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梵寺
由達成鐵路蓬溪站乘汽車向北轉西行8公里,便可到達蜀中名剎寶梵寺了。
寶梵寺坐落于四川蓬溪縣西15公里的寶梵鎮寶梵村獅子山中麓。肇建于北宋初年,稱羅漢院。治平元年(1064),宋英宗趙曙敕改為寶梵寺,義為“佛中之圣,梵宗之寶,直解為:“三寶、“梵剎的聯義。后罹戰亂災禍破壞。遞傳至明代正統二年 (1437),僧人海舟到此開山駐扎,于景泰元年(1450)重建大雄殿、觀音閣,增塑佛像。爾后,明清兩代,相繼培建天王殿、毗廬殿、山門及兩側配殿,遂成今日之規模,呈三進復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積達2600多平方米。
大雄殿,氣宇軒昂,造型美觀,為木構單檐歇山頂,三間四架椽抬梁式結構,殿呈正方形,長闊均為15.3米,通高8.5米,檐下施斗拱18朵,斗拱制作為七鋪作單杪雙下昂,出昂作枇竹狀,昂嘴伸出很長,昂尾直抵下平。屋面施碧瓦,磚雕龍脊、劍鰲及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卦象,四角飛甍系鐵馬。建國后,重慶市博物館及各地古建專家學者,稱贊此殿營造科學、壯觀,結論為“設計精細,結構嚴謹,形式美觀,基礎牢固,譽為明代中期建筑的佳作。
山門上懸掛著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沙孟海題寫的“寶梵寺,浙江省書畫家譚建丞題寫的“畫苑仙蹤,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李半黎篆寫的“古羅漢院等匾額,和浙江省書法家李伏雨補書的“眾生歸凈土;萬法拜禪宗等楹聯。
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將寶梵寺大殿及壁畫核定公布為四川省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鍵字: 書法家 書法家協會 四川省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