌肉持續繃緊已經難以為繼之際,忽聽“噗。。噗。。”的聲音,大喜之,應是偶蹄動物之呼氣聲矣 ,心中寬慰之余,默想:應是放牧的“野”馬不歸圈,跑到此水草豐沃之地也!悔不該扎營在此,雖享臥榻之舒適,但搶了馬家口糧,怪不得哪個,只恨自己乎
聽聞有雨,懶球從軟熱的睡榻上爬起,出去趨馬之,而馬也久不離去,一夜輾轉無眠
早早6:00多就爬起,打量這幾個無厘頭的“野”馬,體態悠閑,正應了那句:身高馬大!憤憤之余,也感激有余,伴我一夜無眠,但恐真有狼熊等物圍攏,見我保鏢兇猛,也不敢近身了,哈哈
早起霧氣磅礴,為今天正式跋涉添足氣力,埋鍋造飯,煮了一個荷包蛋,破天荒吃了頓早餐
早8:00有余,正式徒步開始
我命名之“燈籠花”
向著遠處的山彎彎開始長達兩個小時的攀升,低頭行進中忽然意識到哪里有什么不對???從發現似乎不對到最終確定自己的錯誤這十余分鐘一直不停地翻看網上下載打印的路書,地圖,回憶其他人的攻略,收集證據給自己理由:我沒有走錯!但無情的事實粉碎了我站不住腳的借口,我確實走錯了!一個很淺顯的常識告訴我,這條路線不是去往日烏且埡口的,眼前的山正是盤盤山。這個常識很簡單:沒有新鮮馬糞!遺留的馬糞一眼看去就不止一兩個月了。我走上了一條這個季節不應該選擇而在大雪封住日烏且不得已而繞道走的的盤盤山埡口的路線!
頹廢的折回,一路狂奔下行一個小時,總算河對面看到了馬幫向導扎西和我隨后一起相伴、相依生死與共的老趙和老董。。以及我曾經錯過的小橋
很不經意的小橋,大家務必留意,臺站過去幾分鐘就有岔道要過河前往日烏且埡口方向
扎西的二兒子-羅珠,六歲,很乖很調皮也很聰明。
扎西的資產100多頭牦牛,豐裕的人家
小牦牛在成長時需要母乳汁,但這會和牧場主人鮮奶提取和乳酪制作資源爭奪發生沖突,于是人們自然是強者,每到晚上所有牦牛收場時,就要強行將小牛犢捆起來關進柵欄內,讓她們晚上吃不到乳汁,這樣人們就可以在早上擠奶了。
本想套藏在牛群中狡猾得小牛犢,還是黑白花呢,珍惜物種哦,怪不得狡猾大大的
無辜被套索的成年牛與扎西和夫人(羅珠的媽媽)相持
人牛相搏,最終頹然倒地的公牛,無辜+無奈的眼神,為何不懂人意?本是無意栓牢你,要給你松脫
第三日:扎西牧場出發,翻越第一個埡口-日烏且埡口。
牧場出發10余分鐘又要過河,一路大霧漫漫,看不到方向,只能依稀循著馬蹄印前行。。
前途茫茫,后路杳杳
俗名高原野生大白菜,學名叫三黃,可以吃,是酸的,切成小顆粒,伴著白糖,很好吃
功能主治:清熱 瀉火
印象紅樓“飛來石”
下日烏且到上日烏且塌方段,馬匹無法在這側行走要過河去,可我們無法過河,只能攀壁而行,艱難的一段路程
嘉子峰冰川融融
翻過埡口又是綠意盎然,腳底生煙
今天從一個牧場趕到另一個牧場已經是常規兩天的路程,查路書:行程已經是30余公里,其中又翻越一個埡口。
那是相當的輝煌路績!贊一個我們自己
冰川融匯成河-河谷既是莫溪溝
第四天:冬季牧場牛棚子-玉龍西埡口
這是緩步上升的小半天,昨天為了可以烤干鞋子,不用搭帳篷,可以睡在牛棚子里面舒服些,趕了兩日的路程,今天的路程比較輕松,大概只走了五個小時。比較愜意的一天。
我們開辟獨走的這條路線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呵呵,下面遙遙莫溪溝傳統路線
這一夜我們將侵占牦牛的歇息地,嘻嘻
玉龍西埡口的早晨
天亮了,日出了,光芒萬丈
還是啥子也看不到,然而無邊的想象,可以幫我們穿透云霧
機耕道走到無線發射塔下第一戶人家,就是向導扎西陪同我們的終點,在此謝謝扎西!是你帶領我們翻閱了兩座埡口,而且還一天走了兩天的路!
中午在包車上子梅埡口的師傅加瑪(在貢嘎寺還遇到了他的弟弟:澤仁)家了吃了從未躬親嘗過的牦牛腿肉,新鮮前一晚剛剛殺過的,做法是紅燒燜,配料土豆。
登得埡口,風起云涌,預料囧事(囧事第八件!也是最最危險地事情)即將發生。。。。。。
獻上一圖,大家先猜猜看。。。
透露一點故事引子:故事發生在兩個棚子里,時間是第二天凌晨5:00-5:30之間的30分鐘里,生死兩重天
我在地獄里看天堂
故事概況:
我和老趙偷懶不扎帳篷,躲在工棚里。老董個人有癖好堅持自搭帳篷。我朦朧中被脆響聲和極亮光驚醒,睜開耳目,天很黑,在下雨,有打閃,暈乎中又躺下準備繼續睡去,忽然又一閃電劃破天際,劈落在離我們工棚不遠的山包包上(插播成都新聞:昨日雷電7154次,10歲女孩被雷擊死),心中驚悸,可憐的我們竟在海拔4550米的埡口上露營,遭遇了雷電!無藏身之處,沒有地洞可鉆,沒有避雷措施,完全裸露在天界(云層中),而且雷電分秒不斷,愈加強烈,恨不得撕碎檔他去路的任何障礙!雷電的腳步如鬼神般烈烈的猙獰著接近我們的工棚和老董的帳篷,我們可是肉體之身,拿什么抵擋你的淫威!借一句電影臺詞:老天爺,你王八蛋!
