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方言俚語
目前的重慶方言,可指重慶直轄以后,所屬40個區縣的方言總和。從方言種類講,重慶方言屬于北方方言大區的西南官話區。雖與北方方言區的其它分支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有不少自已的特點,在語音、詞匯、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體。
狹義的重慶言子,專指重慶人的“展言子兒”,即歇后語或陷語,于諧趣幽默里見智慧,為重慶方言的一大特殊現象。 本章擬從隱語、諺語等方面進行敘述。
重慶方言,又分為三個大的方言片,綦江、江津一線歸屬灌赤片,秀山等地歸屬黔北片,其余區縣歸屬成渝片。
隱語
展言子在重慶民間有悠久的歷史。老百姓們工作勞動之余,常以幽默詼諧的展言子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感受。有些內容形式都很精彩的言子經過一代代口頭流傳,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句”,長盛不衰。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的變化,許多言子也被不斷修改著,新的言子也不斷被創造出來。
重慶言子的內容包羅萬象,天文地理,日常瑣事無所不涉。重慶言子的形式更是靈活多樣,短小精悍,形象生動。展言子習慣上叫歇后語、半截話,實際就是隱語。前半句是譬語或引子,后半句是解語或注語,是說話人的真意所在。這種語言形式類似“詩經”和陜北民歌信天游常用的“比興手法”。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常只說出前半句,而將后半句隱去不表,聽話人常會心領神會,十分默契,使語言交流不但幽默風趣,而且含蓄生動,顯現出特殊的美感和魅力。例如:“瞎子戴眼境——多余的圈圈”,這是一個完整的言子兒。但生活中常這么說:“你也不怕麻煩。其實你做這些無用功完全是瞎子戴眼鏡。”再如:“半天空掛口袋——裝風(瘋)”,生活中常說:“他這人神經得很,半天空掛口袋。”
“毛煞”
“毛(maō)煞”是常掛于重慶人嘴邊的一句方言俚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個性、性格及脾氣,即"性格剛,脾氣暴"。我們常說某某嘿毛煞,性格"毛"得很,莫去惹。
“毛煞”常含貶義,但有時也用來夸贊某人。小明學習成績好,期期穩拿全年級第一,同學們個個都服了氣,說他硬是毛煞不簡單。
因此,咱們做人,該毛煞的地方還得想法去毛煞,不該毛煞的萬萬不可去毛煞。
“搭巴壁”
在重慶方言中,搭巴壁的意思就是厚起臉皮巴倒人家占便宜。
“裝莽”
裝莽,就是裝蒜,裝糊涂,裝到二百錢數不清,一問三不知,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其實,裝莽只不過是一種包裝而已,把自己包裝成老實人,包裝得傻乎乎的。
可別小看裝莽。有的人裝莽,是“面帶豬相,心頭嘹亮”。心頭明白得很,只
“背油”
“背”字有兩種不同的含意。除了通常說的背米、背菜、背包袱外,還有一種含意,指過多耗費時間、精力、感情、錢財等。“這個活路恁個搞法,好背油啊!”重慶人恁個說,外地人往往搞不懂。
其實哪個人做事都想多快好省,不愿多背油。但這就要看你聰不聰明,能不能干了。
“啄夢腳”
重慶方言“啄夢腳”的“啄”字,相當于"踢"的意思,但在字典里卻找不到它。在此只好用啄木鳥的“啄”來替代了,音念zhua。巴渝土話中這個字用得較多。
重慶話中的啄夢腳除了本意外還有另一層意思是碰運氣。
最喜歡啄夢腳的要數賭徒,人坐牌桌,心存僥幸,希望好運降臨,贏個兜滿缽滿?選越想贏越不順手越栽水,幾家伙就把錢輸得所剩無幾?選為了撈轉來,決定鋌而走險啄夢腳,把剩下的錢全部押上.結果大多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遭輸得瓜兮兮的?
因此,啄夢腳是靠運氣,含有迷信色彩,還是少啄為妙?
“莫搞豪”
小娃兒缺乏起碼的生活常識,不大懂事,既好奇又好動,往往整壞家里的東西。父母看到了,經常給小娃兒打招呼:“莫搞豪!”
“水垮垮”
星期天晚上,吃了一天油大的一家人喝紅苕稀飯解油膩。香噴噴熱騰騰的紅苕稀飯端上桌,讀初中的兒子"哧溜"一聲猛喝了一口,就扯聲賣氣地埋怨起他老漢兒來:“哎呀,老爸你買的紅苕水垮垮的,一點都不好吃。”他老漢反唇相譏洗刷他:“你讀書才水垮垮的,光曉得踢球,成績一點兒都不好!"”
“水垮垮”一詞在水碼頭的重慶城流行了嘿么久。最先是形容紅苕、洋芋、南瓜等淀粉類的瓜菜質量不高口感不好。后來,人們又用"水垮垮"來形容某些工作上不負責、學習上不認真,乃至于感情上不專一的人,這市井味嘿濃的詞內涵有了質的飛躍。
“說個鏟鏟”
“鏟鏟”不是鏟鏟。作為勞動工具的鏟鏟,可能是鐵鏟、煤鏟、鍋鏟。而“說個鏟鏟”是句常用的重慶方言,說鏟不見鏟,子虛烏有。既然你“說個鏟鏟”么,那就別說了,說了也等于個"圈圈"。說話不算數--說個鏟鏟。
整重慶人所需之“鏟鏟”是掛在嘴上的,不是拿在手上的那種。
必學之重慶方言:
打望——打精神牙祭看美女
安逸——滿意舒服
不要——不用謝
要的——好的
假打——虛偽
拈起來——夾起來
巴耳朵——怕老婆
鬼兒——小子
哈哈兒——馬上
好多錢——多少錢
啥子——什么
扒著路走——沿著這條路走
一哈——全部
耍朋友——談戀愛
擺龍門陣——閑聊天
你麻哈兒嗦——你騙傻子呢
關鍵字: 方言俚語 西南 詞匯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