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南島換花節
一束束鮮花在互不相識的人們手上傳遞。元宵“換花節”被譽為海南島的情人節,走街竄巷去換花是海南島流傳千年的詩意民俗。
“換花節”原是海南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鮮花作為唯一的使者,每逢“換花節”都“洛陽紙貴”,鮮花與花燈齊艷一直讓海南人自豪。可今年的“換花節”卻“雞”情不再,“花色”寥寥。
元宵之夜,筆者在海口市傳統的換花地古城瓊山的府城一帶看到,人頭涌動,熙來攘往,卻難得看到年輕人手持鮮花、互道祝福的溫馨畫面。在洶涌的人潮里,獨不見那些賣花和換花的人。一位外地游客感慨說:“我開始還以為海南的‘換花節’上每個人都會手持鮮花相互祝福,可沒想到拿花的人那么少。”許多府城的居民也表示,今年的“花香”沒有往年的濃。
一位從三亞趕來的“賣花妹”在被問及生意如何時,一直搖頭喊虧。放在她身邊大水桶里的上百支鮮花正在焦急地等待買主。而往年水漲船高的花價,因為購買者少也“飛流直下”,甚至賣出一元一朵的節慶罕見低價。
事實上,海口市政府部門為了給節日添“花”增“色”,推出了系列以“花”為主題的花舞方陣表演、花燈展、鮮花展等活動,并首開先河,評選出了“換花節”的首屆“花王”“花仙”和“花仙子”。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原定元宵之夜舉行的“花王”“花仙”游街卻緩到了今日上午舉行。
實際上,“換花節”作為海口的民間文化活動,是由“換香”演變而來的,始于唐代貞觀年間,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許多游客甚至是沖著“換花節”而來的。在北京教書的美國旅客ken對筆者描述了他心目中的“換花節”,他說希望多一些“土玩意”,開展一些猜燈迷、對詩等傳統活動,甚至可以穿古裝搞拜月,神秘點輕松點那才有意思。
此間一些有識之士認為,“策劃不夠,新意缺乏,土味不足”是“換花節”發展至今積累下來的老毛病。一方面是節慶形式單調,一方面卻是傳統丟失。千年民俗“換花節”日漸式微論也由此而生。
海口市旅游局有關人士表示,“換花節”要成為海口旅游品牌,更需要形式上承前起后,且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來錘煉。
關鍵字: 中國 傳統節日 情人節 海南島 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