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民間風俗——送燈
正月十五元宵節,海南文昌民間的一種風俗——送燈。
送燈,即把代表自己后代的大燈送到祖廟,有繼傳香火和讓祖宗保佑子孫平安順利的意思。海南省文昌市譚牛鎮上山村,每年正月十五, 元宵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掛上紙燈籠,殺雞宰羊,祭拜祖先,然后敲鑼打鼓舉行送燈儀式。據說文昌口音中“燈”和“丁”是諧音,送燈的習俗表示送去“人丁興旺,家景興隆”之意。這掛燈籠也十分講究,各家各戶所掛彩燈,是以當年這一家所生幾個男孩為準,一般是生多少男孩掛多少彩燈。所以,外面的人一看,哪家掛了多少個彩燈,就知道這家有幾個男孩。到了晚上,村里還請來戲班,演木偶戲,敲鑼打鼓,熱鬧非凡。如此熱鬧的場面,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們了。
祭拜祖先之后,各家各戶將紙燈籠集中堆放,一起點燃。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一切都化為灰燼,但鄉親們的心愿和美好祝福已經燃起。家家戶戶用祖廟里的燈火點燃各自的煤油燈,帶上燈火回家,預示把美好的祝愿和平安吉祥帶回家,保佑子孫后代平安幸福。
關鍵字: 文昌市 民間 海南省 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