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廟
來到五丈原諸葛亮廟前,您立刻會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因為這里就是中國古代智慧人物化身諸葛亮隕身之地。諸葛亮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他雖智慧超人、用兵入神卻還是壯志難酬。諸葛亮病逝后,人們為了便于祭奠,在這里修建了諸葛亮廟。
迎面歇山清式建筑的山門上方一塊豎匾懸于正中,上書quot;五丈原諸葛亮廟quot;七個鎏金大字,前柱上掛quot;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quot;對聯,簡潔的概括諸葛亮的一生。門側兩壁繪有顏嚴、黃忠兩員老將的畫像,門里檐前懸quot;伐曹魏名留漢簡,出歧山氣吞中原quot;對聯。兩側魏延、馬岱塑像威然站立,他們披掛整齊、手持兵刃、威風凜凜似在隨時準備迎戰來犯的魏軍,又像在為營中休息的諸葛丞相守護。院中一棵造型奇特的槐樹迎風傲立,此樹分兩叉下分上交,其中一叉又分三枝,三枝向上又合三為一,即兩叉三枝,它好像在訴說當年劉關張兄弟三人生死與共、諸葛亮一心為漢室江山quot;鞠躬盡瘁、死而后已quot;的悲壯故事。因此樹形世所罕見所以成為廟內三景之一。樹兩旁鐘鼓樓相對而望,重修于清嘉慶13年。東為鐘樓,上書quot;聲聞于天quot;,內置大鐘一口,直徑2米,高2米,重2噸。西為鼓樓,上書quot;空谷傳聲quot;,內大鼓直徑1.5米,高1.7米。
正對山門是硬山式建筑的武候獻殿,它最早建于元初年,現存為清光緒年間重修。獻殿檐下懸quot;五丈秋風quot;巨幅牌匾,前柱上掛quot;三顧許馳驅,三分天下隆中對;六軍彰討伐,六出歧山綱目書quot;對聯,將諸葛亮戎馬半生盡收聯中。檐上架一直徑0、6米,長16米的一根楊木通檁,因其通直無曲、粗細均勻,故而成為諸葛亮廟的又一景。獻殿內山墻上繪《三國演義》故事,壁間鑲嵌岳飛書諸葛亮前后《出師表》,因諸葛亮〈〈出師表〉〉言出肺腑、感人至深,為后人千古傳誦,堪稱世之一絕;岳飛當年南歸過南陽時有感于自己與諸葛亮心情相投,故此揮淚走筆的澎湃心情無不滲透在字里行間,其書法勁健飄灑、氣勢磅礴,明太祖朱元璋言其書法quot;直而不曲,書如其人quot;,嘆為稀世墨寶,為其第二絕;后由清代西北馳名的石匠樊登云刻于石上,他的刀功嫻熟隨筆走刃,形同真跡,亦為一絕,故此碑被稱為諸葛亮廟三絕碑。
穿過獻殿有一八角攢尖頂的八卦亭,亭后為武侯正殿,大殿檐下懸quot;英名千古quot;金字大匾,前柱掛馮玉祥將軍書的quot;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風流于遺跡萬古清高quot;對聯,表達了他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大殿前檐的兩棵中柱尤為注目,柱子未添加任何色彩,柱子上的紋路清晰可辨,它們酷似一龍一鳳頭朝下盤于柱子之上,這兩根柱子為云楸木所造,紋路奇特、絕世無雙成為諸葛亮廟第三景。大殿內諸葛亮羽扇綸巾、神態祥和,一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氣度。關興、張苞、王平、廖化、站立兩廂似在傾聽丞相密授計謀。大殿的兩側分別配祀姜維和楊儀,配殿墻壁上繪有三國歷史故事彩畫。
大殿后西側為諸葛亮衣冠冢,墓的簡單實為后世楷模。大殿正后方為落星亭,亭內有一形狀獨特的石頭。據說它是當年諸葛亮病逝時從天上落下來的quot;將星石quot;。將星亭兩側為文臣武將廊,塑的是諸葛亮生前所喜愛的五文五武共十位大臣。
退出將星亭向東走便是諸葛亮的夫人黃月英的宮觀。黃夫人手捧書簡端坐當中,似乎她也在想如何為丈夫分憂,她的兩個兒子諸葛瞻、諸葛喬站立兩旁,像在聽母親諄諄教誨。
關鍵字: 八卦亭 旅行網 武侯正殿 諸葛亮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