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廣西旅游日記
韓磊的一首《我想去桂林》勾起了我對山水甲天下的陽朔仙境無限的向往,不顧黃金周的擁擠踏上了去廣西的旅途。聽說海口港的船出現過傾斜事故,為了防止萬一,新港的舊船也排除在外了。于是在5月1日早上4點就把全家人鬧起來,專門去乘南港碼頭的大船。那是今年剛通車的粵海火車輪渡,都是大噸位的新船,又穩又快,價錢也差不多,所以不惜起早也要去占位子,怕黃金周沒有車位了。開到西海岸時碰見天涯自駕車友會的8臺小車,更害怕沒有位子了,趕緊超過他們直奔碼頭。還好了,粵海輪渡大車和小車是分開的,等我趕到時,一些大貨車已經買不到這班船的票了,我趕緊買好半個月的養路費,還有車票和人票進入碼頭。結果船在海安還沒有過來,可能是因為黃金周加班吧。我乘機帶兒子到處參觀一下,畢竟火車過海我還真沒見過。天慢慢亮起來,我們在西海岸,看不到日出,但海天都紅起來了,大海永遠是這么美麗。一聲汽笛,劃破了我的遐思,趕緊排隊開車上船,因為人車分離,在上船的時候兒子和老婆早就在輪渡上層觀景臺上向我揮手了。停好車我也必須上去,這時碰到天涯車友會的人,他們是去百色的,看來去桂林的我們真落后了,還碰到小崔,他是網上認識的,也是帶全家去桂林自駕車旅游的,還有剛認識的老吳,也是去桂林玩的,他的老婆比他會開車。我上去和家人會合后船就起航了,第一次自駕車出海南就這樣開始,希望我的小美日不負眾望哦。 因為火車過海在我國還是第一次,所以順便介紹一下。瓊州海峽鐵路通道全長24公里,北起廣東省雷州半島的北港,南至海南島北部的南港,瓊州海峽火車輪渡航程約須50分鐘,是整個粵海鐵路通道的“咽喉”。正式投入運營的“粵海鐵1號”火車渡船長165.4米、寬22.6米,排水量12400噸,載重量5600噸。它的主甲板為火車甲板,配有4股145米長的軌道,能夠裝載18節旅客列車,或者40節貨物列車。火車從船的尾部上下。上甲板為汽車甲板,設計裝載載重20噸的汽車50輛,同時還設置了3個大的旅客艙,可容納630名旅客。據悉,瓊州海峽有3艘這樣的火車渡船投入運營。粵海鐵路通道是國家“九五”期間鐵路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1998年8月30日開工,由鐵道部、海南省、廣東省合資修建。 大約1個小時我們順利抵到海安北港碼頭。我們跟著其他車上了207國道,大貨車都很有禮貌地讓我們先行,我們上路的第一件事是加油,因為海南沒有養路費,大陸的油價比我們便宜1塊多,所以我到達加油站時差不多油箱都干了。<br>徐聞縣城是我們離開海南后經過的第一個縣城。徐聞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已經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商賈云集。三面環海,距離湛江市150多公里,距離海口市只有18海里,是大陸通往海南的咽喉之地。徐聞交通四通八達,207國道和粵海鐵路貫穿南北,南部有中國最大的汽車輪渡港口(海安港)和亞洲第二大火車輪渡碼頭(粵海鐵路輪渡碼頭)。海安港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各國航線最短的港口,是對越小額貿易試點口岸。海安新港碼頭也即將興建,2005年,廣湛高速公路將通達徐聞。徐聞的自然、地緣優勢主要體現在擁有七個“中國之最”:中國大陸最南端;中國大陸架淺海域面積最大珊瑚礁群,面積達30多萬畝;中國最大菠蘿生產基地,面積達25萬畝;中國南珠最大生產基地,年產量達14噸;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中國最大汽車輪渡港口(海安港);中國最大火車輪渡碼頭。 從207國道南起點: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的漢徐聞古港開始,我們向北穿越了雷州半島,到遂溪縣城后向西上了325國道。