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壁上的世外桃源之郭亮村
看電影《舉起手來》的時候,有一個鏡頭,郭達扮演的老農趕著一輛驢車,走在一條從山體上開出來的石板路上,下面就是深不可測的懸崖,這奇險的風光讓我驚訝傾倒,后來在網上知道,那就是在郭亮村拍的。 5月底,在網上征了幾個驢友,我任領隊,直奔那里。郭亮村在太行山腹地,山西和河南兩省交界處,距河南輝縣70公里,坐落在海拔1752米的絕壁上,1977年之前,出入郭亮村的唯一通道,是一條掛在懸崖上的石頭階梯,因為險峻曲折,稍不心就有墜崖的危險,人稱“天梯”,1972年,13位村民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手力用鋼錘、鋼銼,歷時五年,硬是在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出一條高5米、寬4米,全長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車。這條絕壁長廊,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買票的那天,因為上海火車站訂票系統升級,好多車次的票都賣不出來,我們只買到了下午5點的坐票,硬是坐了14個小時!于次日早上7:25分到達鄭州。7:30分有鄭州開往新鄉的t58次火車,大家沒有出站,在5分鐘的時間內以百米沖刺的急行軍速度穿越一個地道,兩個站臺,終于登上此趟列車——差一點就趕不上了。到新鄉后,取道往郭亮村。這一路上,可真不咋地,5月底,江南還正涼爽溫潤,中原卻像著了火般,又悶又熱,活象桑拿浴室。路上灰又多,我們租的小破車沒空調,只好車窗大開,每個人都塵土滿面,土地菩薩一樣。車到了山下。前方的山體,我從來都沒見過,又高又陡,就像一塊好好的石頭,被人活生生用刀斧劈了開來,寸草不生,呈九十度角直上直下。我們張大的嘴還沒有合上,司機又指著絕壁告訴我們:“郭亮村就在那山頂上。”車盤旋而上。我們坐的車是輛又老又舊的破面包,一上坡就直喘粗氣,讓人擔心它是不是爬得動。上到山腰,腳下的路由柏油變成了石板的,老破車太舊了,防震性能不好,我們的屁股簡直都要顛上天去了。進洞了。地面是麻的,靠懸崖的那面,隔不多遠就有一個很大的“窗”,光線透進來,使得洞里并不很暗,“窗子”的邊上,還有石頭的矮圍墻,防止人跌落下去。對面有車開過來,兩車交匯的時候,我們的車停下來讓車。我在洞里溜達。整個洞都是石頭,渾然一體,墻壁凹凸不平,在陽光的折射下,有些巖石發出美麗的五彩的光來。想到這是村民們一手一手鑿出來的,我就止不住敬畏,人定勝天這句話,確實是有道理的。在“窗”邊探出頭去望,峽谷對面的山崖也是這樣刀削過般,連一根草都不長。我猜想,這種奇觀的形成,大約是幾十億年前,地殼發生劇烈變動,山體裂了開來,在漫長的時間長河里,逐漸演變成今天這樣的景象,要不然,為什么峽谷兩邊的山崖,連高低長短的距離都幾乎是對等的呢?出了郭亮洞,就到了山頂,眼前豁然開朗起來,平展展的場院,依山而建的石頭民居,粗大的老槐樹,有的人家門口還掛著去年沒吃完的玉米棒子,一派閑適的田園風光。看到這些,一路上吃的苦,坐十幾個小時,站臺上跑到幾乎斷氣,吃灰吃土,汗出如漿,都值了。天池在絕壁長廊的邊上,所謂天池,就是在山坳里筑起一條壩,把水攔起來,蓄成一個池塘。但因為山泉清澈,這池水,看上去就猶如綠玉一般清亮透明。壩上有一道橋,橋下有孔,幾縷泉水從孔中漫溢出來,嘩嘩直墜谷低,像一個小形的瀑布,絲絲縷縷的,水霧隨著山風散開來,新娘頭紗般飄逸動人。郭亮村因為風景奇險,很多美術學校都在這里設立了寫生基地,因此天池邊上,到處都是寫生的學生,像模像樣擺開了畫架調色板。進山的路。郭亮村,就在那座懸崖之上。石頭的路面。進洞了。隔一段,就在山體上開著一個天窗,好讓光透進來。滿村都是這樣的房子。遙看郭亮洞。天池。
關鍵字: 世外桃源 舉起手來 太行山 看電影 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