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寺名剎】有龍則靈的華巖洞——華巖寺㈢
有龍則靈的華巖洞
——華巖寺㈢
華巖寺始建年代無史可考,卻因寺南側有一華巖洞而得名。初因山巖有洞,依洞結庵,四時澗泉飛濺,狀如散花,遂以華巖為洞名而后建寺,以洞著稱,亦沿稱華巖寺。華巖寺流傳著不少神奇的傳說,最著名的是“金雞筑巢”和“袈裟蔽日”。華巖洞即小寺,與大寺隔湖相望,為華巖寺之祖廟。據華巖寺志載:“巴縣之西有伽藍,曰華巖。明萬歷已亥,里人楊益延僧無權復建。”華巖寺屬佛教禪宗,自圣可大師首任住持以來,已傳六十四屆,今為釋心月法師任方丈,有常住僧人60余名。石刻觀音,達摩佛像系畫圣吳道子白描珍品。五百羅漢雕像別具一格,每尊高不過一尺,寬約七寸,全部妙相以柳木鏤空浮雕而成,造于清嘉慶年間,乃佛教藝術之瑰寶。在深邃幽靜的華巖古洞右邊,有一尊石刻大乘臥佛——釋迦涅磐圣像,長約3米,神態安詳,左邊半崖上有刻于清同治年間的“有龍則靈”四個大字。
關鍵字: 華巖寺 華巖洞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