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節
同大山當中的瑤族相比,水族的生活要富足得多了,因為他們擁有肥沃的田地。我們在黔南荔波縣秋收后的田野中遇到了水族“額節”的祭祖儀式。村寨當中男女老少都集中在供桌前,年老的族人端坐在板凳上,年輕人直立在他們背后。供桌上方用水族特有的文字“水書”寫著祈福的話語,供桌正中供奉著水族的“圖騰石”,周圍擺放著碩大的豬頭、全雞、瓜果和米酒。能看懂“水書”的鬼師在香案前翻著發黃的書頁,帶領族人焚香禱告。
我在一旁入神地猜測著那本古書上那些魚型的、飛鳥狀的文字,短暫的焚香儀式一結束,我就拉住了旁邊一個穿著傳統長衫的小伙子,想印證一下自己是否有學“水書”的天賦,不想小伙子靦腆地笑了,用并不流利的漢語告訴我,他也只是認識最簡單幾個水族文字罷了,那本書上的東西只有年老的鬼師們才通曉。
這時,幾個高輩分的鬼師點著了煙袋圍坐在一個小火爐邊,似乎討論著水書上的一些東西,我湊過頭去看的時候,他們卻一口紙煙齊齊噴出來,我只能苦笑著躲開了;當我再回頭去找那個小伙子時,卻發現他已經脫下了長衫,換上了蓑衣斗笠,跳下了田邊的淺水池塘,用魚篩不斷把那些活蹦亂跳的魚兒向岸邊的族人和客人身上扔去,激起陣陣驚呼,原來捕魚也是祭祀當中的一個環節,只不過他屬于水族的年輕人;水族的女人們卻對池塘邊的戰況并不關心,卻也不接近鬼師,她們在田地中圍成一個圈,似乎在比較著身上衣服的做工,然后一陣嘻笑過后,唱起了我們聽不懂的山歌,仿佛又是一個獨立的世界。
關鍵字: 水族 瑤族 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