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民信甜品店
民信老鋪一碗雙皮奶,香香甜甜75年許多滿世界跑的順德人,對那種香香甜甜的感覺回味一生一世。1930年代,華蓋路民信老鋪的雙皮奶就成為順德人的最愛。75年前,董氏“富農”家庭養的水牛擠出的奶多得用不完,為了保存,就把水牛奶煮熟,冷卻之后發現水牛奶上面有一層厚厚的奶皮,這層皮成為雙皮奶的第一層皮。把下面的奶倒出來,加雞蛋和冰糖再煮一次,倒進留下第一層皮的碗里,雙皮奶就這樣誕生了。2003年,雙皮奶成為美食文化遺產“中華名小吃”,同時老鋪還擔綱將大良傳統小吃姜撞奶挖掘成為“中華名小吃”。“民信”二字取自“民乃國之本,信為商者先”,前一句看自老子,后一句是老鋪創始人董孝華自創。靠著這種信念,老鋪的每一樣都是自己煮、打、磨、泡。如今,民信老鋪已傳至第三代,老鋪與其在東樂路的分鋪由年輕的姐弟倆打理,弟弟董瀚承接任第三任傳人,怎樣出新以吸引新顧客,姐弟倆花了不少心思。現在,喳喳、亞塔仔、黑珍珠、牛奶糊糊、紅豆創冰等已成為姐弟倆的傾心之作,每日新老顧客盈門。而雙皮奶,仍是那樣香香甜甜。怕羞了爺爺和父親的名聲小記雙皮奶第三代傳人董瀚承15歲跟父親學雙皮奶,做了3年才滿師,盡管如此,雙皮奶第三代傳人董瀚承還是謙遜的認為:“在很多細的方面還需要他(父親)提點!”足見做好雙皮奶并非坊間想像的那么簡單! 董瀚承已經做了十幾年雙皮奶,擔綱雙皮奶第三代傳人的角色也近十年,他說,做第三代傳人,壓力好大,“怕羞了爺爺和父親的名聲”。在他的心目中,父親做了幾十年的雙皮奶,父親仍是師父。董瀚承很懷念小時候,那時候,華蓋路老鋪的附近就有地,有很多水牛。糖是從順德糖廠賣回來,都是順德人自己種的蔗,榨出來的沙糖。“變化太快了,原來雙皮奶是富家滋補品,現在是點心,小吃!”但雙皮奶不會變,做雙皮奶必須用吃草料的水牛奶,用甘蔗榨出的沙糖。現在,董瀚承必須到江門、番禺找到這兩樣純正的原料。他說,做雙皮奶最怕做成黃色的,現在一看到牛奶,一眼就能看出是水牛奶還是黑白花牛奶。雖然每日與雙皮奶打交道,董瀚承自己鐘意吃的是凍的雙皮奶,加一點紅豆,“很松化的感覺很好”,還有蓮子雙皮奶,卻是熱的更鐘意點。董瀚承有兩個男仔。關于第四代傳人的問題,董瀚承并不是非要傳給自己的仔,并非傳男不傳女,甚至可以傳給某位“職業經理人”,總之,誰能發揚光大雙皮奶,誰就能成為雙皮奶第四代傳人。
關鍵字: 雙皮奶 水 牛奶 甜甜的 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