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頂祥光
層巖削壁跨千里,坐鎮西南勢獨雄。
元氣昆侖磅礴外,祥光隱現有無中。
珠瓔寶佛留金相,金碧樓臺依半空。
縱是蓬萊并弱水,消虛難與此相同。
明人方孝孺的《宿峰頂次濟定韻》一詩描繪了金頂絕色。人們常說:“到峨眉山不到金頂等于沒有到峨眉山。認為,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的“金頂祥光,則是峨眉山的精靈。“金頂祥光包括四大奇觀:云海、日出、佛光、圣燈。它們自古為世人所神往、迷戀。
云海
晴空萬里時,白云從千山萬壑冉冉升起,頃刻,茫茫蒼蒼的云海,雪白的絨毯一般平展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時,地平線上是云,天空中也是云,人站在兩層云之間,極有飄飄欲仙的感受。南宋范成大把云海稱為:兜羅綿世界。(兜羅:梵語,樹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羅綿),佛家叫作“銀色世界。作為峨眉山的代稱,如同五臺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世界,九華山叫“幽冥世界。
山風乍起時,云海飄散而去,群峰眾嶺變變成一座座小島;云海匯聚過來,千山萬壑被掩藏得無影無蹤。云海時開時合,恰似“山舞青蛇,氣象雄偉。風緊時,云海忽而疾馳,翻滾、忽而飄逸、舒展,似天馬行空,似大海揚波,似雪球滾地。最壯觀的是,偶爾云海中激起無數蘑菇狀的云柱,騰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來,瞬息化做談談的縷縷游云。此種蘑菇云極難見到。范成大有詩驚嘆這幻變的云海:“明朝銀界混一白,咫尺眩轉寒凌兢。天容野色倏開閉,慘淡變化天靈。
日出
金頂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東方,墨紫黑紫的太空,天地一色,逐漸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托著三兩雜金色鑲邊的彩云,預示著一個輝煌的白晝即將降臨。彩云下,空曠的紫藍色的天幕上,一剎間,吐出一點紫紅,緩慢上升,逐漸變成注弧、半圓;變成桔紅、金紅;然后微微一個跳躍,拖著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輪圓圓的紅日嵌在天邊。
日出因氣象條件和季節的不同而千姿百態,差異極大。天氣晴朗時,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可觀賞到壯麗日出的全過程;或天邊有云氣,待見日出時,已是脫離地平線的一輪紅日,或云層彌漫,則有時僅能看到朝霞、云海。
伴隨著旭日東升,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從頭至腳逐漸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現出它全部的秀美身姿。此時此刻,天上地下變成金色的世界,象征著“早晨是黃金之意。
“不陟高寒處,安知天地寬。
在日出時的金頂,可看到更上闊的天地:東面千山萬嶺似一座座山水小盆景;峨眉平原的盡頭,表衣江、大渡河似兩條白練環繞,匯合于隱約可見的樂山城。東北和西面,曬金山、大小瓦屋山方正橫臥;銀裝素裹的大雪山,起伏綿延,聳立于眾山之上,在初升旭日暉映下,變化成一列粉紅色的巨型縷花山石玉雕。
佛光
諺云:“朝看西午看東。看神奇的佛光,最佳時間是下午25時,最佳的地點是在睹光臺、攝身巖。
午后,攝身巖下,巖布滿白蒙蒙的云層,云層中驟然幻化出一個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環,約一二米大小,中央虛明如鏡。金頂歡聲雷動。觀者背向偏西的陽光,有時會發現光環中現自己的身影,猶如面對明鏡,舉手投腳,影皆隨形,奇者,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時同址觀看,觀者也只能自見已影。不見旁人。清人丁文燦在《看見佛光》一詩中,云:“云成五色現廳光,形似民珠不可方,更有一樁奇異中,人人影在簡中藏。這種佛光名“攝身光。范成大在《光相》詩中歌曰:
重輪疊影印巖腹,非煙非霧非丹青。
我與化中人共住,鏡光覿面交相顯。
譚鐘岳詩云:
非云非霧起層空,異彩奇輝迥不同。
試向石臺高處望,人人都在佛光中。
佛光因色調、形狀、大小的不同,有各種不同名稱的佛光,如有水光、壁支光、童子光、金橋、清現、反現、大現、小現等等。
佛光,佛家說是普賢菩薩向凡夫俗子顯露真容,隨緣應化,故又稱“光相。實際上,佛光是和種光的自然現象,是陽光照在云霧表面所起的衍射作用而形成的。中國科學家命名為“峨眉寶光。據載,峨眉山佛光每月均有出現,夏天和初冬出現的次數最多,最多時全年可見一百次左右。
圣燈
金頂無月的黑夜,攝身巖下夜色沉沉,有時忽見一光如螢,繼而數點,漸至無數,在黑暗的山谷飄忽不定。佛家稱它的“圣燈,又名“神燈,說飄浮的神燈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明代萬歷年間,嘉定知州袁子讓在《游大峨山記》一文中記述了他所見:“及時薄暮,一僧果語lsquo;空中燈現rsquo;。予急出現之,隱隱有一兩點,如星飛在巖壑上下間。有頃,分為數十;有頃,漸分為數百;往來樓臺欄之中;移時而散,竟不知何物。釋心誠《圣燈》詩云:“飛自峭崖東,飄來點點紅。回翔分遠近,掩映入空蒙。焰冷千年火,光搖半壁風。夜深人靜后,掛滿梵王宮。明人尹伸《圣燈》詩亦云:“曠望不辭夜,燈從上界傳。流光時渡壑,焰影欲連天。只評繁星墜,還從法力圓。迷云開暗谷,處處見金仙。
據科學家初步考察,“圣燈是一種物理現象。一說是磷火,是含磷氣氫和朕磷的作用,聯磷的自然,激起磷化氫的它燃;一說是某些樹木上有一種密環菌的真菌,遇雨后而發光。可惜的是60年代以來,已難見到這種神奇的“圣燈。據金頂仁開和尚所述:1982年8月一天的半夜,滿天星斗,攝身巖半腰一層薄薄的云忽見去層中早冒出一雜藍綠的光點,約有拳頭大,冒出后,迎面一射,迅速消失;接看第二朵光點冒出,一射,又消滅了hellip;hellip;。如此冒出約有三四十個光點。最后一朵光點,周圍還伴著三五朵小火花。
這種神異的光象及其逐漸消失的原因,尚待科學家們去進一步探索。
關鍵字: 千山萬壑 大雪山 峨眉山 瓦屋山 金頂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