遂溪素有;天南重地;中國第一甜縣;綠色寶庫;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個農業大縣。2003年12月,遂溪被中國民間文藝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 國道廣東段路況良好,我們開的很快,途經廉江段還停下來買新鮮的荔枝,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到季節吧,荔枝非常酸,比我們海南的妃子笑差遠了。但廉江紅橙非常有名,可惜也不是掛果的時間。廉江紅橙果實大(單果重150克左右),果型好、肉色橙紅、嫩滑、汁化渣、甜中帶酸,味清甜帶香,深受歡迎,因而被列為國宴佳果,廉江因此而被命為“中國紅橙之鄉”。1984年春,日本首相中曾根來訪問我國,首相品嘗后連聲稱好,并要求帶一些回去,國家派專機來湛江取了10箱廉江紅橙送給中曾根。美國總統里根來訪,國家領導人仍以廉江紅橙招待,同樣得到好評。 中午我們趕到了山口。山口鎮區位優越,交通位置重要,地處兩省區——廣東、廣西,三市—一北海、玉林、湛江的交界處,325國道,南北高速公路和山口至玉林二級公路在鎮中心交接穿過。非常有趣的是鎮中心有一段路非常爛,我想是廣東不想管,廣西也不想管吧,典型的中國特色。進入廣西境內后看到的第一個標語是:“嚴禁違規車輛進入廣西。”也富有中國特色,言下之意就是:你可以在廣東亂開。我們上了高速公路心情更好,計劃一路吃些零食就不用停車,直奔南寧了,但兒子不干,他要吃飯,只好在石灣服務區停下來買飯給他吃,他吃了一份快食飯,這個東西在海南沒有,他就是喜歡嘗試新玩意。10元一份,服務區還幫助加熱。感覺價錢雖然貴點但服務態度很好。中午趕到南寧,準備吃午飯,想找幾年前住過的銀河賓館吃紙包雞,結果發現南寧變化太大了,發展非常快,根本不認識路,在大街上亂逛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只好在一家快餐店吃老友粉了。老友粉也是南寧的特產,很有意思的。相傳古時候某君偶感風寒,不料吞噬了一碗老朋友特制的河粉,辣得大汗淋漓,涕淚橫流,結果風寒竟然無藥而愈,不亦快哉,從此“老友粉”美名長傳!入口時給人滑溜溜的快感。湯料中似乎多有辣椒、花椒和豆瓣醬出沒,豬肉丁和炸黃豆若沉若浮,并星星點點地飄著麻油和棕櫚油。 吃飽了趕緊又上高速公路,因為父母幾天后要和我們分手,從柳州乘火車回四川老家,所以我們想今晚住宿柳州,把火車票先買了才玩的放心。因此不得不放棄在南寧觀光游覽的想法,直奔柳州。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我國西南出海大通道樞紐城市和區域性核心城市,是中國走向東盟的前沿城市。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園林綠化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綠化覆蓋率居全國前列,以“中國綠城”成為城市的代名詞。 韓磊的一首《我想去桂林》勾起了我對山水甲天下的陽朔仙境無限的向往,不顧黃金周的擁擠踏上了去廣西的旅途。聽說海口港的船出現過傾斜事故,為了防止萬一,新港的舊船也排除在外了。于是在5月1日早上4點就把全家人鬧起來,專門去乘南港碼頭的大船。那是今年剛通車的粵海火車輪渡,都是大噸位的新船,又穩又快,價錢也差不多,所以不惜起早也要去占位子,怕黃金周沒有車位了。開到西海岸時碰見天涯自駕車友會的8臺小車,更害怕沒有位子了,趕緊超過他們直奔碼頭。還好了,粵海輪渡大車和小車是分開的,等我趕到時,一些大貨車已經買不到這班船的票了,我趕緊買好半個月的養路費,還有車票和人票進入碼頭。結果船在海安還沒有過來,可能是因為黃金周加班吧。我乘機帶兒子到處參觀一下,畢竟火車過海我還真沒見過。天慢慢亮起來,我們在西海岸,看不到日出,但海天都紅起來了,大海永遠是這么美麗。一聲汽笛,劃破了我的遐思,趕緊排隊開車上船,因為人車分離,在上船的時候兒子和老婆早就在輪渡上層觀景臺上向我揮手了。