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行——初識馬爾康
在九曲看過黃河唯美的日落后我們一行直接去了紅原,668其他成員相約次日去古爾溝、桃坪羌寨,我卻仍然沒有決定去阿壩還是馬爾康,夜已深不想了,明天去車站看看班車情況再決定。
美美睡了一覺醒來已是7:30,香港妹還在酣睡。輕手輕腳洗漱完畢趕緊往賓館對角的車站去,售票口打聽8:30去馬爾康的車還有票,瞬間決定就去馬爾康了,買了票回賓館收拾行李,小妹還在床上,委托小妹代為道別668們,然后匆匆告別離去,再一次獨自前行。
車上乘客除我系外來人口外還有兩位取道去色達的行者,不過他們好像是甘肅的藏民,其余的全是當地的民眾,挾裹在他們之間感覺自己也不過是一個回家或是離家的旅人而已,絲毫未有游客的陌生。
車離開草原后開始下行,道路兩旁的景致已不再平坦開闊,特別是經過黃河、長江分水嶺后,漸漸地開始了谷中行。
遙遙擺擺中草原的一切在腦中回放,漸行漸遠中生出戀戀不舍的牽掛。這一路行來,眼睛不再干澀、脖子不再酸脹,特別是在這高高海拔的草原上心滿意足的程度也高高漲滿,輕輕在心里念叨——一定還要再來。
一直以來都是不喜歡看攻略的,雖然這樣未必就好,但仍然怕被別人的目光所左右,因此,雖然選擇了馬爾康,其實究竟有怎樣的行程還是完全茫然。昏沉中阿木來電話問我現在哪里,答曰在去往馬爾康的途中,問我有什么打算,答沒有。他說你等等,我再給你電話。不多時電話響起:我已經跟馬爾康小水溝莫爾寺的活佛說了你會去,他們寺廟的管家會來接你。真的感覺是回家了,那么踏實。
馬爾康汽車站建在離城遠遠的地方, 達到后給管家三朗澤朗打電話,告訴我他已從寺廟出來在城里了,告訴我可以乘班車到州醫院的橋頭,他在那里等我。舉目掃看車站小小的,哪有什么班車呀,向工作人員打聽才知道班車在來的路上,放下背包坐在石墩子上曬太陽。這時,打算去色達的那倆人也許見我沒出車站吧,過來問我是不是也去色達,可以一起租車,笑笑說我倒是很向往,只是時間不足。車還沒來,太陽已經烤得我脫掉了外套,車上與我同座的大哥上前問我要不要隨他們一起進城,一輛雅閣車已經開了進來。點頭同意,隨他們朝城里飛奔而去,同時電話三朗沒乘班車,乘一輛黑色雅閣而來,這樣有兩個好處,一來可以讓三朗很快認準目標,因為我們沒見過;二來可以讓車里人知道我在馬爾康是有熟人的,不要有歪點子。三朗上得車來和他們打招呼,居然不是禮節性的,是熟識的那種招呼。看來都是這城里上下常見的哦。
三朗告訴我他已經讓馬爾康賓館的熟人打了招呼,可以打折,因此,雅閣車直接送我們去了馬爾康賓館,120元標間一天,房間很不錯,干凈明亮、寬敞舒適,24小時熱水,后來還發現房間里可以免費打長途,這是在阿壩期間住宿唯一有電話的房間,算是享受了。
房間里稍事停留已是午餐時間了,三朗問我喜歡吃什么,告訴他我喜歡有當地特色的,問藏餐怎么樣,很堅決的回答就是它了。
走在大街上感慨,馬爾康是我在阿壩行走中見到的最繁華的地方了,三朗自豪地說:當然了,這里是阿壩州的州府嘛。呵呵,你看我給走的糊涂的,連這個都給迷糊了。馬爾康的城市格局象極了康定,都是沿著河谷建造的城市,梭磨河是它的脈搏。
馬爾康屬于嘉絨藏族所在地,其街道一如藏區所有縣城的街道一樣,有著自己獨特濃郁的民族特色,店鋪的大門也是描金繪彩的鮮艷濃重。
就算裝上了卷簾門,仍然不肯將就,仍然把民族的彩繪進行到底。
街頭墻上不是廣告,不放棄每一處展示的空間張揚民族的個性。
穿過一條街后沿著梭磨河來到了這家鑫絨風情藏餐廳。
進入大門是一個門廳,這是門廳的左側,
門廳的右側是一排轉經筒。
門廳進去是吧臺,完全藏式的裝飾風格,卻有很西式的酒架,不過并不感覺沖突,倒也顯得相得益彰。
餐桌沿大廳周圍擺放,中間的位置是夜里的表演場地。
樓上一般是喝咖啡的地方。
關鍵字: 打招呼 禮節性 阿壩州 馬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