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
法源寺位于貴州省平壩縣城內塔山腳下,距省城貴陽市80公里。這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四周群山連綿起伏。
法源寺原名“東岳廟。據平壩縣史料記載:“該寺舊毀于兵,康熙九年、乾隆二十六年、光緒初年歷次修葺;有前殿后殿各三間;及兩邊廂房。法源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法源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佛像全部被毀,以后又被有些單位占用,并作過收容收、殺豬場、福利院、倉庫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在各級政府領導部門的支持下,該寺正式移交僧人管理。此時法源寺已是滿目蒼涼、千瘡百孔。在有關部門的信教群眾的鼎力相助下,該寺住持帶領僧人不辭辛勞,積極籌款重建。1994年至1995年修建下殿和兩旁相房;1997年至1998年重建大雄寶殿。其中得到貴州省佛教協會會長、貴陽市黔靈山弘福寺方丈慧海大和尚及弘福寺四大班首的協助尤多。寺內塑有釋迦牟尼、觀音、地藏、十八羅漢、韋馱、彌勒等佛像。另有碑刻五塊,佛經十部。現可接納一千多人參加大型佛事活動。
法源寺全體僧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慈悲精神普化十方信眾,對繼承和弘揚傳統佛教文化,促進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法源寺現任監院華祥法師,31歲,貴州織金人,1987年出家,禮凈蓮尼師剃度,1991年于成都昭覺寺受具足戒,兼任平壩縣政協委員。
關鍵字: 大雄寶殿 平壩縣 法源寺 貴州省 貴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