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棧道
大佛右側的石壁上,有一條險峻的棧道,自上而下盤旋九曲,這便是著名的“九曲棧道,是與修建佛像同時開鑿的。
棧道頂端有一長廊式亭閣,這是明代袁子讓稱作“立亭上則三 峨凝黛,水自天來,煙波極目,綠野無際的近河亭。棧道第一折的經變圖雕刻精細,形象生動,人物豐腴端祥,線條優美,并刻有樓臺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藝術的寶貴資料。
往前是一段懸空架設的“百步棧道,崖壁上刻著張愛萍。馬識途等人的題詠。走在懸空棧道上,腳下滔滔江水,浪涌翻卷,過懸空棧道,攀“窄寬quot;低高的險坡,上“天梯,便可到松韻亭小想。距松韻亭10米處有一獨立的巨石,高30多米,人稱“降魔柞。立于降魔柞上,疊疊青巒。漠漠沙洲、渺渺煙霜、點點舟帆似二幅畫卷映人眼簾;水擊、松濤,鳥鳴像交響樂章在耳畔回蕩。
離開松韻亭前行,數十步便到了棧道南端一方亭,名“兌悅。亭為鑿棧道時所建。因分為上、下兩層,又名“子母亭。歇息于亭中,抬頭蒼峰屏峙,低首流水漏漏;回首望,棧道婉蜒曲折。大自然的造化與人工的雕鑿融為一體,美不勝收。 棧道最寬處1.45米,最窄處0.6米,共217級石階,沿崖遷回而下,可到大佛腳底。
凌云棧道被詩人們譽為“崖壁上的交響詩。它削壁穿洞,架虛構空,藏奇露險,婉蜒曲折,似一條騰空而起的巨龍,隱藏在樂山大佛左側棲鴛、兌悅兩個11;峰的懸崖絕壁間。棧道開鑿于1983年初,1984年峻工,同年十月開放,全長 約500米,北端與大佛相連,南端與碧津樓相連,與大佛右側 的九曲棧道一起構成一條回環曲折的旅游路線。 繞過佛腳,穿“洞天,便到了棧道北端。相傳這里龍王太子求學于蘇東坡的上山路徑因此被稱為“三太子人海處。
往前是一段懸空架設的百步棧道,崖壁上刻著張愛萍,馬識 途等人的題詠。走在懸空棧道上,腳下滔滔江水,浪涌翻卷, 過懸空棧道,攀“窄寬 低高的險坡,上“天梯,便可到松韻亭小憩。距松韻亭10米處有一獨立的巨石,高30多米, 人稱“降魔柞。立于降魔柞上,疊疊青巒。漠漠沙洲、渺 渺煙霜、點點舟帆似二幅畫卷映人眼簾;水擊、松濤,鳥鳴 像交響樂章在耳畔回蕩。離松韻亭前行,數十步便到了棧道 南端一方亭,名“兌悅。亭為鑿棧道時所建。因分為上、下兩層,又名“子母亭。歇息于亭中,抬頭蒼峰屏峙,低首流水漏漏;回首望,棧道婉蜒曲折。大自然的造化與人工的 雕鑿融為一體,美不勝收。
關鍵字: 樂山大佛 凌云棧道 旅游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