停好車我也必須上去,這時碰到天涯車友會的人,他們是去百色的,看來去桂林的我們真落后了,還碰到小崔,他是網上認識的,也是帶全家去桂林自駕車旅游的,還有剛認識的老吳,也是去桂林玩的,他的老婆比他會開車。我上去和家人會合后船就起航了,第一次自駕車出海南就這樣開始,希望我的小美日不負眾望哦。 因為火車過海在我國還是第一次,所以順便介紹一下。瓊州海峽鐵路通道全長24公里,北起廣東省雷州半島的北港,南至海南島北部的南港,瓊州海峽火車輪渡航程約須50分鐘,是整個粵海鐵路通道的“咽喉”。正式投入運營的“粵海鐵1號”火車渡船長165.4米、寬22.6米,排水量12400噸,載重量5600噸。它的主甲板為火車甲板,配有4股145米長的軌道,能夠裝載18節旅客列車,或者40節貨物列車。火車從船的尾部上下。上甲板為汽車甲板,設計裝載載重20噸的汽車50輛,同時還設置了3個大的旅客艙,可容納630名旅客。據悉,瓊州海峽有3艘這樣的火車渡船投入運營。粵海鐵路通道是國家“九五”期間鐵路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1998年8月30日開工,由鐵道部、海南省、廣東省合資修建。 大約1個小時我們順利抵到海安北港碼頭。我們跟著其他車上了207國道,大貨車都很有禮貌地讓我們先行,我們上路的第一件事是加油,因為海南沒有養路費,大陸的油價比我們便宜1塊多,所以我到達加油站時差不多油箱都干了。<br>徐聞縣城是我們離開海南后經過的第一個縣城。徐聞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已經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商賈云集。三面環海,距離湛江市150多公里,距離海口市只有18海里,是大陸通往海南的咽喉之地。徐聞交通四通八達,207國道和粵海鐵路貫穿南北,南部有中國最大的汽車輪渡港口(海安港)和亞洲第二大火車輪渡碼頭(粵海鐵路輪渡碼頭)。海安港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各國航線最短的港口,是對越小額貿易試點口岸。海安新港碼頭也即將興建,2005年,廣湛高速公路將通達徐聞。徐聞的自然、地緣優勢主要體現在擁有七個“中國之最”:中國大陸最南端;中國大陸架淺海域面積最大珊瑚礁群,面積達30多萬畝;中國最大菠蘿生產基地,面積達25萬畝;中國南珠最大生產基地,年產量達14噸;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中國最大汽車輪渡港口(海安港);中國最大火車輪渡碼頭。 從207國道南起點: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的漢徐聞古港開始,我們向北穿越了雷州半島,到遂溪縣城后向西上了325國道。遂溪素有;天南重地;中國第一甜縣;綠色寶庫;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個農業大縣。2003年12月,遂溪被中國民間文藝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 國道廣東段路況良好,我們開的很快,途經廉江段還停下來買新鮮的荔枝,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到季節吧,荔枝非常酸,比我們海南的妃子笑差遠了。但廉江紅橙非常有名,可惜也不是掛果的時間。廉江紅橙果實大(單果重150克左右),果型好、肉色橙紅、嫩滑、汁化渣、甜中帶酸,味清甜帶香,深受歡迎,因而被列為國宴佳果,廉江因此而被命為“中國紅橙之鄉”。1984年春,日本首相中曾根來訪問我國,首相品嘗后連聲稱好,并要求帶一些回去,國家派專機來湛江取了10箱廉江紅橙送給中曾根。美國總統里根來訪,國家領導人仍以廉江紅橙招待,同樣得到好評。 中午我們趕到了山口。