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預定的梧州豆漿
梧州豆漿
在這座西江旁邊的廣西山城,經常都聽到人們在談論豆漿。你如果到那兒去作客,就會常聽到主人們這樣的言辭::
“你喝過我們這里的豆漿沒有?”
“我們這兒的滴珠豆漿頂好的,什么時候老兄得去試試!”
“明早請你喝豆漿吧!今天我們先去預訂一席。”什么,什么?喝豆漿還需要預訂一席嗎?殊不知在梧州,這倒是實事。梧州的豆漿,不是“引車賣漿”的人過街喊賣的,它是最正宗最大的一家豆漿館,就像酒樓似的,氣派很大,每天早上常有好幾十批人輪番光顧。因此,每逢節假日,還有“預訂一席”的事。有些在當地召開的全國性會議,也全部被邀到那兒光顧去了。
我好幾次到梧州都隨友人光顧了這豆漿館。
聽說它起初原是一座小棚寮,隨著聲名遠播,它逐步擴大了建筑,如今,早已成為寬敞的樓館。它有兩層樓,好幾個大廳,每個廳堂里面,擺了許多八仙桌,每天早晨,門外居然還有小汽車、旅行車呢,端的來頭不小!這里出售豆漿,是以“一客”“一客”為單位的,每一客除了豆漿之外,還配以餅食,馬蹄糕一類東西,一客收好幾塊錢。
每一位客人發一個大碗,服務員不斷提壺加沖。它的豆漿供應方式也象西方的咖啡館或者中國茶樓似的,咖啡和茶水不限量地供應。和當地的朋友談起,我得知人們的肚量是相差很大的。一般人只喝一兩碗,但也有人能夠喝四碗五碗,聽說最高紀錄是有人喝過八碗。那大概也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之輩啦。
梧州的豆漿著實好喝,濃郁芬芳,熱氣騰騰,那模樣兒仿佛就是一碗碗鮮奶。我在全國各個城市喝過的豆漿,從未有凌駕其上的。所謂“滴珠豆漿”也者,就是如果注入一滴到茶水里面,它會像一粒粒珠子似的,保持原貌一直沉下去。我每一次到這豆漿館去,都連喝三大碗。這紀錄,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梧州居桂江、潯江匯流之處,兩條江水顏色不同,匯合在一起的時候,出現了一條呈現異彩的兩色江,人們把它叫做“鴛鴦江”。這鴛鴦江畔,每年七夕傍晚,我累千累萬情侶齊集戲水的地方,就算在平時,它也是當地一大勝景。梧州周圍,是群山萬壑的山區,因此,它成為山珍百貨的集散之地,建有巨大的活蛇倉庫,這蛇庫雄視全國,是梧州出色的地方,再加上這豆漿,它們都已成為梧州的城市象征了。
梧州的豆漿,不只在豆漿館里賣,還設廠制成一袋袋、一盒盒干品,遠銷海內外,當地人們饋贈遠方來客,禮品少不了這類東西。足見,梧州人對于當地這樣獨標一格的產品,也是相當自豪的。
同是一樣的黃豆,為什么在梧州制造出來的豆漿這樣膾炙人口呢?有人說這是因為那里的山泉特別好,我卻以為未必盡然,名泉名井到處都有,為什么其它地方的豆漿,就顯得遜色呢?我想梧州必有什么大師傅,精益求精,標新立異,這才闖出這樣的局面來。一種平平常常的東西,做到“一招鮮”,就能“吃遍天”,這方面,梧州豆漿,不但在飲食領域,也在其它領域給了人們重要的啟發。
關鍵字: 產品 北京烤鴨 德州扒雞 江湖 狗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