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霞浦·雨中海灘涂不是蔚藍色
在霞浦,我們住宿在縣城較好的新東南快捷酒店。
縣攝影家協會在那兒有個聯絡點。
酒店里有縣攝影家協會的攝影報紙,專門介紹霞浦灘涂風光。
墻上的縣地圖上專門標注了灘涂攝影景點。
那些景點有近三十處,于是,我們選了其中的一些景點。
霞浦史料記載,自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溫麻縣,至今已有1722年歷史,是閩東建縣歷史最早的縣份,也是長溪縣、福寧州、福寧府的治所,一直是閩東各縣(包括連江、羅源)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交通的中心。
古代我國東南沿海的土著先民被稱為“越人”。漢代以后,特別是唐代,越人由于逃避戰亂和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在搬遷上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沿海及島嶼上的越人后代則基本上仍然固守著自己的疆土,繁衍生息,仍舊保留著古越人“善于舟楫”、“信鬼尚祀”的傳統習俗。
我們去的小皓,也是一個傳統的小漁村,位于霞浦縣東部,距縣城約十九公里。
小皓是霞浦攝影最能出片的地方之一,也是全國各地攝影愛好者必到之處。
這兒的灘涂面積很大,左右兩面都有山坡,地形位置十分有利于俯視拍攝灘涂。
在攝影人的眼里,小皓的海洋是蔚藍色,那日落更是絢麗得無以倫比。
然而,雨始終伴隨著我們。
我們的相機里,海洋不是蔚藍色,小皓也沒有絢麗的日落。
山頭上持長槍短炮的攝影人,個個都在唉聲嘆氣。
東壁離小皓很近,也就兩三公里。
東壁看日落的地方就在路邊,到處是大石頭。
沒有日落,我們只好站在大石頭上看沒有蔚藍的大海,看呆呆的漁船,看退潮赤裸的沙灘。
路過一處叫垃圾山的地方,那是準備第二天一早來拍日出的地,可這天雨雨的,讓太陽出不來了。
于是,我們停下了步,胡亂地拍了幾張灰灰蒙蒙的灘涂片。
我們的眼里,灘涂是風光,灘涂是美景。
然而,看看那煙雨朦朧中的漁村,還有那一兩個趕海的人。
看著茫茫灘涂里孤單單的人影。
那灘涂是生活,灘涂是希望。
潮退了,漁民們三三兩兩討著小海。
灘涂上一些竹竿疏影橫斜,宛如一根一根燈芯。如果此刻恰有天光破云而出,海面便像燃起無數燈火,頓時明亮無比。
漁民討海在這縫隙之中。
這就是灘涂上的生活。
小皓趕海1 (3)
小皓趕海1 (4)
小皓趕海1 (6)
小皓趕海1 (9)
小皓趕海1 (10)
小皓趕海1 (12)
小皓趕海1 (14)
小皓趕海1 (18)
小皓趕海1 (21)
小皓趕海1 (23)
小皓趕海1 (25)
小皓趕海1 (29)
小皓趕海1 (31)
小皓趕海1 (37)
關鍵字: 地圖 快捷酒店 攝影家 景點 蔚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