山口鎮區位優越,交通位置重要,地處兩省區——廣東、廣西,三市—一北海、玉林、湛江的交界處,325國道,南北高速公路和山口至玉林二級公路在鎮中心交接穿過。非常有趣的是鎮中心有一段路非常爛,我想是廣東不想管,廣西也不想管吧,典型的中國特色。進入廣西境內后看到的第一個標語是:“嚴禁違規車輛進入廣西。”也富有中國特色,言下之意就是:你可以在廣東亂開。我們上了高速公路心情更好,計劃一路吃些零食就不用停車,直奔南寧了,但兒子不干,他要吃飯,只好在石灣服務區停下來買飯給他吃,他吃了一份快食飯,這個東西在海南沒有,他就是喜歡嘗試新玩意。10元一份,服務區還幫助加熱。感覺價錢雖然貴點但服務態度很好。中午趕到南寧,準備吃午飯,想找幾年前住過的銀河賓館吃紙包雞,結果發現南寧變化太大了,發展非常快,根本不認識路,在大街上亂逛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只好在一家快餐店吃老友粉了。老友粉也是南寧的特產,很有意思的。相傳古時候某君偶感風寒,不料吞噬了一碗老朋友特制的河粉,辣得大汗淋漓,涕淚橫流,結果風寒竟然無藥而愈,不亦快哉,從此“老友粉”美名長傳!入口時給人滑溜溜的快感。湯料中似乎多有辣椒、花椒和豆瓣醬出沒,豬肉丁和炸黃豆若沉若浮,并星星點點地飄著麻油和棕櫚油。 吃飽了趕緊又上高速公路,因為父母幾天后要和我們分手,從柳州乘火車回四川老家,所以我們想今晚住宿柳州,把火車票先買了才玩的放心。因此不得不放棄在南寧觀光游覽的想法,直奔柳州。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我國西南出海大通道樞紐城市和區域性核心城市,是中國走向東盟的前沿城市。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園林綠化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綠化覆蓋率居全國前列,以“中國綠城”成為城市的代名詞。 傍晚時分趕到柳州,因為天已經黑了,柳州又正著修路,所以印象很不好,以為柳州就是破破爛爛的,趕忙找賓館。找了幾個普通的都沒有停車場,好的又太貴,我們在海南給慣壞了,海口的賓館又便宜又好,所以很不滿意,打電話給柳州的一個網友了解情況,誰知他太熱情,放而讓我不安,就沒有讓他過來,胡亂找了一家住下,把車停到有人看的地方就可以了。第二天起來買火車票,大吃一驚,原來柳州是如此的漂亮,典型的巖溶地貌造就了柳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景觀特點,市區青山環繞,水抱城流,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稱。清澈的柳江穿越而過,像一條綠色的玉帶,把市區環繞成一個“u”字形半島。怪不得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峰”、“江流曲似九回腸”的詩句,來描繪這里,真正是我國南方的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 可惜柳鐵分局這么大的單位在這里,我居然不能通過正常的渠道買到去貴陽的火車硬臥票,只好在賓館每張票加了30大元才預定到,為了等票,我們決定在柳州玩半天,結果卻意想不到地來到了迷人的龍潭公園。龍潭公園林木蒼翠、群山環抱、自成屏障,臥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態各異,聳立于一湖(鏡湖)二潭(龍潭、雷潭)周圍。雷龍二潭水溫如恒,每逢隆冬,水汽蒸騰,煙霧繚繞,故稱“雙潭煙雨”。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為民禱雨于此,著有《雷塘禱雨文》傳世。 龍潭公園是柳州人的人民公園,才5元一張門票,兒子還不用買。里面山清水秀,奇峰異石,我們大呼超值。我和兒子準備跑去看了斗狗,父母和老婆嫌太血腥就去看柳州人唱歌去了。