我和工棚中的老趙緊急磋商該如何應對(算是商量吧,傻子都想得到他也不會有什么好辦法 ),老趙一句大實話非常符合當時的意境,不愧為老驢,審時度勢,貼合實際:聽天由命吧。就此我也徹底打消了撤營的念頭,你聽雷電那撕裂的怒吼聲!它正在瘋狂的尋找著宣泄的對象,我們何必再去當它的移動肉靶啊?三個人可就是三個靶,按概率統計被擊中的可能性也要乘三倍啊。索性把頭深深潛入睡袋,堵緊雙耳,不聞棚外事,不理當頭雷,頭腦中在瘋狂算計:保險價值?雷擊免賠?我靠!心中也在不停祈禱:無堅不摧、萬能、神圣的、不倒的貢嘎神山,朝拜你的子女就在你腳下,請你務必保佑我們吧!(注:當時已經神魂顛倒、胡言亂語,怕是更卑微的話也說得出來 )。。。。。
當夜再無語,大家一起默默守到雨停、雷消、下雪、天微亮即急速轉出工棚,眼前既是雷電肆虐后的悲壯景色
子梅埡口繼續發揮我們超常的的穿透特異能力,以及無盡的插上翅膀的想象力
其實,我真的不介意,只要山在那兒就足夠了。。。
收拾好行裝,我們要下山了,今天目的地:貢嘎寺,我心中的朝拜圣地!
步最怕的一種路就是這樣,為了行車減緩了坡度但增加了彎折,一步一頓的感覺腳要脫離開鞋子的束縛,不累但很痛苦!
遠遠看到上子梅村,只有三戶人家,絕對閉塞原始。無奈公路的修通意味著商業化的泛濫,可想而知不遠的幾年后,這里人聲鼎沸,甚或擺起了路邊攤攤,小販向路過的旅客你兜售來至江浙的廉質紀念品。
三戶人家就是三家旅館1、2、3號,名字起得很親切--家庭旅館,給我們長路跋涉至此的三個單身驢人一種尋家的沖動,只要有巴適的姑娘家,我們決定倒插門進娘家,哈哈。
劍指蒼穹,成為枯樹,不再枝繁葉茂,曾經的輝煌即使不再,但在這里最不缺的就是一種長存的精神和氣勢
不動佛圣地,大片的經幡昭示著此地是朝拜必經之地,下行圣水河畔有神樹
終于到達圣地-貢嘎寺
仍然霧氣嫣然,霧越下越大。我就好像站在大海中一樣,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環視四周,只見那佛殿在霧氣籠罩下,朦朦朧朧的,好似仙境中的古城堡一般。雖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見影子,但仍舊顯得很巍峨,在霧中飄浮著就像是海洋中的一座孤島,它在霧中忽隱忽現,又像是天外的來客。
經幡此時不是點綴,更像主角。
鮮艷的五彩經幡四處飄揚,簇擁著那昂立的經幡旗,像一支正要啟航的龐大的艦隊中無與倫比的旗艦。
山在那頭。。。
難窺真容
等待也是一種修煉
轉而求其次,反倒別有洞天
貢嘎寺廟內按規定不能攝像,尤其殿堂內請嚴格恪守,請大家共同遵守這個傳統,也是對圣地的尊崇和祈福。
悠閑地休整一天,慵懶的睡上一個懶覺,不再用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可以拿出濕漉漉的帳篷和鞋子晾曬,可以用寺廟內引來的圣水舒舒服服的洗個冷水臉,以示真容;當然體格健壯的你自然也可以搽個冷水浴。。。。。。
入住當夜,兄弟伙幾個進了溫柔窩都開始犯懶,不想煮面,不想打水,擺起少爺譜。只等面片下鍋后聞香四溢,頓饑腸轆轆,蹭進廚房 ,想著蹭吃蹭喝,可憐被無情拒絕,因為沒想到有我們這樣的而多備出我這三人的伙食份 ,大家絕望而憤憤之余,只能方便面榨菜果腹
可未曾想,二天早上,澤仁敲門進入,密語,早餐在灶臺上熱著,還是昨夜給我們無限遐想的、法力無邊的面片燉山蘑!狂喜!!飽餐三大碗之。。。。
遠眺巴望海
穿過巴望海到公路盡頭前,有30分鐘左右一段極其泥濘的路,到公路盡頭有電站也有賣店,可以喝到久違的啤酒了,哈哈
包車到草科要1個半小時,入住草科溫泉賓館
品草科雞(像是烏骨雞),泡熱溫泉(溫泉賓館內,10元),洗去一路風塵,從草科(7座面包,20元一位,包車趕時間的話要100,路程2個小時)趕赴石棉縣,路過大渡河水庫,很大的庫容啊!又像紫平鋪一般懸在四川人民頭頂的劍。
石棉空調大巴95元回成都(要7-8個小時左右),一路要翻泥巴山走雅安,在多功和318國道會合不經過瀘定了。
關鍵字: 小牛犢 牛棚子 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