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南-上海
從北京到天津相當于上海到蘇州一樣方便,差不多100公里左右的樣子。很多北京人經常在周末的時候去天津淘便宜貨。天津是個老直轄市了,也是個老港口,所以海鮮和衣服要比北京便宜許多。俗話說“京油子,衛嘴子”指的就是天津人特別愛貧嘴,所以去天津一定要去茶樓聽相聲。很多北京的相聲演員必須要去天津的茶館串場實踐才能證明自己的藝術成就。在天津幾乎每天都有相聲和大鼓等曲藝表演。我們到了以后,沒趕上下午的演出,就先買的晚上的票子,直奔天津的十八街吃小吃去了。十八街是小吃廣場,著名的狗不理包子,貓不睬餃子,十八街大麻花都是在這里出名的。狗不理包子名氣挺大,但口感不如上海的南翔小籠,口味偏咸,這可能是北方飲食的一貫特點。整條十八街是個有屋頂的封閉式步行街,中間是擺攤的,周圍是開店的,東西十分便宜,管理得井然有序。lp挑選了幾雙工藝筷子后我們就離開去楊柳青的博物館了。楊柳青博物館離市區大概10多公里的樣子,是天津清代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國最早的反腐敗教育基地,天津市的第一任地委書記劉青山和張子善就是在解放初貪污了巨額公款在這里被執行槍決的。楊柳青的石家大院當初就是政府的辦公場所。就建筑本身而言,比陜西的王家大院和喬家大院差遠了。但庭院的布置和擺設相對更現代化了,特別是室內的茶樓和戲臺體現了晚清到民國的建筑進化。看完了楊柳青石家大院,我們回到了天津的市中心,就是勸業場步行街一帶。那里相當于上海的南京東路步行街,但建筑更加緊密。在步行街的輔路上有一家賣臭豆腐的,叫陳記,的確如宣傳的那樣“臭名遠揚”,排隊的人群一直延伸到主路上。弄得整個勸業場臭烘烘的。于是和lp一商量,決定她去購物,我去陳記排隊。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香熏spa,終于買到了兩盒(3塊一盒,每盒8個),論味道而言,的確是物超所值。不一會,到了相聲開場的時間了,我們提前10分鐘進場了。我們要的是前兩排的貴賓席,所以票價要高些,30塊一張。來的基本都是和我們年齡差不多的中青年觀眾,100多平米的房間里擠了近兩百個座位。比較巧的是這次的演員都是天津相聲界的一線頭排,慶祝他們的建團6周年紀念日。所以節目都比較精彩,以傳統相聲為主,穿插了一些現代的段子,感覺比小劇場話劇更來勁。一直表演到晚上塊11點才結束,足足3個半小時,回到北京的時候都午夜快一點了。在北京休息了兩天后,往本次旅行的最后一個省——河南進發了。在鄭州,我的大學同學幫我訂好了賓館,晚上到達后我們一起去品嘗了地道的河南菜“朝陽溝”,背景音樂是豫劇大師常香玉的精選。在這個飯店里還看到了中原地區的手鼓,就是在十面埋伏中章子儀打的那種有根柱子頂著的鼓。第二天我們兩家四口開車去了焦作的云臺山和登封的少林寺。感覺這些成熟的景區已經十分商業化了,我們從西部一路回來已經不太喜歡了,作到次一游后就匆匆離開了。次日和我同學告別后我們直奔洛陽的白馬寺,這里是西域佛教傳入中原的第一個寺廟,也被稱為“釋源”。的確十分古樸,但河南人不大會保存建筑的原始格局,在原來的寺廟里面造了很多新的建筑,破壞了這種寺廟的文化底蘊。轉了一圈后我們離開了洛陽,趕到開封,看大相國寺,就是魯智深離開五臺山后倒拔楊柳垂的那個寺廟,也是北宋當時的全國佛教中心。沒有看到那個著名的菜園子,到是看到了鎮寺之寶——一棵用直徑5米多粗的銀杏樹雕刻而成的千手觀音。總體感覺是大相國寺要比白馬寺更有氣派。開封是個不大的城市,但對于古代的建筑的保存可能是河南所有城市中做得最好的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開封的夜市小吃廣場,可以吃到整個中原地區最最有特色的各種小吃。在開封住了一晚之后,我們就往安徽進發。在我老丈人家里小住幾天后就打道回府,結束了本次4萬多公里為時近半年的長途旅行。
關鍵字: 上海 便宜貨 北京人 天津人 直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