公園內3、5成群的老年人自發地聚在一起彈胡琴唱山歌,讓游客不由自主地被感染,深刻體會到為什么廣西被稱為民歌之鄉了。<br>斗的狗不是廣西本地狗,是美國比特犬。它就是作為斗犬的目的而繁殖培育出來的一種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兇猛犬種。比特具有能夠持續釋放120分鐘的耐力,和每平方厘米80公斤的咬合力,以及一副堅韌而沒有痛感神經的皮膚再加上發達的肌肉群,聯合構成堅固的防護裝甲,用以抵抗兇猛的咬擊。比特犬雖然兇猛剽悍,但是對主人、朋友等,又流露出柔情萬般......我們看了一會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提前離場,相信以后也不會再去看了。 離開血腥的場面回到山清水秀的龍潭景區,游興又恢復了。我和兒子、老婆登高去參觀雷塘廟,兩位老人,沿龍潭和雷潭散步賞景。其實爺爺是有體力登高的,他也喜歡看古跡,但奶奶有哮喘,不能太累,所以他自愿陪她慢慢地走,這也許就是人間最浪漫的愛情了。<br>雷塘廟位于龍潭風景區內龍山西麓,雷、龍潭之北,此處古稱雷塘。相傳有神龍潛居,能出云氣、作雷雨,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間,曾來此禱雨,著有《雷神禱雨文》,其后邑人依潭建廟,雷塘廟占地面積 636.13 平方米,廟內建有游泳池,立香爐塔、正殿中央塑有雷、龍二神像,像后彩繪雷電交加,云水翻騰壁畫,兩側有天神、水怪塑像八尊,立柱和門額上懸有柳州文人墨客題書的楹聯 6 副、匾 6 塊。廟的西側念古代祈天舊制建有祭臺,祭臺南邊為柳宗元禱雨文碑亭。我饒有興致地看楹聯,兒子早跑去給池中的石頭大烏龜投硬幣祁福了,他就是喜歡這些東東,也不是迷信,就是好玩,都成了他旅游的必須項目了。 游完龍潭公園,已經到中午了,我們開車去吃飯。出公園門發現改單行道了,要繞一大圈,我看沒有警察就掉頭超近路,這時突然從樹后跳出一個交警,我想這下完了,不知道要罰多少錢啊,中午必須得吃盒飯了。誰知人家一看外地牌照的車知道是來旅游的,揮手放行,下不為例,我慶幸之余又對柳州人增加了一份好感。 中午我和兒子、老婆吃馬肉粉,因為爺爺奶奶在西藏工作時早吃過這東西了,所以去吃“飯一元一碗,菜不要錢”的廣西稀飯去了。事后老婆還很后悔沒有跟他們去吃,她可從來沒有見過菜不要錢的飯館啊。吃完飯拿到火車票后放心啟程直奔陽朔了。 先回高速公路,在鹿寨下轉323國道經荔浦縣城后就可以到達陽朔了。 荔浦也算小有名氣了,該縣位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南面,距南寧400公里、桂林104公里,距柳州140公里,距梧州228公里。東連平樂縣,西接鹿寨縣,南與蒙山、金秀、昭平三縣交界,北與永福、陽朔毗鄰,縣城圩鎮乃廣西三大農貿市場之一。特產馬蹄、夏橙、荔浦芋以其獨特的香味聞名中外,特別要提的就是因《宰相劉羅鍋》而出名的荔浦芋頭了。荔浦芋是檳榔芋的著名品種,屬魁芋類型。母芋成紡錘形,個大,橫切面為灰白色,并且有明顯紫色檳榔花紋,肉質松散,具有獨特的芬芳香味,營養豐富。與其他地方芋頭比較,口感好、味道美、品質高,用荔浦芋與五花肉制成的“荔浦芋扣肉”,酥香味美,素有“一家蒸扣,四鄰皆香”之贊譽。是歷代皇室的“貢品”。 我們專門嘗了一下,有點失望,看來芋頭還是芋頭,皇帝愛吃它還是芋頭,再怎么心理暗示我也吃不出豬肉味來。荔浦有兩個值得一去的景點:豐魚巖和銀子巖。因為我們還沒有落實住處,所以割愛直奔陽朔了。<br> 靠近陽朔心情就好起來,路旁的景色開始呈現甲天下的喀斯特地貌來。我們興致非常高,可謂一路歡歌一路笑。但靠近月亮山后卻出現了堵車現象,心情一落千丈,特別是奶奶,因為有一個運豬車挨著我們,味道很不好,她非常不高興,但兒子卻在這個時候顯示了他的幽默,說笑話來分散奶奶的注意力,為我們分解壓力不少。爺爺有他的辦法,他下來走路,比我們的車還快,還可以觀景,后來我們都說他賺到了。<br> 終于到陽朔了,聯系到網友天涯芳草在一個家庭旅館住下來后大家的興致又提起來了。