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登彭德林寺
噶登彭德林寺是照耀巴塘民間的另一個太陽。它的光芒像是無數條慈祥的手臂,把所有巴塘人攬在它溫暖的懷里。寺院坐落在巴久河、巴曲河交匯之處,在麗江木氏土司統治巴塘時期,這里曾是木氏土司的官寨,近百棵古柏圍繞的偌大一塊地盤,似乎還顯示著當年木氏土司的強大和威嚴。如今的噶登彭德林寺大約只占去了木氏官寨的五分之一,卻仍顯得壯觀、雄偉。
六百年前,巴塘的苯教徒在下可俯瞰眾生上可出入天境的虎頭山上,建造了一座寺廟,取名“丹戈寺。現在虎頭山上的寺廟遺址已成了巴塘人熏煙祈天的場所。丹戈寺后因受到藏傳佛教噶舉派的排擠,遷至縣城東北的扎金頂,又更名為“扎塔寺,到后來,就干脆從了噶舉派。公元十五世紀格魯派傳入巴塘,固始汗派兵進入巴塘,又強迫該寺改為格魯派(黃教)寺廟。清順治九年,五世達賴受清廷冊封后,派遣格魯派德莫活佛昂旺格勒來巴塘,仿照拉薩哲蚌寺洛色林規模,在木氏土司官寨原址上擴建了“扎塔寺,并親自為該寺命名為“噶登彭德林。由于一直受清政府的扶持,又被賜漢名“康寧寺。噶登彭德林寺在中甸、昌都、理塘等,都有其支寺。
關鍵字: 創始人 噶舉派 木氏土司 格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