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都澳海上漁排
位于寧德市城東南面,距城30公里。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這里由三都、青山、斗帽、白匏、雞公山等5個單島和1個城澳半島、14個嶼、17個礁、5處灘涂以及官井洋、復鼎洋組成。島嶼連綴,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數十萬噸巨輪,是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三都早在唐朝以前,就已開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此設有寧德稅務總口,下轄九個口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正式開放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并成立福寧海關。嗣后,有英、美、德、俄、日、荷蘭、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13個國家20家公司在三都設立子公司和商行。至今還保留著當時建造的天主教堂、主教樓、修道院、漁民館等,其中三都天主教堂在省內算為保存最完善的一座。三都澳內有許多形態各異的礁石岸塢,峰奇石怪,景色優美,素有“海上明珠”之稱。遨游三都澳,可見到“金龜伏珠”、“鯤鵬展翅”、“烈馬回首”、“古猿人”、“螺殼巖”等幾十處自然景觀,其中“螺殼巖”似一只海螺,用伸出的螺鰍腹著于壁面,“海螺”殼內可同時鉆進五、六個人,透過“螺”殼的小孔,能觀賞到官井洋的景致。三都澳是世界八大黃魚產卵場中目前唯一保護下來的一個。這里所產的大黃魚色佳味美。還有海藻、貝殼諸類,均為席上佳肴。
關鍵字: 三都澳 半島 寧德市 福建 雞公山