我們洗去一路風塵才覺得肚子開始有點餓,就步行到著名的西街去吃啤酒魚。老婆偏愛吃魚,很滿意,兒子倒不以為然,他和我一樣愛吃豬肉,他的興趣是買紀念品。我堅持要買帶有桂林山水的體恤,奶奶、爺爺和兒子也都買來穿了,更像一個團隊,爺爺可能覺得穿上很幼稚,堅決不穿,大大破壞了我們的興趣。我們還買了電影《劉三姐》和張藝謀的《影像劉三姐》。太累了,就隨奶奶回旅館睡大覺去了。 第二天我們啟程去漓江。途中看到一個景點叫世外桃源,因為是4a級的,我們決定去看看。還不錯,有點陶淵明的味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看介紹知道,早在二千多年前,"世外桃源;的所在地曾是漢代以來的古驛道地區,至今那里仍有不少漢墓群遺址。筆架山一帶周邊十余里范圍內,村民們均有種植桃樹的習慣。每年三月,桃花怒放,狀如云霞,加上金黃色的油茶花和雪白的茹菜花,再鑲以紫紅色的紅花草,一眼望去,簡直就是一個五彩斕的錦繡世界。在烏龜河兩岸和燕子湖邊,數以十萬計的各色桃花染紅了青山腳下、村邊路旁。沿途的田園村舍、古橋溪河、深潭溶洞,加上在田野上耕作的村民,構成了一幅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景象。 景區里面有侗家人敬米酒,正合我這個酒鬼之意,一個侗族少女還踩了我的腳,這表示她喜歡我,我高興了幾天,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老婆開始為沒有“艷遇”不滿,后來搶到一個繡球,高興的下巴都變兩個了。有照片為證。下一個景點就是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漓江。我們運氣很好,沒有問路就順利到達楊堤。剛停好車就有一個當地女孩來拉我們坐她家的船,說好100元一個人,小孩不要票,比公家的大船便宜多了。我們在等船的時候沿江散步,有個很老的婆婆來賣花生,奶奶同情她年齡大,買了一點,結果非常好吃,又是一個意外驚喜。大家還買了些樹枝做的帽子來戴,像一群野人。 躲開旅游局的糾察上船后我們開始沿漓江而下欣賞它的精華段。一路依然驚喜不斷,興高采烈。就是船小,照相不太方便,一個個都照成大頭娃娃了。 我們在九馬畫山處下船,一邊等船返回一邊和漓江零距離接觸。因為船要大約兩小時才回來,所以我們決定去吃農家飯。想起89年我和爺爺奶奶在漓江上因為節約而吃的寒酸的情景,真是百感交加啊。 在漓江邊隨便找了一戶農家,問好價,土雞50元一只,漓江魚20元一份,再炒個雞蛋和自產蔬菜,不到100元就搞定。因為不是專門的飯館,所以上菜速度奇慢,我們等得有些不耐煩,這時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漓江一下變得煙霧繚繞,神秘莫測起來。雨絲拂面,沁心也潤脾;視野開闊,賞心也悅目。整個的人兒便與這雨中的山色融為了一體。不禁聯想翩翩,思緒萬千,只感覺漓江美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腦海中就記得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飯菜總算端上來了,也許是因為心情好吧,吃的特別香,總感覺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雞。剛吃飽,船就來了,慌忙跳上船,乘興而回到楊堤。 下一站是桂林市,不巧的是在半路車窗升不起來了,在路邊店沒有修好,趕到桂林市大廠再修,師傅很熱情,技術也好,就是沒有配件,搞了2個小時才用別的辦法代替了,但卻錯過了找旅館的時間,原來說好的旅館也因為沒有及時趕到被人家占了,我們決定先去玩,晚上再想辦法,因為7.30桂林漓江大瀑布飯店的大瀑布表演要開始了。這個大型人造瀑布上部寬72米、下部寬75米、落水高度達45米的,已列入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因為是5.1黃金周廣場還進行了音樂噴泉表演,不過人造的東西,和漓江比還是望塵莫及的。