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觀——德陽現代石刻群
在有“天府明珠”美譽的四川省德陽市,有一處被譽為“天下奇觀”的現代石刻群,這就是著名的德陽石刻。
德陽石刻位于德陽市區,全部分布在貫穿德陽的河流——綿遠河的兩岸。這個驚世杰作從1991年開始籌建并動工,直到現在還在繼續。其中,氣勢恢宏的石刻群主體位于市區泰山北路,它的上方是車水馬龍的公路,下端就是綿遠河的河岸,由于公路的路基與河岸有大約7米的落差,德陽人因地制宜,砌起了這座墻體制式的藝術寶庫,很多人又稱其為藝術墻。石刻藝術墻長1040米,由“生命之歌”、“藝術長廊”、“中華魂”、“十二生肖”等大型石雕景觀組成,彰顯中國人的勤勞與智慧,彰顯了華夏石刻藝術的永久魅力。著名詩人賀敬之就盛贊它:“今日智慧之神,當代藝術奇觀”。石刻群主體所在地域現已辟為石刻公園,樹木茂盛,綠草如茵。
如果你愿意,我和你一起去看一看。
( 一)牛門
走過一段地下通道,此時給你我有感覺如同進入了時間隧道。很快,前方出現了亮光,一抬頭,高大的牛門就展現在你眼前了。
在我看來,這牛門的設計汲取了三星堆古文化厚重與神秘的特點,重點突出牛角的銳利與寬大,線條簡明,造型獨特。
中國人向來喜歡牛,魯迅也有“俯首甘為孺子牛”之句。牛應該代表我國人民勤勞勇敢的品性吧。也許高高聳立的牛門即含義于此?
圖案說明:牛門
(二)藝術長廊
牛門左邊就是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藝術長廊”,由32根具有傳統特色的高大蟠龍石柱和平滑的35個圓形石拱組成。整條長廊線條方圓兼顧,立柱剛健而圓拱柔美,氣質有質樸也有精細,無疑,這樣的組合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
石柱上的蟠龍栩栩如生,互不雷同。有一條龍嘴里銜著一個光滑的龍珠,我曾好奇地想把那龍珠取出來,卻不可得——原來龍珠是卡在龍嘴里的,這樣看來,龍嘴和龍珠應該是一塊右頭雕成的,事實也驗證了我的看法,每一個石柱均由一整塊石料雕成!有專家認為,即使是在現代,這些柱子的雕刻,起吊以至于安裝完成都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如此想來,工匠的精湛技藝和施工人員的高超技術真讓人嘆為觀止了。
圖案說明:藝術長廊(全景)
石拱配上的木雕拱門也極具藝術特色,每一個木雕拱門都分別雕刻了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如“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干將莫邪”等,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眉間尺報仇”,魯迅也曾為這驚心動魄的故事寫了《鑄劍》一文,收入《故事新編》中。——這些故事形成了強烈的民族文化風情氣息,同時構造了濃烈的傳統歷史文化氛圍,讓人揣摩不已,駐足不前。。。。。
圖案說明:木雕拱門“眉間尺報仇”
(三)智慧之光
走過“藝術長廊”,就是全長58米,用石達756塊的大型主題群雕——“智慧之光”。它表達現代人對文明起源的理解與探索。由于時光久遠,任何文明的起源都成了謎。因此,“智慧之光”便以抽象與具象相結合,兼用夸張寫意的手法來揭示人類文明的起源,當然,更多揭示華夏文明的起源。
圖案說明:智慧之光
首先展現我們眼前的是一大片空白墻面,它表示的是文明出現前的世界的混沌,抑或暗示人類文明史上太多無法佐證的神奇故事,而給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大面積的空白?“萬物生長靠太陽”,空白當中的三足金烏,當然就是太陽了,在這里應該指人類文明早期對太陽的崇拜。
圖案說明:三足金烏-----太陽
接下來就是長江文明之源——三星堆的縱目面具和大立人雕像的形象(三星堆古文化現在仍未能破譯),以及眾多神話傳說的人和動物,比如中國人認為的四個祥瑞動物——朱雀(鳥),玄武(龜),白虎(虎),青龍(蛇),展現遠古中國人對自然,對人類自己的另一種理解。隨后出現的形象如漢代的畫像磚,唐朝的宮廷歌舞,敦煌飛天,大足石刻的吹笛女,展示的則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
這就是“智慧之光”——以立體大氣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中國古代文明的巨大畫卷。
圖案說明:三星堆的縱目面具
圖案說明:大足石刻之吹笛女
(四)民族魂
緊接“智慧之光”的就是“民族魂”群雕,第一個大型的人物雕像是開天的盤古,盤古是中國神話中的大英雄,也正是因為他的出現,打破了世界的混沌,也正是因為他的舍身取義,世界才有了生機。。。。。
圖案說明:盤古
旁邊的人物雕像是蚩尤(本人也不確定),他應該也算是中國人的祖先,準確的是說少數民族中苗族的祖先,這雕像表現的內容就是他降服九龍的傳奇事跡,由于不敵炎黃二帝,作戰敗死(這應該也只是一個傳說),很多書對他進行了一些歪曲描述,不過我相信,是非功過,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由重而輕,最后化為煙塵。當現代人給予了一個歷史人物客觀評價后,其實對這個歷史人物本人而言,這結論又有多大意義呢?——在我看來,蚩尤就是這樣的人物。
圖案說明: 蚩尤
另一個就是著名的成吉思汗的雕像了。“成吉思汗”——“威震四海的汗”,戎馬一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國家,我想這雕像很能觸動中國人的大國情結(因為在這我沒有看見單個的秦皇漢武抑或唐宗宋祖的雕像)。這可能表示我們國人希望能重現自己民族在歷史的輝煌,這種情結如同俄國人的“彼得大帝”情結一樣。是呀,哪一個中國人不希望自己的祖國崛起并不斷強大,實現新的飛越呢?
圖案說明: 成吉思汗
(五)生命之歌
“生命之歌”在藝術墻最東端,全長38米,用石756塊。它以多主題詮釋人們應該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也表達了人類對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向往,對生命的渴求。
第一個主題是“四季”,中心圖案是一位母親哺育嬰兒,揭示生命的產生,凸現母愛的光輝;四周的圖案則是表現人類一年四季的生活,分別是春耕(播),夏耘(漁),秋收,冬藏(息),揭示生命要繁衍,需要通
關鍵字: 三星堆 中國人 藝術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