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慕名登千年石鼓名山
上月中旬,我們從重慶乘火車去了福州,開始了半個多月的福建行。
那天晚上,一到福州。我們就開始了解旅游交通情況,很快就確定了第二天的旅游地,爬鼓山。
書說,鼓山是一座名聞遐邇千余年的名山。
來到福州城,就不能不去看看鼓山的模樣兒。
第二天一早,我們乘公交車直達鼓山下。
福州簡稱榕城。
資料記載,鼓山海拔近九百七十米,位于榕城東郊,閩江北岸,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據說,鼓山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了。其山因峰頂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蕩之聲,故名鼓山。
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
站在鼓山的石牌坊前,得知登鼓山有三條路:
第一條路就是在鼓山石牌坊前,一人花六元錢坐面的,沿著一條1954年修建的盤山公路約8.5公里,直達涌泉寺前的停車場。
第二條路就是一人花五十元錢坐纜車,山下閩山第一亭側有一條空中索道(纜車)直達鼓山的十八景區,長達千多米。
第三條路就是爬山了。鼓山有一條石階古道,長3.5公里,有2145多級臺階,每隔500米左右就蓋有一亭,供游人登山歇息時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過七亭后進山門直達涌泉寺。
細細一琢磨,坐纜車索道省力,可五十大元花起有些兒心疼,于是,一致決定先坐面的上山,然后走路下山。這樣一來,既省了錢,也觀了景。
我們坐面的到了涌泉寺門前。
涌泉寺前的一牌樓,上書“石鼓名山”。
鼓山勝跡以涌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有一百六十多景。
涌泉寺雖然是佛教寺廟,卻是要收費的。進寺的門票是四十大元。
其實,大多寺廟都是施主捐資和香火錢所建,很多地方的寺廟已經不收門票了,比如廈門的南普陀寺就不收門票了。
雖然有些兒舍不得這四十大元,但畢竟已經來到了寺廟前,也只好花錢進寺廟了。
據說,涌泉寺也有一千多年歷史,建筑規模宏偉,布局精巧,殿宇輝煌,有“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之妙,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之精華。素有“閩剎之冠”稱譽。
寺中的千年鐵樹、雞絲木供桌及血經書稱為鎮山“三寶”。
寺前的千佛陶塔系宋代用陶土燒制而成,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出涌泉寺沿古道下山,可以一路欣賞歷代名人在山中留下七百多幅摩崖石刻。
真、草、隸、楷、篆各種書法俱全。
有古代蔡襄、李綱、趙汝愚、朱熹,也有朱德、郭沫若、羅瑞卿等人的手跡。
這些自然“碑林”琳瑯滿目,相映成趣,是一條罕見的書法藝術長廊。
鼓山風景名勝區地處亞熱帶,四季常青、蒼松滴翠、奇葩流紅、巖秀谷幽,久負盛名有白云峰、獅子峰、喝水巖、蟠桃林、八仙巖、忘歸石、仙跡石、白云洞、靈源洞、達摩洞等。
還有溪澗瀑布山泉,著名的有鱔溪、鼓山溪、磨溪、小磨溪,這些溪流有的溪水奔瀉,也有常年細水長流,其中鱔溪瀑布和東山溪瀑布最為壯觀。
豐富多姿的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古樹名木,亦是鼓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大特色。
十八景區前,有一大片空地,爬山的游客來到這兒,大都止了步,不再往前走。
因為再往前去,自然要花四十元的門票錢了。
于是,很多游客到了這兒,索性拍拍照,鍛煉身體。
玩到下午,走路下山。
鼓山 (2)
鼓山 (3)
鼓山 (5)
鼓山 (7)
鼓山 (9)
鼓山 (12)
鼓山 (15)
鼓山 (16)
鼓山 (18)
鼓山 (19)
鼓山 (20)
鼓山 (21)
鼓山 (25)
鼓山 (27)
鼓山 (31)
鼓山 (33)
鼓山 (34)
鼓山 (36)
鼓山 (37)
關鍵字: 名山 旅游地 福州 福建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