看完表演我們就去參觀著名的象鼻山景區,途中還遠眺了日月雙塔,這是桂林新的景點兩江四湖中的一個環節,因為時間和門票太貴的原因我們走馬觀花地看了一看。 在桂林的標志象鼻山前我們聰明的選擇了坐私人的竹筏,這樣既逃避了昂貴的門票,又滿足了兒子漓江坐竹筏的愿望。可惜太黑,幾乎看不到什么,僅僅到此一游而已。 夜深了我們才想起找旅館,找了1個多小時根本沒有,就在我們要絕望的時候一個出租車師傅來詢問,他又帶我們找了2個小時,還是沒有,最后他突然想起一個私人旅館,我們只好跟他繼續走,都半夜了,他帶我們離開桂林市到了郊外,周圍靜的可怕,我們有些擔心起來,但因為是出租車所以我們還是判斷他不是壞人,到達目的地后他只收了5元車費,我想他是要從旅館主人那里拿回扣吧,不過我們能夠找到住處也非常滿意了。旅館條件比較差,平時也沒有營業,但主人很熱情,還給我們煮了可口的面條,兒子根本不吃,他困的雙眼都睜不了。第二天早晨我們起來一看,原來是著名的蘆笛巖景區,怪不得周圍如此安靜,昨晚可怕的環境突然變的如此美麗起來,真是不可思議啊。主人聽說我們喜歡桂林的米粉,所以一早就去買來了,老實說真比我們在陽朔吃的還好吃,兒子高興地吃了一大碗。臨走主人硬不收飯錢,我們旅游了這么多地方,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主人,黃金周不敲竹杠就很不錯了,哪有還不收錢的呢?感慨萬千,默默地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下一個目標是冠巖,因為我們來過一次桂林,所以只選沒有去過的地方。按照地圖的標志,我們又一次穿桂林市而過,再一次靠近了漓江,不過這次我們是在漓江的東岸了。路邊有賣草莓的,我要求買來吃,奶奶沒有吃過新鮮的草莓怕酸不吃,老婆也跟著附和,我和兒子去過海南的農莊,知道熟透了的草莓根本不酸,就堅持買了5元一小籃,結果大家都非常愛吃,我反而沒有吃到幾個,他們直后悔沒有多買,我知道要走回頭路的,所以告訴他們準備好,回來時在補償。 到達冠巖后,收到海南網友小趙的信息,他們剛從興坪出發,還落后我們一天。冠巖,在草坪下游半公里,其外貌像古時的紫金冠,故名冠巖。巖內常年流出甘洌清泉,故又叫甘巖。還因在漆黑洞里,頂上透出微光,所以又叫光巖,民國二十六年李宗仁曾題;光巖;二字刻于洞口。冠巖堪稱曲徑通幽,洞口有四五重,水貫其中,風景優美,冬暖夏涼。它還與安吉巖相通,可以水入陸出,它有七星巖之深邃,蘆笛巖之壯麗,堪稱諸巖之冠。 船到帷幕山,看到紫金冠;。在帷幕山看冠山,它就像一頂古代帝王的紫金冠。冠巖巖口,是地下河的出口處,一股清流終,終年四季從洞中緩緩流出。冠巖,洞分四門,可以乘竹筏到洞中游地下鐵路觀賞。第一層洞門高約10米,為外洞,洞頂有鐘乳石懸掛,洞右有觀景臺,臺的附近刻有明人的冠巖詩。從第一洞轉入第二洞時,洞門低矮,豐水季節洞門幾乎全被水淹住。夏秋兩季,可乘竹筏或地下鐵路觀賞。轉入第三洞時,洞門更矮。第四洞較為容易進入,內有沙、有 淺灘。洞內鐘乳石光怪陸離,是沿江;兼山水之奇;的地下水晶宮。進到洞中,聽到淙淙的流水聲,但;不識源從何處來;。多年來,雖有人到洞中游覽,但一直未揭開水源自何處來的謎。1985年11月12日,由中英兩國聯合組織的探險隊共同進行潛水探洞,終于徹底否定了"冠巖的水從湖南道縣流來;的 傳說,證實冠巖的水是從靈川縣南圩河分江入口處流來的。由此解決了;不識源從何處來;或者;為有源頭天上;的說法。 冠巖的四層洞門,進入每層洞門都有一個饒有趣味的天地。洞上光怪陸離的鍾乳石和幽深的潭水, 幻化 出神奇的水晶宮殿。 我們來冠巖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個景區也有兩個吉利斯世界紀錄。一是世界洞穴游覽方式最多,可乘小火車、電梯、船和步行,二是洞口可以乘坐世界最長的電動觀光管軌車。因為比較貴,所以我們只選擇了回程的管軌車,上山我們選擇了坐當地農民的馬車,結果證明我們又選擇對了,便宜了一大半。 