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森林公園
貴陽森林公園距貴陽市僅2.5公里的森林公園,占地532公頃,其中森林覆蓋面90%,森林里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珙桐以及松、杉、樟、柚、櫟、檀、杏等珍貴樹上千種,還培植有山茶、桂花、杜鵑等有名的稀少花木;畫眉、貓頭鷹、野雞、松鼠、穿山甲、刺猬、獐、野兔、黃鼠狼、泥豬野生動物生活其間,整個公園呈現出山嶺透迤、林木蓊郁、泉水潺潺,珍禽出沒、蟬鳴鳥語、芳草馨香的雅趣。森林公園原為貴州省林科院實驗林場。1960年4月,周恩來總理來黔視察時,以其林木蔥郁,樹種繁多,景致壯觀,提議將林場改建為森林公園,以供游人觀覽,以豐富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由于它林木種類眾多,成林時久,面積廣袤,泉水潺潺,珍禽出沒,蟬鳴鳥語,芳草馨香而被譽為“貴陽八景之一的美稱,并躋冠于全國城市森林公園之首。于一九九九年被列為“中國名園。公園北門入口處,即圖云關。它是黔南首關,歷史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938年10月,中國紅十會救護總隊,由長沙、祁陽遷至貴陽,連同舉世聞名的中國醫療衛生中心和軍醫培訓基地等都以它為中心基地。
當時,由波蘭、奧地利、美國、捷克等9個國家組成的一支國際援華醫療隊為了世界和平,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為了紀念打擊日本侵略者,自愿來到了生活艱苦的貴陽市圖云關紅十字會救護總隊,他們為我國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1943年,日軍在廣西使用細菌彈,英國援華隊的女醫生高田宜(中國名)以自己的身體作試驗注射防疫針,不幸中毒,犧牲在此,為了紀念這些國際友人的豐功偉績及為中國革命事業而以身殉職的英國女醫生高田宜,在貴陽市人民政府及廣大海內外僑胞、愛國人士的大力倡導和協助下,人們用白色的大理石在綠樹環抱的浮翠閣附近建造了“國際援華醫療隊紀念碑和“英國女醫生高田宜之墓碑。在高田宜墓碑之后,是一只用大理石精雕細琢而成的巨大和平鴿,它象征著人類需要和平,人類需要友愛,讓可惡的戰爭從這個地球上永遠消失。這兒松杉茂密、濃郁蔽日,陽光透過樹葉,將五彩斑斕的光點撒在林間小道,豐碑義冢與名園輝映,游人至此,無不駐足,無不肅然起敬,深深緬懷一番。公園內有一奇特景觀:千姿百態的銀灰色怪石鑲嵌在蓊蔚蔥郁的林間,如碧空中的朵朵白云,形成小巧、險峻的“神珍一線天。
早年這里修建了中山公園,塑造了一座孫中山先生的浮雕半身像,后因缺少管理,遭到了毀壞。到90年代,貴陽市人民政府為了緬懷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把重建中山公園列入“八五建設計劃,隨即撥了專款,各界愛國人士也紛紛解囊,重新修建“中山公園。如今的中山公園已被修葺一新,還未進入“中山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大理石雕砌而成的大門,雕刻精巧,創意別致,氣勢雄偉。柱上鐫刻的由趙西林與王鄂華兩位名人手書的兩幅楹聯:“撫今追昔當仰先驅,依景建園并非夢境和“先哲高風同仰止,雄關列嶂沐光輝更令這扇門雄偉壯觀。進門后,著蜿蜒而上的石階,迎著習習清風前進,松杉千垂,群山環抱之中的中山紀念堂便呈現在眼前。四角形的屋頂,紅磚碧瓦,大理石的柱,再加上大門上掛著的那塊“天下為公的巨扁和堂前那棵蒼勁有力的高大青松,頓時給人一種古樸典雅、肅然起敬的感覺。 公園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度假村;林木掩映中工藝精巧、創意別致,端莊肅穆的“中山堂,讓游人飽覽日出日落,云海蕩漾美景的“日出峰;被譽為佛都勝地的古“觀音洞以及“鹿園、“蘋果園、“櫻花園、“油茶園、“盆景園、“花圃園等更是讓游客留連忘返。
關鍵字: 大理石 森林公園 貴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