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故事】史上有名的沙坪瓷器鎮
史上有名的沙坪瓷器鎮
磁器口源于瓷器。據資料介紹說,古鎮瓷器業的開山鼻祖是江氏家族。江氏家族人的發跡,有一個傳說。明末戰亂,天府之國,幾經戰火,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經濟蕭條,昔日繁華的龍隱鎮也被兵刃毀之殆盡。康熙初年,湖廣填四川,繼而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一帶的平民也舉家大遷移。福建汀洲的江家三兄弟就是在這次大遷移中進川的。江家三兄弟拖著一大家子人走到龍隱鎮時,一家老小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無力舉足北行了。于是,三兄弟抱著碗插上稻草標沿街叫賣,后來在一位白胡子老頭幫助下,發現滾柴坡一帶的地質雖劣,卻蘊藏著豐富的石灰石、石英石、白云石、硅石、白泡石、白礬土、黃色粘土,這些都是制瓷的好原料,且水源好,瀑布的水力可碎石,漫山遍野滿是薪柴,巖層中還夾雜薄煤層,都可作燒制瓷器的燃料,真是天賜一方絕好的制瓷地。于是,老二一家便在青草坡落戶,重操舊業,置窯場設作坊建起了碗廠。江家碗廠的興起,帶動了龍隱鎮一帶陶瓷業的發展,窯罐廠、作坊遍地開花,形成歷史上有名的沙坪窯。從而,瓷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龍隱鎮的主要產業。青草坡的瓷器遠銷湖北、貴州等地,名聲大振。鎮上瓷器業鼎盛時達七十余家,外地裝運的船只停滿了大碼頭,繁榮了古鎮的經濟。后來,就將龍隱鎮改為了瓷器口,再后來,因 “ 瓷 ” 字通 “ 磁 ” ,便叫做了磁器口。陪都期間,這一個小鎮茶館達100多個。其特色是“書場茶館”,“書場茶館”又稱藝人茶館,是品茗欣賞民間藝術的地方。然而,如今的古鎮已經沒有了瓷器,茶館也是寥寥無幾,走進古鎮滿眼都是各種小吃和特產,鎮上的“三寶”卻是毛血旺、千張皮、椒鹽花生。生意最好的是磁器口的麻花,而且全姓“陳”。
磁器口博 (40)
磁器口博 (42)
磁器口博 (44)
磁器口博 (43)
磁器口博 (71)
磁器口博 (25)
磁器口博 (26)
磁器口博 (27)
磁器口博 (28)
磁器口博 (45)
磁器口博 (46)
磁器口博 (47)
磁器口博 (48)
磁器口博 (49)
磁器口博 (50)
磁器口博 (52)
磁器口博 (51)
磁器口博 (53)
關鍵字: 漫山遍野 薄煤層 陶瓷業 青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