在冠巖入口處我們還看到一倆成都牌照的美日車,主人告訴我們他下大雪也開美日去過川西大草原,美日車沒有讓他失望過。我非常同意他的觀點,買東西不一定要貴的,夠用就好。 在冠巖里面參觀很遺憾沒有坐到船,因為下大雨,地下河被淹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其他地方乏善可呈,就是一個比較大的洞穴而已。 出來后我們又一次穿越桂林市準備北上往龍脊梯田而去。考慮到都是山路,又因為吸取教訓早上就定好了房間,所以我決定在桂林市開個房間睡一會,以避開正午火熱的太陽,補充一下這兩天透支的體力。因為是鐘點房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家三星級的,100元2個小時,條件不錯,抓緊時間洗過澡睡午覺。 老婆在冠巖留影沒想到這卻是一個錯誤,雖然導游冊上說桂林到龍脊只有80公里,我也清楚知道是山路,但因為途中景色實在太優美,灣多坡陡,特別是我們定的是金坑的旅館,比導游冊上說的平安又多出了10多公里,而且全是土路,所以到達大寨入口處時天已經全黑了,我們剛停好車就過來10多個當地瑤族人,要幫我們帶路,他們為了做成這筆生意都說我們定的旅館很高很遠,要走很久,容易迷路等。為了讓我們確信他們還指給我們看,只見黑茫茫的大山頂上有一盞明燈,仿佛在另一個世界一樣。我們倒吸一口涼氣,幾乎想放棄了,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只好指定一個看上去比較老實的姑娘說好20元請她帶我們上山,硬著頭皮背包前進。誰知走了一會,路過她家時她又說一個人回來害怕,要換她老公帶我們繼續上去。可能她也看出我們猶豫,特別說明她家就是開旅館的,不是壞人,叫我們放心,我們一看也覺得對,就在她家買好電池繼續摸黑爬山。一路上有好幾個小伙子跟著我們走,也不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心里難免有些惴惴不安,我把我的擔心告訴了兒子,他也沒說什么,不一會就在路邊找了一個棍子遞給我,有了家伙我心里壯了幾分膽,最近一段時間都在練棍術,一握木棍就是景陽崗也敢上了。爬了一會一看目的地的燈光還很遙遠,有些喪氣,向導說其實我們也爬了不少了,不信回頭看,我們回頭一看,剛才停車的地方也很遠了,看來晚上是無法正確估計距離的,多是心里作用。 后來才發現,原來跟著我們的小伙子們不過是在下面沒有攬到生意的瑤家后生而已,爬山寂寞,他們也愿意跟我們同路回家。我們真是杞人憂天了。從后來的接觸看來,瑤族人真的和導游冊上說的一樣,是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的。爬了1個多小時,終于達到山頂了,我們的旅館也是全金坑最好的旅館,條件比我們想象的好多了,除了不隔音以外其它條件都不錯,我們又一次有了意外驚喜,覺得剛才的辛苦是完全值得的。回想起剛才路上悅耳的叮咚山泉聲,滿眼如繁星般的螢火蟲,大家齊心協力克服恐懼和困難的決心,真是百感交集,回味悠長啊,旅游的魅力體現的淋漓盡致。 接下來就是大吃了一頓,我還點了啤酒和米酒,大家一邊吃香噴噴的竹筒飯,一邊品嘗瑤家的米酒,高興之余都夸奶奶了不起,這么大歲數,還有哮喘和腳傷,竟然還反過來鼓勵我們爬山。真是女中豪杰,雙槍老太婆。老婆負責點菜,她異想天開竟然還點了一個冬瓜海螺湯,其實山上哪有海螺啊,她大概還以為我們在海南吧,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啊。 第二天起床我們拍了不少照片,看著美麗的景色和蜿蜒的山路,重溫著昨晚的冒險,覺得真是不虛此行。 當天下午我們就趕回柳州,途中因為太困在桂柳高速的波寨休息了一個中午,吃了一頓野味。晚上住在柳州,11點送走了爺爺奶奶,他們去貴陽,我們開車回海南,結束了5.1長假。
關鍵字: 仙境 廣西旅游 日記 海口 黃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