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先生墓
十八先生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安龍縣城北隅,為南明永歷帝18名朝臣的合葬墓。安龍縣俗稱“皇城,南明永歷皇帝在此住了兩年之久。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起義軍進京,吳三桂引清兵進入山海關,明崇禎皇帝吊死在北京景山。中國南方抗清斗爭蜂起,一部分愛國將領和地方官吏紛紛擁立明朝的藩王建立政權,堅持抗清。南京的福王、紹興的魯王、福州的唐王分別建立了永歷王朝,史“南明王朝永歷朝廷顛沛流離于粵、桂、湘、黔各地,永歷六年(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永歷朝廷人廣西遷往貴州安隆,并把安隆改為安龍府。
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張獻忠出師四川戰死后,孫可望繼續統帥張獻忠的“大西軍與永歷政權聯合抗清,斗爭形勢迅速好轉。李定國也在廣西連克數城,揮師湖南,威逼長沙。然而孫可望嫉妒李定國的勝利,欲廢永歷帝而自立。這時朱由榔如坐危城,惴惴不安,便私下與太監張福祿、全為國密議,欲召李定國來安龍護衛,張、全兩人又與大學士吳貞毓密議,派林青陽到李定國軍中傳達“圣旨。但永歷君臣之謀被孫可望探知,遂派心腹鄭國將吳貞毓等18人逯捕,嚴刑拷打,并迫使永歷皇帝定18人有“咨寶矯詔,欺君誤國之罪,將刑科給事張鐫、太監張福祿、全為國3人凌遲處死,內閣大學士吳貞毓處以絞刑,其余14人斬首,這就是歷史上的“十八先生之獄。兩年后,朱由榔移駐昆明,后人同情這18人的悲慘遭遇,收其尸骨,碑鐫“明十八先生墓。系朱由榔親題。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建十八先生專祠。南明永歷帝朱由榔于永歷六年(1652年)流寓安龍,從臣東閣大學士吳貞敏等18人,憤恨孫可望欲篡位自立,君臣密謀遣使赴廣西召李定國入衛。事泄,18人悉遇害,合葬于馬場壩,永歷十二年(1658年)立“明十八先生成仁之處碑于墓前。
關鍵字: 合葬墓 安龍縣 山海關 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