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寨自然保護區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北麓,羅山縣最南端,距信陽市32km。2001年6月,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總面積4.68萬公頃,是一個集自然保護、生態旅游、鳥類觀賞、科學考察、教學實習、休閑娛樂、避署療養于一體多功能綜合性的自然保護區。巢,成為保護區生態旅游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保護區內峰巒疊嶂,森林茂密,山青水秀,鳥語花香,人文和自然景觀分布較多,具有很高的生態旅游價值。位于保護區靈山保護站的靈山,古稱霸山,海拔827.7m,因其“山脈走向,峰巒氣勢,酷似釋迦牟尼成佛的印度天竺靈鷲山和“每云必雨,驗之信然而稱靈山。現有6大景區,72洞天,108景點,以其“山秀、寺古、石奇、洞幽、水美、物華而享譽海內外。座落在靈山腳下的靈山寺是中原四大古寺之一,佛教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內涵博大精深。千百年來,以“廟門東開、僧尼同寺、帶發修行在宗教界獨樹一幟,被譽為“靈山三奇。靈山與雞公山、南灣湖構成了信陽旅游的“金三角,靈山已成為豫鄂皖旅游熱點。董寨是一塊紅色土地,老一輩革命家劉伯承、鄧小平、賀龍、李先念、徐海東、吳煥先、程子華、陳少敏等都在此留下了戰斗的光輝足跡。雞籠保護站王墳頂腳下的何家沖曾是紅二十五軍長征時的出發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創造了董寨的現代文明。董寨保護區將觀鳥活動與幽雅的森林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神奇的人文景觀,濃郁的佛教氛圍,燦爛的紅色文化融為一體,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別具特色的生態旅游區,董寨必將成為區域性生態旅游熱點,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光臨董寨。
關鍵字: 保護區 文化內涵 源遠流長 生態旅游 自然保護區 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