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游柳州有感
沒完沒了的山歌、唱山歌的各式各樣的人、老巷里的有點江湖氣的小販、千奇百怪的石頭、酒吧里的青年男女以及各種各樣的小吃,構成了這個因交通而發展起來的城市的魅力——柳州,有點江湖。劉三姐愛練攤中午12點的時候,刺眼的陽光把這個西南工業城照得慘白。濱江公園的榕樹下不斷有人往這里聚集,不大一會,很長的濱江公園,聚集了幾十堆的人群。每一個人群都圍著幾個表演者,表演的東西各有不同,大多都是些唱彩調、山歌、跳民族舞的,也有些人群是打牌、唱歌、跳街舞,或是閑聊的。場面非常熱鬧,還有點江湖氣,像過去傳統賣藝的,“有錢的幫個錢場,沒錢的幫個人場”,客人聽完后隨便給點錢,或是再出錢點唱。就像書里描寫的北京老天橋,打把式賣藝的人,施展著各自的能耐。各攤都使出自己看家的本領吸引看客,場面最大的一攤是一家唱彩調的,演員有五六個人,畫著傳統的戲妝,曲目也多,都是些桂北傳統民間彩調曲目,圍觀的群眾也多。觀眾聽得高興,表演者表演得也賣力,有位表演者聽說我剛從桂林來,非常賣力地唱了一段“劉三姐”給我們聽,害得我心甘情愿地送上5元錢。在柳州民間唱山歌的歷史由來已久,壯族歌仙劉三姐就是個地道的柳州人,關于她的傳說,以及她的歌聲在柳州可謂是婦孺皆知,而且大多數人還都能唱上兩句,那聲音非常的幽遠和豪放,很能體現柳州人的粗獷的性格。鐵哥們叫“血狗” 一日,在柳州的朋友家里做客。突然有人敲門,朋友在忙,我便去開門。進來一位小伙子,我本來想和他打個招呼,但他連看都不看我一眼,就往里邊走,搞得我有些尷尬。然而,這就是柳州人。柳州人的性格在廣西可能是最粗獷、最豪放的,同時還有點匪氣。柳州人講話聲音很大,語調很硬,內容也很直接,決不婆婆媽媽,就連女人也不例外。在大街上見到兩個人大聲講話,并帶有臟話,別以為那是吵架,那是柳州人的親熱。柳州人喜歡吃狗肉,好朋友都稱“狗肉”,再好的朋友就稱“血狗”,過去柳州的大排檔很多,柳州男人大熱天光著膀子吃狗肉、豪飲,是過去柳州的一大風景。可惜!這種場面在城市改造后已很少見了。柳州人這種豪放、義氣的性格可能來自柳州這個城市的獨特地理位置。從古到今柳州是通往貴州、云南的必經之路。現在柳州也是個鐵路樞紐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云集了各地的多種人物,也就造就了這座城市里獨特的人們。石頭成就富翁 柳州人好石、玩石、藏石的歷史已無從考證了,城中如盆景般的石山以及周邊縣鄉大量的山區、水邊,為這種愛好提供了很好的靈感和資源。二十來年前,柳州便有了“奇石城”的美譽。好石的玩家們跑遍了周邊鄉鎮的山山水水,從那些山水間發現無數的奇石。
關鍵字: 劉三姐 工業 濱江 男女 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