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樓看景俯瞰經緯
風水樓看景俯瞰經緯
風水古城里有一座風水樓,因此,游閬中古城,一定要去登那兩座高樓,一座是華光樓,二座是中天樓。辦理好住宿,我們從陳廂樓客棧出門往右就可以看見中天樓,只有兩三分鐘的路。登上中天樓,就可以觀看古城全景。于是,我們就直接上了中天樓。中天樓又名四排樓,位于古城雙柵子街、北街、西街和武廟街交匯處,雄踞閬中古城縱橫軸線的交叉點,經緯分明,因而被稱為“風水第一樓”。據史料介紹,中天樓始建于唐代,民國年間遭到毀損。2006年,閬中市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重建。“十丈欄桿三折上,萬家燈火四圍中”,講的是中天樓樓高20.5米,共三層,樓門四通,宏偉壯麗,氣勢奪人。樓底處,有全穿斗木結構的伍明萬雕塑館,分“根治傳統,鐘情鄉土”、“擁抱生活、謳歌時代”和“超越時空、表現哲理”三個展廳,陳列了閬中籍著名雕塑家伍明萬先生的27件雕塑精品。登上二樓,屋中央塑著伏羲像。伏羲不但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也是最早的巴人祖先。閬中是華夏本源文化的發祥地,傳說伏羲的母親華胥在此孕育了伏羲。古時候閬中又被稱為“瑯環”。《辭海》、《辭源》說:“瑯環”是天帝藏書的地方。“瑯”即“閬”,“天書”就是伏羲博大精深的伏羲八卦。登上三樓,站在廊沿邊,東南西北,無論朝那方看,古城的街道均以它為中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輻射開來,古城的街道盡收眼底。難怪當地人都說中天樓最好,是閬苑十二樓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下了中天樓,一抬腿就走在了閬中古城中,四四方方的街道,整整齊齊的青石板路,沿街懸掛的紅燈籠,好深沉的一種歷史的感覺。云南的麗江古城,我還沒有去,準備去,但湘西的鳳凰古城,我去了。閬中古城也許沒有麗江古城的小橋風韻,沒有鳳凰古城的民族韻味,但閬中古城以它特有的厚重的歷史,嘉陵江寬廣的胸懷以及完全民居化的特色,向人們展示著它獨特的魅力。 在閬中古城里拍照,處處是景,拍不完的古街、古院、古屋和古店,還有那滿是滄桑的古樹。有人形容那古街古院古屋是縱橫勾連的肥肥瘦瘦、長長短短,猶如長短句一般,繁復中見別致,玲瓏中顯精巧,堪稱我國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閬中古城,如今保存下來的古街巷六十條之多,而古院落更是數以千計。二千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原汁原味的古城風貌,已成為我國古代建筑史上不可多見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專家學者譽之為“巴蜀古建筑的實物寶庫”。
閬中 (21)
閬中 (22)
閬中 (23)
閬中 (24)
閬中 (25)
閬中 (26)
閬中 (27)
閬中 (28)
閬中 (29)
閬中 (30)
閬中 (31)
閬中 (32)
閬中 (33)
閬中 (34)
閬中 (35)
關鍵字: 麗江古城 鳳凰古城 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