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行
早上帶舅舅去了伊闕石窟("伊闕"在智能abc里是詞組).說起伊闕也許很少人知道這是個什么地方.其實就是龍門石窟,因為他旁邊是伊河,而那里的地勢兩山一橋夾一河的感覺像是個門形,而古時闕代表門.所以就叫伊闕,后來到了帝王時代,把皇帝比作真龍,文字簡化,所以改為龍門,可不是鯉魚跳龍門的龍門.我個人覺得伊闕比什么龍門好聽多了.小時候像逛公園一樣隨意的地方現在票價暴漲,自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這里就變的倍兒有臉,還好托人進去,要不一百多又沒了. 里面外國人比中國人多,不知是導游翻譯口語差還是我聽力不好的原因,我竟然聽不出他講的是哪國語言,雖然我只肯定我能聽懂部分英語.嘰里哇啦一陣講解,想必講了許多不為老外所知的文化.突然后面傳出一句夾著本地方言的話"你看那佛大不大?"一個中年婦女詢問她兒子的話.汗...通俗易懂. 許多洋女人,覺得凡是漂亮的都當明星了,但是明星不是很多,所以外國的女人大多不漂亮.再看老外的穿著,簡單,并不像電視上演的每個man都是armani.每個woman都chanel.每個child都是ad或nike.相反中國人身上都打著名牌,不管是珍品還是仿品.由此看見中國人消費水平比外國人高,中國人比外國人體面.為什么國民經濟還是沒外國高.小時候來石窟只是在小溪里捉到一只小魚,一只小螃蟹,小蝌蚪就很滿足了,至于那些佛像感覺真的就只能回答"你看那佛大不大?"這種問題.回去還要寫作文,于是觀后感變為游記,出現最多的還是小魚,小螃蟹,小蝌蚪. 自己再仔細看,不得不佩服曾經古人的智慧和巧奪天工,雖然我現在還是想不到更能表現古人nb的詞語.我還會到小溪邊看里面是否有小魚,的確,只是現在不會再捉了.所有來石窟的外地人在觀賞的時候也許除了嘆為觀止其他什么都沒有,而在本地卻有一個傳說,當年龍門石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時,當地政府請了許多內地明星在這里開晚會慶祝,還進行電視直播.可是當年圣誕節位于老城的**大廈在舉辦圣誕party時大火燒死了五百多人,創下世界事故傷亡紀錄,可是國家只上報了三百多人,只比第一名少一人,一向希望爭個第一的中國此時膽怯了.可憐了那些無家可歸不被正名的孤魂.于是傳說由此而來,因為那些所謂的明星在諸佛面前載歌載舞,有扭腰的,有扭腚的,于是諸佛大怒,命火神一把火燒了**大廈,因為它位于早時一座火神廟的遺址.記得當年一名叫作董文華的內地知名女歌星也來捧場,可是她現在遭封殺了,原因是和某集團老板有染,明星被包很正常,可不爭氣的是那老板被通緝了.題外話隨便扯扯. 人驚嘆的是在石窟后門,有人拿著文物出賣,也許為了表現文物的神秘感和買賣危險系數之高,商販們把貨物放在方便面帶里,有一個叫做"三鮮伊面"的袋子我個人覺得比文物還要文物.一個拳頭大的石佛頭像開價1200元,結果被我們50元買走.大汗......
關鍵字: 門 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